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时时借“陌生化”的镜子自照

2014-04-17 05:18张永锐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定势陌生化思维

张永锐

(平凉市庄浪县水洛中学,甘肃庄浪,744600)

校长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秀,可以不写教案。学生说,×老师上课很少带教科书、教案,即使带了,也很少翻看,一节课口若悬河,对所讲内容毫不含糊。——估计每个学校都有类似上面所说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他们一般都是学校的骨干,业务精熟、经验丰富,教龄相对较长,领导、学生的口碑都不错——他们也确实是当代教育的脊梁。

教学生活是很规律的,同一门学科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虽然历经8次课改,有几次甚至轰轰烈烈,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核心内容很少变动。心理学告诉我们,规律的生活、重复的工作、相同的内容容易养成人的惯性思维,容易形成僵硬的、机械的、陈旧的观念。照此看来,骨干教师的优点极有可能成为他们教育教学的桎梏——教学上故步自封、观念上墨守成规、方法上先入为主。事实上在校园内我们不难观察到,一部分教师蔑视变革,对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不以为然。经验越丰富,这种现象越突出。

这里借用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一句话:“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教龄较长的教师,应该找一面“镜子”,时时躬身自照,方能适应个性日益张扬、心理日益早熟、知识面相对宽广的学生;方能适应理念日益先进,方法不断革新,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代教育。

不妨照照“陌生化”这面镜子。“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后来成为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他认为,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带有机械性,对于多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在开始的时候会用“感受”来接受它,但渐渐地就会对它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一种习惯的、自动的动作。后来,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陌生化效果”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虽然陌生化属于文学创作上的范畴,但随着这一理论影响范围的扩大,被迁移到许多不同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应用这一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说到底,“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所以,教师可以把这一理论当做一面反躬自照的“镜子”,时时照照自己的教育观念、思想、教学行为,打破思维定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是照照自己的学生观。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细微的言行举止,很快确定学生类型,相应施教,一般情况下会很准、很灵验,但是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定势”,“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他没有把学生真正当成“发展的人”。如何破除这种思维定势?——“陌生化”学生,教师隔一段时间要对个别学生,甚至所有学生来一次全面的“陌生化”。

以不同心境去关照学生,是“陌生化”学生的有效手段。教师也是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们不必刻意去控制情绪,但可以把自己不同的情绪状态转化为教育促进因素,学会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去关照学生。一般情况下,在心情恶劣时多关注你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在愉悦心境下多关注问题学生,也就是说,以远距离或近距离的陌生视角,去审视学生身上所蕴藏的、被我们忽略的、不被关注的、被刻意隐藏的、瞬间爆发的、瞬间消失的那些情感因子,对学生的“刻板效应”会减弱甚至消失。相应的,“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差异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体性),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等理念会真正理解,慢慢接受。

调整跟学生之间的距离,是“陌生化”学生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教育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有些教师跟学生距离太远,跟学生有隔阂、很疏远,学生敬而远之,教师自己对学生也是真正的“陌生”,而不是“陌生化”,自然容易对学生形成僵化的、恒定的固化观念。也有些教师对心目中的优秀学生亲近,对“问题学生”疏远,“思维定势”的盲点显而易见,不容易发现一些学生的不足,也不容易发现一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时时注意调整跟学生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陌生化”,从而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理性判断力,破除校园里的“教育幻觉”,发现教育盲点。

二是照照自己的课堂观。三尺讲台,成就着教师,造就着学生,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在课堂贯彻,教学内容要在课堂呈现,教学效果要在课堂体现。从某种程度看,课堂成就了一切。这个大道理人人懂,问题是,每一次课改,伴随着每一次教师培训,从理念到方式方法,一轮又一轮,但一部分老师针扎不进、水泼不透,“我的课堂我做主”,“惯性思维”的力量坚韧而顽强,驱动着部分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机械而呆板的教学模式。心理学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所以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而“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布莱希特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如果把教学也当做一门艺术,课堂和戏剧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教师就是课堂这个舞台的演员,时刻在课堂上保持理性的反思,驾驭课堂,超越教材,升华教学艺术。

重新解读教材,是教师化熟悉为陌生的捷径。将熟悉的教材过渡到陌生,不断地更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原有感知和认识惯性,教师从狭隘地对教材的解读中解放出来,抛弃原有僵硬的、机械的、陈旧的观念,转而运用再生而非创造的方式找到教材内在的逻辑结构,重新编排和整合,使教师即使是面对熟视无睹或者习以为常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不断有新的解读感受。如课文《丑小鸭》,相信语文教师都上过,是传统篇目,如果习惯把它定位为“童话”,习惯在童话的视角下授课。教师不妨把它当做一篇一般的记叙文解读,抛开童话的特质。如果对它的主题千篇一律的解读感到厌烦,不妨淡化主题,引入教学新元素,挖掘教学新目标,这样教师自己就会有一种新奇感,陌生化效果自然而来。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常规教学手段交替应用,既可以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也可以给教师带来新奇感,达到“陌生化”效果。现实情况是,在惯性思维的驱动下,用惯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的教师,很少再用如黑板此类教学设备,相反,一些用惯了常规教学手段的教师很少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选用何种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既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也是调整师生课堂感受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心态,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惯性思维”几乎在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每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只是在对一个

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方面,在课堂教学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作为人师,应该时时借用“陌生化”这一面镜子,躬身自查,超越自我,成就学生。

[1] 何玉蔚.《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陌生化”思维[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2).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孟宪宾,林森,张勇,田碧莹.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 童庆炳.陌生化与审美体验[J].文学自由谈,1995(8).

[5] 张艳玲.浅谈文学语言的陌生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3).

猜你喜欢
定势陌生化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破除四种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