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4-04-17 05:45王菊艳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融通文学

王菊艳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在我国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是学位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之一,在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也是如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距离现代社会生活较远,又有文字阅读的障碍,所以会让一些学生有陌生感,可能不像对现代文学等课那样兴趣浓厚,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经常思考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等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断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不乏教学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照本宣科的情况,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等等。因此,我们对如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融通—群辩”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为时一年半的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融通—群辩”教学模式提出的依据与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以往要开设3个学期,每周为4学时,分别讲授三大部分内容: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2013年开始改为四个学期,总学时不变,每周为3学时,划分为: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一)主要依据

在学校教学内涵建设年,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问题。“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提出,既有教育理论方面的依据,也有基于教学实践的思考。

1.理论依据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的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的是会考试的学生,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就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3这些思想,就是我们从事教学改革的动力,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在一些著名教育家的教学理论研究中,也体现了教学改革的鲜明思想。如:蔡元培的 “贯穿美育,综合教学”;陶行知的 “生活中心,互教互学”;美国布鲁纳的 “结构中心,发现中学”;布卢姆的 “目标中心,评价中学”。[2]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论,主张意义的学习及自发经验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应根据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3]还有的学者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认为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剥夺了学生动手思考的能力,对其创造力发展不利。“教师要变 ‘教师’为 ‘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性地 ‘学’。因为教师的职责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4]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思想。

2.实践依据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尽管我们也能做到按部就班地认真备课、授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感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有的研究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讲到辛亥革命以前的近代文学,教师勾勒古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讲解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低谷,学生了解各朝代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知道哪些作家是现实主义,哪些作家是浪漫主义……看起来非常 ‘系统’和 ‘科学’,实际上这种‘高屋建瓴’不过是 ‘浮光掠影’。‘浮光掠影’式的跑马观花,一个学期四五十节课,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七八百年的文学扫一眼,老师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算是 ‘到此一游’挣得了学分。”[5]显然,这样的教学状态并不能令学生们满意。

(二)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融通—群辩”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通”指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现代汉语词典》对 “融会贯通”的解释是:“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就有类似的表述,南宋学者朱熹在 《朱子全书·学三》中说:“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合贯通,以至于此。”“举一反三”和 “融会贯通”就是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广泛联想与比较,从而深化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在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这一思想,梅贻琦校长就强调大学教育在通而不在专,倡导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着重于通识教育。所以,他重建了文科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清华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独步全国,享誉世界。

我们主张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知识交融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立足古代文学知识,适当联系诸如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民俗学、新闻学、教育学等内容,将其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并结合当代社会生活来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古典文学现象的领悟更为全面透彻。培养学生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触类旁通,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就文学学科而言,“融通”也主张将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比较进行研究。

“群辩法”是美国的戈登 (William Gordon)及其同事提出的,最初用于工业生产,后来推广于课堂教学。“群辩法”指在集体中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运用移情、想像和情感的能力,利用非理性的力量理解新的知识,此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用于集体之中,鼓励不同学科与观点的交流融合。①参见http://wiki.mbalib.com/wiki/%E7%BE%A4%E8%BE%A9%E6%B3%95.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阐释文学作品,学会质疑教材观点,培养创新思维。同时,鼓励文学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参与项目研究,增强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融通—群辩”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立足于古代文学学科知识,在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多种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与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知识的比较中,游刃有余地授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敢于质疑,重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融通—群辩”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2012年5月,“中国古代文学 ‘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学校确立为教改项目,时间为两年。2012年秋季学期以来,先后在2011级文秘与现代文秘班、2012级师范班和文秘班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现分为几个环节来总结具体实践。

