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楠
(潍坊市育华学校,山东潍坊,261051)
2011年,我以一名英语教师的身份开始全程参与李秀伟工作室的研究工作。李秀伟老师将一个全新的课程研究领域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以教育行为的课程走向为引领,进行教师个人第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意味着将课程与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我阶梯式的教学发现与建构。
基于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的考虑,我将“英语趣味活动课程”作为我的第二课程进行了开发与初步尝试,把英语活动从课外搬到了课内。上学期,在李秀伟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我的第二课程——“英语趣味活动课”开始初步实施。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为Animals(动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单词比拼”“口语沙龙”“演讲比赛”“英语歌会”“育华剧场”等活动。第一次授课就获得了工作室各位老师和专家的肯定与鼓励。
在“英语趣味活动课”实施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而又有趣的生活中自然习得第二语言,学中乐、乐中学,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在参与和合作的过程中,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全面发展。而我也从孩子们享受英语和成功的快乐笑脸中看见了教育的魅力和自己的价值,那种幸福和满足感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尽管这节课仍然有很多缺陷和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这次尝试却让我和孩子们尝到了一种有别于平时课堂教学的甜头,看到了今后从活动走向课程的可操作性,也找出了课程活动实施需改进的方向。目前来看,将英语课外活动转变为英语活动课程还有很多制约因素,比如授课时间是否应该定在学校课程的时间之外,会不会额外加重教师的负担,课程的开展是否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或主持等。
英语教学应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这是英语课程价值的基本定位,也是许多中小学英语老师内心生发的责任诉求。
许多初中英语老师曾无奈地谈道:到了初中,将会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困难户”,甚至很多被老师放弃。事实并非夸大,工作室主持人李秀伟老师在一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监考现场巡视,曾经遇到过英语考场开考不到半个小时有18名学生睡觉的场景,而一个考场一共只有30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单纯的知识性教学让英语失去了情感,失去了文化承载,语言不再是语言,而是知识符号,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外在于情感之外,学习困难可想而知。
在很多英语课堂上,师生是用英语对话的,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对话指向的是单词、句式、语法,是认知、强化、巩固,再认知、再强化、再巩固。
而作为语言教学的英语,其文化意义、情感价值都被疏离了,一并疏离了的是学生的生命体验。那么,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找回学生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学生成为驾驭、使用英语的生命体呢?选择英语学习的“公共性”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手段。
于是,我有了自己的教学想法:让英语成为“公共资源”。
我的教学主张:建立英语的“公共资源”概念体系,巧妙设置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将英语“活”学“活”用。
我的教学价值: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如果只是死学课本知识,必然脱离语言学习的本质。面向实际,贴近生活,借助英语这一“公共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精神、思维、身体等处于积极参与的自由状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社团”自己学英语、自己讲英语,而教师相机的语言描述,并配上适当的评价,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己控制”的语言实践环境。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社会,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英语、爱上英语、学会生活、学会体味人生。
我的教学策略:
一是活化内容,活学活用:活化教材文字为语言;活化教材内容为日常生活;活化英语课堂为交际场所。
二是创设课堂情境,优化英语课堂:进行社团结合,让学生组织学习组织;进行角色对话,发挥学生的语言特点;巧设游戏比赛,拉近师生距离;说说唱唱,活跃课堂气氛;愉快绘画,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
三是巧设英语课外活动,充分感受英语氛围。教师布置3个英语城:比赛城、表演城、模仿城;学生自发组织1个行动城。
1.比赛城:组织单词朗读接力赛、快速抢答赛、英语猜谜赛、讲故事比赛、编对话比赛等;
2.表演城:对话表演、英文歌曲表演、英文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绕口令表演、传话表演等;
3.模仿城:用英语模仿礼仪员、讲解员、导游、记者、教师、售票员、服务员、营业员等。
