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及其培养研究*

2014-04-17 05:02黄青云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双语外语

黄青云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版)明确指出:“翻译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翻译的基本能力。”[1]可见,翻译能力的培养在翻译教学中十分重要。

什么是翻译能力?西班牙学者玛丽安娜·奥罗兹科(Mariana Orozco)和埃姆帕罗·赫塔多·阿尔伯(Amparo Hurtado Albir)将外国学者对翻译能力所下的定义归纳为4种:1)贝尔(Bell)认为:“翻译能力是指译者为完成一项翻译任务所具备的知识和技巧。”2)赫塔多·阿尔伯(Hurtado Albir)采用的定义为“通晓如何翻译的能力”。3)威尔斯(Wilss)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跨语言的超能力。它是建立在全面掌握了源语和目的语知识(包括篇章语用维度)的基础之上,并由能够在更高层面,即篇章层面整合两种单语能力的才能构成。”4)西班牙巴塞罗那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研究小组”)小组将其定义为“为了能完成翻译任务所需要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系统”。[2]

国内学者对翻译能力概念也有不同的认识。范忠英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将翻译能力定义为“有无翻译经验以及掌握与运用翻译技巧的程度”[3]。姜秋霞、权晓辉认为,“翻译能力不只是语言能力,它既包含译者对文本的语码解构与重构能力,还有对文本整体内容的思想、风格、艺术等的认知与表达能力,以及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与转换的双语文化结构”[4]。文军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能力”的界定,将翻译能力表述为“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并将主观条件细分为4个方面:语言/文本能力、IT运用能力,策略/技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以及理论研究能力”[5]。朱玉彬在《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一文中指出,“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翻译能力就是指学生在正确的翻译观念指导下完成语际翻译任务的能力,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双语转换能力和相关知识能力”[6]。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论述不一,但随着对其广泛深入的研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翻译能力并不是双语能力发展的衍生物,也不完全等同于双语能力,而是双语能力和其它能力的集合。至于翻译能力多种成分构成模式研究,国内外学者观点中最完整的是PACTE翻译能力模式。

PACTE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专项研究小组,该研究小组首先假设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在翻译过程中要使用的不同等级、相互联系的子能力组成,然后通过实证进行检验。2000年,PACTE在对专家译者及外语教师的具体翻译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翻译能力模式构成由5种能力(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工具能力和策略能力)和1种要素(心理生理要素)组成。

二、翻译能力的分解

作为翻译初学者,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笔者依据PACTE 2000年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并从本科翻译教学实践出发,将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语能力

PACTE认为,双语能力是由“两种语言的运用、社会语言、文本、语法、词汇知识构成”[7]。具体来说,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能力就是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即能否正确理解原文,能否用地道、规范的译文将原义表达出来。

(二)非语言能力

非语言能力又称为“语言外能力”,主要是“关于常识和专业学科的外在和潜在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双语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等”[8]。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除了具备充分的双语能力外,还应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百科知识。

(三)策略能力

在PACTE修订的翻译能力模式中,策略能力是指“解决翻译问题、保证翻译过程有效性的过程性知识”[8]。简单地说,策略能力就是指学生在翻译理论指导下,能整体把握、筹划翻译步骤,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或策略完成整个翻译任务的能力。策略能力并不等于翻译技巧与方法,它不会随着汉语和英语学习的进步而发展,而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培训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领悟并融会贯通才能习得的。

(四)翻译工具使用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因特网是信息时代的先导和象征。如今,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利用网络辅助翻译已成为当代译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9]。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翻译工具使用能力不仅包括使用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等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还包括使用搜索引擎、电子语料库、平行文本等辅助翻译的能力。

除了具备以上4种能力之外,英语专业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译者,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严谨、端正的态度。

三、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必须明确翻译课程定位,丰富翻译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更新翻译辅助手段。

