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艳丽
(扶沟县电业局,河南扶沟4613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供电系统呈现高速、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提升了供电企业的自身实力,也提高了电力的输送效率,更使人们在生产及生活用电中享受到便利。但随着新科技的更新换代,窃电手段也随之提高,使供电企业的经济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负荷管理系统便应用到了窃电管理中,其监控手段先进,能够及时地捕捉到窃电的线索,记录窃电证据,并且简单易行,在电力管理中受到关注。
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事实数据进行检测、采集的系统,它通过安装在用户中的终端装置,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全天监测。监测方式为,每天从用户处采集48 点用电数据,储存到数据库服务器内,之后通过主站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负荷管理系统要实现用电情况的数据采集,必须借助安装在用户现场的电能计量表。电能计量表总共有两路数据源。一路是以脉冲信号的形式发出,负荷终端接受信号后进行处理换算,计算出用电功率、用电量及功率因数等。另一路直接出自电能计量表的RS 一485 接口,终端通过数据的读取,计算出用户的用电量、用电功率、用电电流及用电电压等。
负荷管理系统的运作必须依靠终端,终端一般安装在100 KVA 以上的专变电力客户的变电所内,对用电用户进行24 h 用电情况监测。负荷系统不仅具有采集数据的功能,还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相对应的计算机操作软件将监测到的用电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用电数据异常及用电异常的用户。
数据分析法就是对用户用电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用户是否存在窃电嫌疑的检测方法。分析中的数据主要有用电功率、用电电压、用电电流、总功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着电能表失压、断流等情况。
数据分析法主要依据真实存在的负荷曲线:典型的负荷曲线、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这些负荷曲线都具有一定的属性,大小及形状都是由一定的客观因素决定的,不能主观臆断,并且负荷曲线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同期性。如在2011 年某天,在对负荷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发现某单位的用电负荷曲线不正常,和以往的负荷曲线也严重不符,进一步调查显示电能计量表的电压正常,但A 和C 处的电流为零,到现场发现该单位采用开路窃电。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监督的范围缩小,能够对重点对象进行锁定。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开展此法必须对用电用户相当的熟悉,工作量大。如果某用户发生用电变动,或用电负荷波动较大以及转产、停产等原因,负荷性质发生了变化,都会给数据分析造成不便。
基于数据分析法的种种缺陷,为了使负荷管理系统更加发挥作用,在反窃电工作中更加高效,就应当将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提高反窃电的精准性。交流采样法可以对嫌疑较大的用户进行全方位监测,从而弥补了数据分析法的不足。
交流采样法的工作原理为:该采样法的核心装置为交流采样装置,是独立于计量装置的测量装置,内部设有电压、电流传感器及主板。数据采集时,电压、电流传感器首先将用户的电压及电流转换成低压交流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传送到主板,主板中的程序根据处理结果计算出电压及电流的瞬间值、电流的有效值、相位角、有效功率、用电量及功率因数等数据,最后将这些数据和终端中的数据一起发送到负荷管理系统中。
对于不同的用电用户,交流采样装置在数据采集时必须完全独立与计量回路。如对于高供高计用户,数据采集时的电压信号应为测量回路的PT 电压,电流信号应当采用高压主进的测量回路。对于高供低计的用户,电压信号应采用三相电压,电流信号应采用自低压主进的测量回路。
交流采样法的运行方式:①应用实时数据比较法,此法直接将交流采样装置采集到的用电电压、用电电流、用电功率及相位角和电能计量表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异常,说明有窃电嫌疑。②电量比较法,就是符合管理站将交流采样装置采集到的用户60 min 用电量和计量电能表中收集到的用户60 min 用电量进行对比,如果差异较大,说明用户有窃电行为,否则,说明用户用电正常。
利用符合管理系统,能够迅速检测到用电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还能够将窃电中异常数据如电流、电压、总功率及相位角进行自动记录,同时和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相比较,从而准确地判定出用户是否窃电。这对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了保障,也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起到补救作用。但随着社会进步,技术不断革新,新的窃电方式也将会出现,这也给反窃电工作增加了难度,要及时对负荷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才能将反窃电工作做好。
[1]贾青柏.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防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03,15(5):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