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2014-04-17 04:3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当事人危机心理健康

王 珊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1168)

高职学生既具有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又有其特殊性。他们面对的是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举的教育模式,承受着来自就业和求学的双重竞争压力,加之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从高考失利的阴霾中调整过来就匆匆跨入大学校门,随之而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或出现的心理问题便日益突出。有关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总体的自杀意念阳性率、自杀企图阳性率高于普通高校;高职新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及自杀意念强度均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新生[1]。

因此,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对于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

心理危机干预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2],在近二三十年发展迅速。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也越来越热。林传鼎把危机干预定义为社区精神卫生的具体措施之一,以简短的急诊或访问形式改善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各种条件,主要目的是改变现实环境,但也关注人际关系和当事人内心的各种情感因素。樊富珉提到,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本文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存在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目的在于及时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即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其心理恢复至平衡状态[3]。

二、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整体起步较晚,其中高职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面更是存在一定差距,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缺少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力量

大学生心理危机不同于常见的心理烦恼和困惑,心理危机干预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它需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并经过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后方可开展此项工作,如果非专业人员发现问题贸然行事,很可能帮不上忙甚至延误时机,使问题严重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的足够数量的人员,而且要拥有专业化的理论背景,更需要定期接受督导和培训。

(二)缺乏心理危机干预的可行性计划

虽说现在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当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诸多高职院校仍然将此当作普通的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处理,以至于表面上看得到的问题都解决了,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校园内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危机处理不应该仅仅聚焦于自杀学生个体,也要关注其班级同学、自杀现场目击者甚至与其有交往的也曾有过自杀念头的学生等,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

(三)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不够

有效的危机反应根植于预防和准备[4]。在预防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预防措施的重要抓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但多以大班形式授课,学时也较短,授课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极为有限,主动求助意识较弱,导致真正遇到心理问题和困扰时不知如何解决,排斥、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其问题较隐蔽不易被他人发现,最后衍变成以心理危机形式爆发。

三、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措施

理应全方位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统筹规划干预前期、中期、后期,兼顾危机的识别、干预、评估、跟踪等各个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协调,并且适应高职院校发展形势,符合其管理特点。该体系应包括以下三大子系统:心理危机防御监控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及心理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系统(效果评估和维护系统)。

(一)心理危机防御监控系统

防御监控系统是指对高职在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早期预警而采取一系列工作,它在整个体系当中起到第一屏障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干预系统的工作。它致力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心理普查识别筛查高危人群

由心理中心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每年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将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将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人员名单以恰当方式反馈给二级院系,鉴于结果的非完全准确性,二级院系再协助心理中心参考此名单进行二次筛查,最终确定“高危人员”。心理中心在普查结果基础上,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分类,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对重点对象实施跟踪关注。心理普查是防御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能完全依此筛查,需要配以其他方式的筛查监控。

2.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辅导员,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预警网络

三级预警网络的构建是危机筛查的很好补充。大量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证明,学生往往是危机的最早发现者。在每个班级设立1~2名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向各院系心理辅导员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院系心理辅导员定期向学校心理中心提交心理报表。同时加强队伍培训,定期对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培训,一方面提高其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提高其对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

3.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预防是杜绝心理危机发生的根本方法。学校应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宣传橱窗、微博、广播等途径进行宣传。重点宣传任务如下:一是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善待自己、积极生活;二是加强日常心理保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积极应对困难与挫折;三是适当开展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遇到危机该如何求助,并且能帮助他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符合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例如,每年的春季、四六级考试前夕、假期过后往往是心理危机频发时期。

4.制订危机干预预案

新时期的高职院校,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变化环境,要学会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制订危机干预预案则是完善防御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预案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其完整性和时效性,要根据学校的大环境和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和完善预案内容,即使学校在此期间未发生危机事件,仍不可掉以轻心。

(二)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干预系统是指心理危机事件已经发生后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干预,使得当事人心理危机得到缓解或消除,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并且能预防心理危机再次发生[5]。

1.危机干预程序

确定心理危机问题—确保当事人人身安全—积极无条件接纳当事人并与之沟通—帮助当事人寻求可利用的替代解决的应对方式—帮助当事人制订行动计划—得到当事人同意采取行动的承诺。

2.心理支持干预

利用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团队资源,帮助存在心理危机的高职学生找到问题,提供应对方法及心理支持。具体可采用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团体咨询效率较高,较适合群体心理危机的干预。针对较严重的情况特殊的个体,则需要开展个体咨询,为当事人提供倾诉、宣泄的机会和空间,使当事人获得信心和关怀,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有效应对危机。

3.寻求社会支持系统

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群体等。心理危机干预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发挥当事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应当结合当事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与相关人员及时取得联系,帮助当事人减少心理孤独和隔离感,使当事人彻底走出心理困境。

4.配合生理照顾

心理危机不仅表现在当事人认知、情感及行为上,其生理方面也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如肠胃不适、失眠、肌肉紧张、头痛等。这就需要校医参与照顾,为当事人的饮食、睡眠等方面提供一些科学建议,并对躯体症状较明显的当事人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5.转介

个体心理对不同危机事件的反应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也有一些本身具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通过危机事件的发生而被发现。对于这些本身有心理疾病或在危机事件中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个体,我们需要及时转介到外界相关机构,比如脑科医院、心理诊所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后跟踪系统(效果评估和维护系统)

经过短期的心理危机干预,当事人的心理平衡可能会得到恢复,也可能暂时恢复但后期还会复发,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甚至永久的心理创伤,需要时间来慢慢调适。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是个长期、连续且频繁的干预过程。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理咨询中心应当为危机干预对象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对有需要的干预对象安排心理咨询,并且由工作人员定期回访,了解干预对象的心理状态,评估干预效果,然后做出合理安排。在此期间,也要充分发挥班级、宿舍、家庭的心理支持作用,减少心理应激因素,维护干预对象的心理健康。

无论何种危机干预计划,其执行者——危机干预团队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危机干预计划如果没有结构合理、配合有效、专业训练有素的团队来实施,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方面,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确保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实施。

[1]辛莘.高职与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2]Gilliland B E,James R K.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67.

[3]廖婷婷.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述评[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2):77-80.

[4]宗梦妍.试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7.

[5]陈先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工作体系的实践和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77(3):44-47.

猜你喜欢
当事人危机心理健康
我不喜欢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美国就业歧视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危机”中的自信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