(一)明确翻译课程定位

本科翻译教学属于教学翻译,还是翻译教学?目前,我国学者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一些学者认为本科翻译教学属于教学翻译,原因在于英语专业翻译课课时少,又以听说读写基本课程为基础,且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还有一些学者(如张云、曾凡桂等)则认为本科翻译教学属于翻译教学,是因为它“融英语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为一体,把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翻译技能训练和翻译实务体验上”[10]。穆雷在《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11]一文中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在学科定位方面,“教学翻译”属于外语教学,而“翻译教学”属于翻译学;在教学目的上,“教学翻译”旨在检验并巩固外语知识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而“翻译教学”旨在了解翻译职业的理念与规则并掌握双语转换的能力和技巧;在教学重点方面,“教学翻译”侧重外语的语言结构及语言应用能力,而“翻译教学”侧重双语转换能力与技巧以及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在培养目标方面,“教学翻译”是培养掌握一门外语的工作者,而“翻译教学”是培养职业译者和双语工作者。显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既不属于“教学翻译”,因为翻译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翻译去学习外语;同时又不属于“翻译教学”,因为学生双语能力还比较薄弱,在72学时内很难培养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因此,笔者认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是介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一种教学,是二者之间的过渡。

(二)丰富翻译教学内容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张培基就指出,“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翻译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课,又不是单纯的实践课,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12]。然而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外语院系的翻译教学还是以讲授翻译技巧为主,甚至对翻译技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信赖。有人认为,只要了解和学习了翻译技巧,翻译能力就能自然形成。事实并非如此。翻译能力是译者完成一项翻译任务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如译前对原语正确理解的能力,译中使用通顺流畅的目的语的能力,译后对照原文对译文进行校改的能力等。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翻译技巧的讲解,还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翻译专业知识以及翻译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此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翻译市场的主流是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法律、外交等领域的应用文本翻译,传统的侧重文学文体的翻译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翻译教学的期望和实际需求。建议本科翻译教学要以翻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英语专业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为依托,以不同领域题材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综合翻译技能的训练及翻译实务的体验。这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培养语言外能力,还能使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

(三)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效果。传统翻译教学的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以翻译技巧为中心的模式,以翻译理论为中心的模式和理论与技巧融合的模式[12]。不可否认,这三种模式在我国翻译教学中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们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翻译课堂上,无论是翻译理论的讲授,还是翻译实践的练习,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与现代教育理念大相径庭,而且难以体现翻译活动的本质特征,即翻译是一种主体参与的交际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因此,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翻译教学方法的桎梏,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翻译作坊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既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又指明了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翻译教学的重心正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注重翻译结果转向注重翻译过程,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向迎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12]。毋庸置疑,学生对翻译技巧、方法及策略的灵活使用是认知过程的体现。它不是通过教师一两节课的讲解学到的,而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亲身体验感受、领悟并融会贯通才能实现的。所以,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主动建构翻译专业知识,从而提升翻译策略能力。

(四)更新翻译辅助工具与手段

学生的知识面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因此遇到问题就应该学会怎样去查找资料、如何获取信息,也就是说要善于借助各种辅助工具和手段。翻译时学生常常借助的工具是词典,如牛津词典、朗文词典、新英汉词典、汉英词典等。事实上,翻译时所遇到的问题并非都能用词典解决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储存的方式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子期刊、网络图书馆、网络百科全书、网络报纸杂志等数据库构成了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信息传播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新月异。“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成为一种生存能力,是当今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13]其实,对如今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或知识的方式并不陌生。关键是,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策略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如何使用翻译软件、在线翻译工具,如何使用Google(谷歌)、Baidu(百度)等搜索引擎查询资料,如何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同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求教等,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工具、技术等进行翻译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5.

[2] Mariana Orozco, Amparo Hurtado Albir. Measu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cquisition.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2002 (3): 375-402.

[3] 范忠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

[4] 姜秋霞,权晓辉.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2002(6):11-15.

[5]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3-64.

[6] 朱玉彬.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J].外语研究,2008(3):71-76.

[7] 王晓农.论翻译专业能力与外语专业翻译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1):157-160.

[8] 仝亚辉.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88-93.

[9] 万兆元.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J].上海翻译,2012(2):64-68.

[10]张云,曾凡桂.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14-17.

[11]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1-44.

[12]潘华凌,刘兵飞.地方高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9 (5):50-55.

[13]金海玲.论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翻译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120.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双语外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