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达
让道德教育离我们更近一点
——有感于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
■李 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活动应该是生活化的,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教学艺术。“我们应当引导儿童去获得这种幸福(劳动的幸福),如果你不能引导年轻人去获得这种幸福,那你就等于什么也不会做?没有儿童的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强化“实践成才”的观念,努力拓宽渠道,大力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磨练和陶冶儿童本人的精神世界、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前不久,我们当地根据校长培训班学习计划,要求校长利用业余系统地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为此,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等著作。沉湎于苏氏的教育经典,被苏霍姆林斯基平凡语言中孕育着的伟大而深刻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折服。道德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也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阐述系统而又全面,内容深刻而又温馨,路径科学而又简约,其思想和方法仿佛萦绕在身边,是那样的接近和温馨,对指导学校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这,从沧海里掬取几朵浪花,似甘露润泽,似芬芳香甜,藏之于心,用之于行。
“相信教育的力量。”这个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相信教育的感化、引导、改造、说服的作用。据此,密切关注和挖掘一切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充分认识和发挥一切教育环境的作用。在他看来,大自然是美妙无比的,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大自然不是孤立静止的,它要与人,要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影响着人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充分认识和发挥大自然环境的教育作用。他认为,大自然包含着天然的无限的美,它既是智慧的源泉,也是道德的源泉,是“活水源头”;“这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尤其是“对故土之美的赞赏——这是爱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感源泉。”“没有对周围世界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就唤不起对祖国的感情。”对祖国、对故乡的忠诚与热爱往往由对故土之爱而唤起,这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方面,是培养爱国心和民族感情的基础和切入点。正是大自然提供的这些素材和养料,成为爱国情感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故土情结和家国情怀。反观我们培养的学生,当他们羽翼丰满,绝大多数想的是怎样出国、如何拿绿卡?当许多名校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优秀公民”作为办学理念的时候,不恰恰是这些学校教育的悲哀?试想,“走出去”“走向大自然”,让我们的学生亲吻家乡的土壤,嬉水于家乡的小河,聆听家乡的风声雨声,畅游祖国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在大自然的陶冶中培育道德情感,应该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应然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同时强调,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和性质”。“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在童年,特别是在少年时期就能表现自己,如果你希望一个学生的行为能使其他学生受到教育,并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你就得在学校里创造自我教育的环境,而且要善于保持并使之经常充满着崇高的精神。”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道德教育还必须与社会环境的沟通。由于社会的开放逐步提高,学生必然与他周围的世界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系,要受到多方影响。但是当今学校“象牙塔”式的教育,其脱离社会现实的弊端已明显暴露出来,因此,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手段、途径必须多样化。其中,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是关键一环。优良环境的创设,这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当然也包括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自然环境的润化,也就是要形成教育合力,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德育社会化的局面。否则,“力不从心”、事与愿违。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正反经验和教训正好验证了这一点。眼下,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与人之间思想碰撞、交流以及与外界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渠道空前增多。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传媒的出现,如网络,各种信息无孔不入,使得人们在享受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受到文化垃圾的冲击,腐蚀。高新技术的发展更是产生出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网络道德”等,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常常感到困感、彷徨。于是,学校已不再是一方“净土”,而是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另外,在家庭教育中,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往往又走向另一极端: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撒手不管,放任,宽容,或者顾此失彼,从而发生了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痛定思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家庭、学校、单位、社区多管齐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规模,造成声势,把教育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教育做到社区中和网络上,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教育大网络,避免教育的“盲点”和“空白点”,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他所在的帕夫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一进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这样的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也能为日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在实施学校德育时,往往出现一些“怪现象”,即要求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们从小树立共产主义思想,而到了大学,则还要下大力气上文明礼仪课,进行自我修养,美名曰“补课”,严重颠倒了德育的序列性和层次性。并且,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无视学生个体的层次性、差异性,只是一味注重德育目标的先进性或广泛性,无限拔高夸大教育目标,“一边倒”“一刀切”。这实际上是德育目标“无根性”和“假、大、空”现象的真实体现,带来的后果既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又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这些教训是深刻的,因为它背离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教育的规律。这样一来,往往是目标制定出来了,但是很难实现,或根本就无法做到,达不到教育者所期望的那样,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差距,从而使教育对象对此产生怀疑,对德育失去信任,甚至出现反抗和叛逆情绪,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使教育适得其反,得不偿失。为此在反思传统德育中,我们要摆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位置,即教育者是主导,受教育者是主体。同时,要注意受教育者的不同,因材施教,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开放社会中,这尤其应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
“不要只号召讲卫生,而要去打扫。”这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给孩子揭示出人性的世界,只有在“少说多做”的条件下,道德真理才会成为每一个人的财富。苏霍姆林斯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鼓励尽可能地多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体验,也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走实践成才之路。在德育的途径和手段、方式上,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作用,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启示。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陶冶身心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结合点。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借鉴的机会,使“英雄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点和平台,使他们从心灵和行动上受到认可、慰藉和宽悦,便于增进感情,消除困惑,培养个性。
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主体自我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一切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只有‘转换’成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即主体的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收,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否则,教育毫无意义。”通过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让教育主体亲身体验,尽心感知,既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又能使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动机,达到净化身心、提升自我的功效。反观我们的现实教育,活动设计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赋予学生自主支配和设计的权利?是否达到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现实中,活动常常听命于政治需要,习惯于顶层设计,限囿于学校边界,流行于形式、阵势,学生成为形式的需要和场面的摆设,学生由人而物化为“物品”。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道德教育是“一个困难而又细致的、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使那些善于思考的教师和关心子女成长的父母惶恐不安,乃至彻夜不眠”。然而,只要“有可能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到集体农庄去,到森林里去,一起坐在篝火旁边”。走近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社会精神和公民精神将会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