(一)课堂教学讲授环节

教学中注重体现项目的内容要求,将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与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知识结合起来,并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界限,在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适当联系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如,元代和清代因为当政者是蒙古族和满族这样的少数民族,就要介绍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学知识;讲杨玉环与林黛玉形象中的任性、怨妒的因素,就要结合心理学知识来讲解。又如,讲解元杂剧,讲关汉卿 《窦娥冤》的复仇主题时,就将其与曹禺的 《原野》、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比较:认为《窦娥冤》写了封建社会里鬼魂的复仇,以幻想的方式体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有民俗文化色彩;《原野》的故事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体现的是农民的苦难与狭隘复仇心理;而 《哈姆雷特》则反映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思想,带有近代思想启蒙的性质。在讲王实甫的 《西厢记》时,比较了曹禺的 《雷雨》与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把三部戏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周蘩漪与朱丽叶比较分析,以拓展知识容量,效果良好。三个形象的区别是:崔莺莺是举止幽静内心热情的大家闺秀;蘩漪敢于大胆追求爱情,无视世俗,但性格偏执;朱丽叶则有西方女性直率开朗、感情热烈的特点。布置的阅读思考题也体现了 “融通”的思路。再如,讲唐宋文学,将王安石的诗歌 《明妃曲》与现代诗人朱湘的新诗 《昭君出塞》比较分析;将陆游的爱国诗歌 《关山月》与闻一多的 《死水》比较,使课堂教学不局限于古代文学内部的知识,视野较为开阔。

(二)学习小组讨论环节

开学初,任课教师将授课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课堂上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观点,教师再加以点评引导。讲授先秦文学,布置了关于 《诗经》中的情诗与现代和外国诗歌、流行音乐歌词的比较。大家选取的诗歌和歌词有:《静女》与 《粉红色的回忆》、《关雎》与流行歌词 《情非得已》、《蒹葭》与歌曲 《在水一方》、《慓有梅》与 《盛夏的果实》。讲解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文学,布置了关于课程论文写作提纲的讨论。这些讨论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改思路中的打通古今文学限制的 “融通”意识。

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在学习小组中组织了关于 “古典六大名著”的讨论。主要请学生针对教材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质疑教材观点;或者补充教材的不足;或者深化教材的说法。有人认为,游国恩的 《中国文学史》(四)第19页,写奸雄曹操 “其残酷、奸诈的性格和刘备也是鲜明对照”说法不够客观,认为小说过于拥刘贬曹,对曹操的优点概括少了,比如他也重用人才。也有人认为,教材对 《西游记》里唐僧的评价偏低,说他 “一见到妖怪,就吓得滚鞍下马,涕泪交流”,其实,唐僧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能抵住各种诱惑。这些观点是言之有理的,反映了学生读书肯于思考的精神,对深化专业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体现了 “群辩”意识。

(三)课外指导学生学习的环节

教改项目的顺利进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加以具体的指导,这不仅深化了学习,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效果良好。

1.平时的作业指导

书面作业一学期布置两次,要求写出课程论文的文献综述与写作提纲。教师共拟定了近80个题目供学生选择,题目体现了 “融通”意识,注重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比较。并在课余时间里,对每个学生的作业一一面批指导,学生再加以修改,最后成稿。如,《从萨特存在主义看贾宝玉与哈姆雷特的生存困惑》《李清照、林徽因、白朗宁夫人情诗的比较》《简析游国恩的 〈中国文学史〉对 〈红楼梦〉的评价》,这样的作业有 “群辩”意识,是对现有教材观点的评价、质疑,也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讲宋元明清文学,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后,找出说法不够完善的地方,发现和解决问题。有人认为教材对南宋诗人杨万里评价不高:“他的诗大都是 ‘斧藻江山,追逐风月’,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和他所处的万方多难的时代显得很不相称。”为此,写了作业 《质疑诗歌必须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观点——以杨万里的诗歌为例》。有人针对教材认为王维 “这些诗艺术上的成功,并不能掩饰他思想上的严重缺点”,并写作了 《质疑教材中关于王维思想评价的观点》。有人在郁贤皓的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也发现了问题,如注释李白的诗 《蜀道难》句子 “问君西游何时还”的 “君”,郁贤皓注的是 “征人”,而朱东润的 《历代文学作品选》注的是 “泛指入蜀的人”,认为朱东润的注释更切合诗歌的原意。对这些作业,任课教师在课外指导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课程论文的写作

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文学这部分内容为考查课,要求学生完成一篇4000~5000字的课程论文,选题与写作也体现了 “融通”意识。有从文学与文化学结合的角度研究问题的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吴文化》;将古代与现代诗歌作比较研究的 《一样离别两样情——李白 〈送友人〉与徐志摩 〈再别康桥〉的比较分析》。此外,还有 《〈李娃传〉与 〈茶花女〉女主人公命运的比较》《李商隐与舒婷朦胧诗的比较》《不同领域下的人性共鸣——李白与普希金诗歌的比较》,这些课程论文的选题符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课题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都利用课余时间加以具体指导,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3.毕业论文的写作

