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西华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时下,从咕咚运动到Nike +软件,从iPhone 6 将配备用于测量海拔及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到对应的iOS 8 将开发高度和气压测量显示等针对户外运动的功能,从Google Project Glass 和与之相配的谷歌搜索和Gmail 实现,从Apple Watch 全新亮相到其搭载的两款新应用Fitness 和Workout,可穿戴设备的大热发展让与设备运行必不可少的相关应用软件开发也开始在行业内备受瞩目。
大多数人都认为,可穿戴设备将是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必然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手机等现有信息终端的革新者与颠覆者。但是,在我们翘首期盼可穿戴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不可忘记其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这有可能成为决定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高度的最短的那一块“木板”。顾名思义,可穿戴设备就是可以穿戴在身体上的信息交互设备。与传统信息交互设备不同的是,其往往内置各种传感器,直接感知来自于自身的各项数据(例如步数、行走距离、卡路里、心跳、GPS 坐标等)。这些数据被搜集起来并在后台中进行分析,并形成具象化结论,告诉消费者自身的健康情况、运动情况,甚至形成直接建议。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简单的来说,可穿戴设备就是可以穿戴在身体上的信息交互设备。但事实上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与传统信息交互设备不同的是,它往往内置各种传感器,可通过各类传感器感知来自于诸如人体的各项数据,像是步数、行走距离、卡路里、心跳、GPS 坐标等。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既能采集数据,又能将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比如谷歌眼镜就配备了可以捕获实景的摄像头,再通过视网膜投影装置将数据输出给用户。这类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能够允许用户做很多事情,例如提供健康等。
2012 年4 月谷歌公司发布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即谷歌眼镜的前身。被称为“可穿戴设备元年”的2013 年,基于百度云服务的智能咕咚手环上市。2014 年上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售出量超600 万部,并以78%的年增长率激增,可穿戴设备俨然已经迈上了快速发展之路。而9 月苹果新品发布会上,与iPhone 配合的Apple Watch 高调亮相,再一次让可穿戴设备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
如果说可穿戴设备作为硬件采用新型方式完成了数据搜集工作,那么与之相搭配的软件需要完成进一步将收集到的数据送至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如运动情况、健康结论、调整建议以及控制其他设备。可穿戴设备更是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的。目前可穿戴设备拥有眼镜、手表手环、医疗健康设备、活动跟踪器、3D 动作追踪器等多种类别,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软件产品。继谷歌发布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软件开发工具SDK后,苹果可能也将很快推出其可穿戴设备的SDK 来应对这一新兴软件产业,未来软件开发由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向可穿戴设备扩展成为趋势所在。
在可穿戴设备大热发展的同时,相关的应用软件开发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目前,各种类型的可穿戴设备已经内置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如对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以及与相连设备的控制等,在诸如此类的应用场景中,非法入侵者可以通过Wi -Fi 网络、蓝牙、NFC、声音等多种方式完成攻击并获取相关敏感信息,而各种类型丰富的传感器应用也为入侵者提供了攻击和数据窃取途径。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新平台新架构逐步为人所熟知和深入了解,其受到攻击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可穿戴设备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网络,云服务提供商就存储、处理着大量用户的隐私数据,而此类数据被攻击者获取后会带来很多问题。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开发越来越多,很难完全统一到安全规范之下,这使得安装了此类应用的用户其数据存在不安全的问题。另外,由于蓝牙或NFC 等连接技术的地理范围限制,可穿戴设备也容易为攻击者提供更小的范围,更具针对性的控制或数据窃取。因此与相关应用软件同步的安全性能不得不列入考虑,在针对新设备新平台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实现各类功能的同时,应更好地关注软件所分析、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安全。
目前,可穿戴设备作为新兴设备,其热度和广阔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其在未来将对软件开发行业带来重要意义。而基于Android 或iOS 系统的SDK 已推出在即,这将为面向可穿戴设备新平台开发的各类针对其特点的应用类软件开发带来高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可穿戴设备在兼具智能设备功能和直接化的人与数据连接的优势下,配合各类注重数据安全性能的应用软件,将在未来的医疗、智能城市、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陈根. 可穿戴设备: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EB/OL].http://tech. 163. com/14/1014/08/A8GLUBAV 000948V8.html. 2014,10.
[2] 武进龙.安全问题:可穿戴设备发展遇“木桶效应”[EB/OL]. http://security. ctocio. com. cn/183/13107683. shtml.2014,10.
[3] 张旭东. 可穿戴设备的隐私保护问题[EB/OL]. http:/news.zol.com.cn/arcicle/177641.html.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