4.行动城:由学生设计英语课外活动,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英语行动,定期展示,持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其实,这是活动性、生活化英语的基本构建,但是,其价值在于始终以英语教学的“公共性”为基础,以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发组建的“社团”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托克维尔说过,在美国,无论人们干多么小的一点事情,总想着结成一个社团,自发组织的社团是人们情感与认知发展所能够维系的基点。他认为,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全体公民都是独立的,但又是软弱无力的。他们几乎不能单凭自己的力量去做一番事业,其中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人来帮助自己。因此,他们如不学会自动地互助,就将全都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文化、实现交流,是大家的公共产品,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公共资源,借助这一公共资源可以交流、表情、达意;是一个公共性活动的承载者,承载更多的公共信息。所以,英语的公共性是可以作为教学的要素来把握的。公共性的资源必然需要公共性的活动来承载,我的设计就选择了这样的公共性作为基础。
其实一个完全非英语母语的人到纯英语环境中,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把英语掌握得很好,因为他把英语作为一种走向公共群体的交流资源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知识。一个人处在一个并不熟悉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开口说话都是主动找到对话角色,并且主动投入、倾心实践的,这就是一次“组建社团”。我们的英语课堂如果也是这样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具有了交流性、主动性。
是这样的,有人曾观察英语课堂后说:“现在的中小学课堂里,英语老师是最忙最累的,因为在一个学生并不熟悉的英语交流环境里,必须由老师不断地引领,学生才能够参与一项项的英语学习活动,老师的话一停,学生似乎也无所适从了。”恰恰因为老师必须使劲放低身子才能与学生的语言达成一致,所以老师总在不停地说,不停地引导,甚至不停地表演,学生的语言被切碎了。这无形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英语是语言,语言需要交流,交流就应该是主动的,不完全是老师安排的。那么,英语课堂怎样实现学生的这种自由自主?把英语当做资源,把课堂当做生活空间,让学生自我结社,自由组织不拘一格的“学习社团”,然后进行深度交流和学习。如果学生之间自由组合,几个人的课堂社团都可以。虽然他们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单词进行交流,但他们毕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加了这种交流的可行性。
如托克维尔的判断,在英语学习中,一个学生的力量是无助的,而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所以把学生置身于一个广泛交流英语空间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毫无压力地与其他学生结成社团,进行自由组合式学习、公共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尝试。
在这一活动中,当学生开始自发学习,教师则努力组织、保障这些活动的有序性,保障这一学习结构内部的有序运作。换句话说,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其职责就是保障这些“社团”的结合、交互,保障学生有交流的主动性和热情,能够有秩序、有效地学习。
这样,教师就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组织学习。由于教师把课堂的组织、交流还给了学生,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时间来实现对学习组织的观察、组织、评价,学习组织的结构性运作成为可能。
不仅仅是英语,更多的公共性资源、公共性教学是否值得利用,值得尝试,这是工作室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思考的问题。
我在探索英语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困惑。比如把英语作为公共性资源,让学生组成社团进行英语交流,那么社团里最好有英语特别好的学生带动其他人开口说英语。大学这样做是很容易的,或者说在英语比较好的班级这样做也很容易。但我的学生们没有很好的口语表达基础,没有公共的语言学习环境,只是由老师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社团加入英语交流中,学生会不会因为词穷而无话可说?再者,英语的文化性需要在各种英语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然而这些英语活动的实施需要时间和物质投入,这是否会给老师们造成负担?
我想,英语学习是一种自然习得的过程,不管是课外活动也好,课程实施也好,公共性社团教学也好,最终受益的都是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将英语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三五成群自由展开对话交流,老师充当组织者、评价者。在课余时间,教师将学生带出课堂的狭小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情境说英语、用英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较快地培养起用英语思维、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系列问题:
自主性怎样更广泛地回归课堂?
学生的情感释放如何科学理性地调控?
英语的博闻与强记怎样更多地充满人文性?
教师怎样与研究一起成长?
英语的终极目标可以在教学中实现吗?
……
问题导向在英语教学中找回学生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学生成为驾驭、使用英语的生命体,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