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人格研究述评

2014-04-17 06:20:49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诱发电位脑电

王 莉

(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人格研究述评

王 莉

(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本文介绍了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进展,并对于采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格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人格研究进行了展望。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人格;认知神经科学

一、引言

在心理科学的研究历史中,人格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则是新生的话题。如何在以往人格研究的基础上,借用新生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使人格研究获得新生,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理论基础是当代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进展

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由Mark Johnson撰写的著作《发展认知神经科学》(1997)和Charles A. Nelson 领衔主编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手册》(2001)的出版被认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这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知觉、注意、记忆、言语等认知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促使认知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2]

2.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强调从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来理解生理心理的发展,并集中阐明脑——心的发展机制。在发展层面,它关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认知层面,它着重于揭示个体发展的信息加工机制;在脑神经层面,它主要揭示发展的脑机制。[3]

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人格研究

1.健康人格研究。许晶等人对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各项指标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强度依赖性相比,快速习惯化现象可以作为高感觉寻求者的一个更加特征性的神经电生理标志。该研究为研究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生物学基础并寻找其稳定的生物学标志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有利于对该人格做出早期预测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4]

2.病态人格研究。

(1)分裂型人格障碍研究。总的来说,关于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自发脑电研究的文献较少,仅有的一些文献之间也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本身可能也反映了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脑电活动的复杂性,这在Mientus等[5](2002)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2)人格障碍研究。有关人格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象学方面,生物学研究开展得较少。有关人格障碍的神经递质研究,明显少于其它精神疾病。在这些有限的研究结果中,还很难得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系统的有关人格障碍神经介质功能特征性改变的理论。有些学者从神经生化角度对强迫人格进行研究,近二十年来,随着脑成像等技术的发展成熟,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脑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BPD与以下脑区或核团的关系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包括:扣带皮层(ACC)、背外侧回、杏仁核与海马等。前额叶皮层被认为是人类信息加工的执行控制中心,参与各种执行功能认知过程的加工,并与情绪及冲动行为的控制、人格发展等有关[6]。

四、评价与展望

从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格的神经机制研究,以及脑电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较多,而国内相对较少。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研究,还有针对病态人格的研究,对于正常人的健康人格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数据的检验。另外,对于人格的形成机制研究的也较少,这也会成为研究者的新领域。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和指标的研究推动了人格障碍人群干预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个性化的干预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后的研究将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研究,及病态人格的干预研究也将是未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趋势之一。

[1] Johnson M H. Developmental CognitiveNeuroscience. Oxford: Blackwell, 1997.

[2]王益文,林崇德,陆祖宏.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2):1530.

[3]秦金亮.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幼儿教育,2005(7):13.

[4]许晶,王俊平,杨丽珠.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与脑电诱发电位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37-539.

[5]Mientus S, Gallinat J, Wuebben Y. et al. Cortical hypoactivation during resting EEG in schizophrenics but not in dep ressives and schizotypal subjects as revealed by low resolutio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LORETA) . Psychiatry Res, 2002,116(1-2):95-111.

[6]Davidson R, Putnam KM, and Larson CL. Dysfunction in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regulation - A possible prelude to violence. Science, 2000. 289, 591-594.

Review o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Wang Li

(Marx Doctrine Institute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tudies of personality was summarized, and the personality of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s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onalit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B82-063

A

1000-9795(2014)04-0022-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20

王 莉(1980-),女,辽宁大连人,讲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诱发电位脑电
是不是太自恋,一测便知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医学与法学(2020年2期)2020-07-24 08:46:46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智慧健康(2019年27期)2019-01-29 19:43:55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