人文学院实行导师制,每位教师都要在课余时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对大四的学生来说,主要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笔者不仅指导学生撰写作毕业论文,还带领学生积极申报相关的科研课题,培养科研能力。如,学校毕业论文重点资助课题 《清初小说 〈林兰香〉的接受学研究》,用西方的接受学理论研究古代小说创作;再如,本科毕业论文团体课题 《“古典四大名剧”四个情节的跨学科研究》,4个子项目的内容分别是 《西厢记》吟诗情节的文化学研究、《牡丹亭》还阳情节的民俗学研究、《长生殿》怨妒情节的心理学研究、《桃花扇》骂贼情节的历史学研究。

(四)期末考试考查环节

在课程的考试和考查方面,也注意体现教改项目的内容。在试卷中有16分的作品比较分析题,要求阅读3首女作家抒发爱情感受的诗词:李清照的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席慕容的 《渡口》和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一首 (当你我的灵魂带着勃勃生机),读后回答两个问题,每题8分:一是指出这三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二是分析三首诗在艺术表现技巧方面的不同。考查会给学生出一些能培养其联想和想像能力的题目,如将李白的 《将进酒》一诗改写为抒情散文,选取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一段故事情节,为人物设计内心独白,学生的回答充满了情感与想像力,内容很丰富。这些都体现了 “融通”意识,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三、研究和实践“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育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生动地创造,中文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正因为教无定法,才彰显出语文教学的复杂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才体现出教师驾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是教师内涵发展的 ‘助推器’。”[6]

(一)知识的 “融通”:拓宽专业视野,鼓励主动求知

注重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与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联系,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下的课程视野局限和教学内容单一的限制。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适当联系同类题材的现代与外国作家作品,可以审视古今中外文学的整体创作,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开阔,加大了课堂教学知识容量,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新颖,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素养。“融通”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的学习氛围,与中学课堂教学的区别:既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单纯获取知识,而是使学生突破教材有限内容的束缚,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广泛联想,充分交流,甚至突破文学知识的范围,延伸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广泛读书的求知欲。

以毕业论文的课题为例,主要是从 “古典四大名剧”的每部戏剧作品中选取一个典型情节,采用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目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旨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这是教改项目内容的一次成功实践,既有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又有古典戏曲与现代戏曲的比较,还有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深化,是 “融通—群辩”教学模式的体现。

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比较注重内部、局部的研究,视野比较狭窄,如研究 《西厢记》,以往主要是关注王实甫的生平思想、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只就戏曲论戏曲。而我们打破了人文学科的界限,立足中国古代文学内容,适当联系古今中外的相关作品,并加以比较,试图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提供一点新的方法和思路。

(二)能力的 “群辩”:增强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项目注重学生的写作水平、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在学习小组里经常交流学习体会,利用好手中的教材,用质疑的、反思的眼光分析作家、作品,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内容,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更好地体现大学宏通开放的学习理念,从而进一步深化中文专业学习,使学生们收获更多,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从以往的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当面指导、批改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看,只会死背书本知识的大学生不受欢迎,而表现出色的是视野开阔能力突出的青年。而 “群辩”的实践,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群辩”要求运用联想、想像、移情等非理性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文学创作正体现了这一点。教学中鼓励学生们积极写作,发表作品,并适当计入平时成绩。如2012年春季学期,2011级文秘班就有多名学生在校报上发表作品,并有征文获奖;笔者也身体力行,在 《常熟日报》《常熟理工学院报》上发表了文章。与毕业论文资助课题有关的文章也公开发表,如 《〈长生殿〉中怨妒情节的心理学研究——兼及京剧 〈贵妃醉酒〉的有关情节》,从文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角度用古今戏曲比较的方法分析《长生殿》。这些项目与成果都体现了教学模式中 “融通—群辩”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要从知识的 “融通”和能力的 “群辩”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教育部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还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4这段话分析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病,指出了高校课改的方向,这些思想是教师从事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努力实践。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查有梁.教育模式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9.

[3]郑金洲.上课的变革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4]姜瑛俐.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54.

[5]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86—87.

[6]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73.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融通文学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