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雯 彭 校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近30年来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综述
王 倩 雯 彭 校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近30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可以分为整体性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和专门性研究。其中尤以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历史学家研究和经济史研究最为突出。当然,专门性研究也继续深入并逐渐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学;30年来;发展变迁;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发展变迁问题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研究,对整个社会的军事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术界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对该问题的研究。建国以来,研究论著日益增多,研究人员范围渐广,标志着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研究日益走向成熟。特别是近30年来,研究方向更加全面深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
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可以分为整体性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和专门性研究三方面。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有向燕南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1]和李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新发展》[2]。前者概括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新社会科学运动所促成的中国史学发展新境界,指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不仅超越了前一阶段以胡适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史学观点和方法,而且超越了简单的历史进化论;后者总结了推动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史学思想。
在史学史研究方面,有杨俊光的《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的编撰特点》[3],论述了魏应麒的《中国史学史》具有注重总结中国史学整体特征以及各个发展阶段、在章节设置上注意史学的前后联系和前后对比、对史学理论家格外重视以及在体例安排上注重“以类相从”的编撰方式等四个特点,并从整体上肯定了该书的价值和地位。丛晓立的《吴泽与中国史学史研究》[4]揭示了吴泽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四个特点:宏观分析与个案考察并重;历史感与现实感紧密相连;研究方法创新;批判精神与开拓精神。瞿林东、张越、罗炳良的《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2001-2010)》[5]则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性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前景。
2.新史学
吴珍的《从历史小说看中国近现代史学观念的嬗变》[6]和闫立飞的《新史学观念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7],均将史学新观念与近现代历史小说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中国近代新史学观念起源于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新史学”,然后发展至胡适和顾颉刚的实验主义“现代新史学”,最后到李大钊的唯物主义史观。中国史学经历了“信古”、“疑古”到“释古”三个阶段。倪爱山、徐国利的《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8]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论述,并将新史学和旧史学以及西方史学进行比较,得出新史学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民族性的观点。
3.发展主流及趋势
苏全有、常城的《当代中国史学界的三大趋向——以朱英为例》[9]和杨鹏的《中国近代三大史学主潮中的日本影响因素分析》[10],均解读了现当代中国史学界的三大主流趋向,即:实证主义、多元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关注现实社会的史学情怀。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视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当下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史料
这方面的成果很多,如高石钢的《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11]、周兴樑的《报刊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12]、安尊华的《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13]、李春雷的《留学生与民国时期史料的保存和利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14]、陈园园的《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15]、涂怀京的《胡适教育活动史观初探》[16],等。这些文章具体论述了近代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保存、辨伪、校勘、辑佚及功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周兴樑的《报刊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他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报刊这个史料大宝库,接着详细论述了近现代报刊史料的重要价值和特点,最后着重从报刊史料订史、补史的史学功用层面阐述了报刊史料对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5.其他
在史学考证方面,主要有朱允兴的《史坛考证热之我见》[17],作者坚持唯物史观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克服在诸多领域出现的分歧和貌似创见的现象。这对刚入门的后辈史学学者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史学功用方面,刘俐娜的《五四时期学者对史学功能的认识》[18]借助新理论反省传统的史学,重新阐述了史学为社会、为人生服务的功能,既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史学的影响,也体现了学者们对史学功用认识的全面和深入。
1.重要历史学家
(1)梁启超:论述梁启超贡献的论文,有罗欣的《梁启超对文献学的贡献》[19]和石莹丽的《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20]。前者论述了梁启超在文献的分类、目录、辨伪及辑佚等方面对文献学的贡献;后者分析了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历史人文地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心理史学以及历史统计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输入和倡导,肯定了梁启超在中国近现代史学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作用。邱丹丹的《梁启超思想的内在理路及成因(1898—1906)——变与常的交织》[21]选择了梁启超一生思想中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通过爬梳他的个人经历、与师友的交往活动、著述及往来信件,并对史料进行时间上的梳理和逻辑上的总结,阐述了1898—1906这八年间梁启超的四次主要思想变化及其原因。
(2)傅斯年:高石钢的《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11]、刘进全的《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22]通过对傅斯年的学术著作、他人的传记以及其他相关学术资料的客观解读,阐述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肯定了其对中国现代史学的积极作用,也简要分析了其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
(3)钱穆:对钱穆的研究较为深入,成果主要体现在钱穆思想研究,如徐国利的《钱穆史学思想研究》[23]和《钱穆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述论》[24]、赵敏俊的《钱穆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论》[25]、何方昱的《钱穆教育思想初探》[26]、张笑龙的《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27]等。这些研究对钱穆的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学术思想进行了客观详实的论述,但遗憾的是,基本上只是从正面对钱穆的思想进行了赞扬与肯定,未能指出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
(4)顾颉刚:对顾颉刚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有黄海烈的《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28]、《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29]和《试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30],袁忠东的《试论顾颉刚现代学术观念的形成》[31],陈寒鸣的《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32],卫崇文的《试论顾颉刚先生与古史辨运动》[33],唐建军的《试论顾颉刚疑古史观的形成与其性格的关系》[34],沈颂金的《试论顾颉刚与考古学的关系》[35],等。这些文章具体介绍了顾颉刚先生的疑古史观和“古史层累说”的形成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海烈的《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和《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前者首先对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思想来源、主要观点和理论结构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认为其开创了20世纪古史学研究的模式,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遗留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理论方法方面,指出了顾氏无限制使用“默证法”和“社会背景分析法”的薄弱之处,认为其最终导致了顾氏某些具体古史学观点的偏差,并运用考古材料针对“古史层累说”中的个别观点进行实证研究,充分肯定其合理内容,同时也指出其弊端,修正其错误。最后提出应批判继承顾颉刚的古史学说,并将狭义历史学与考古学进行整合,以此推动中国古史学的进步与发展。后者对顾氏的“古史层累说”提出了三个阶段、四个局限、四个问题,并指出对其学说应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
(5) 其他史学家:覃梅溪的《雷海宗史学成就研究》[36]首先考察了雷海宗的生平和学术历程,进而客观全面地评述了其三部主要的学术著作,并总结了这三部著作的特点,最后客观公正地评价了雷海宗史学成就的地位和影响,肯定了其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的贡献。许凌云的《毛泽东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37]首先指出了毛泽东的史学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详细论述了毛泽东史学理论的四大杰出贡献,着重指出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历史研究,是因为他非常深刻了解历史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中引出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方向,并据以制定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同时还阐述了毛泽东十分注意历史研究的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2.其他学者
张艳国的《李大钊的史学理论研究论析——本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研究之一》[38]指出了李大钊的史学理论是中国近代史学由资产阶级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转变的重要标志,论述了李大钊在中国史学理论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其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王吉伟的《刘咸炘史学研究》[39]主要介绍了刘咸炘在学术史研究、方志研究和传统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史学成就,指出刘氏重视中西学术的交流和融合,其对方志的研究补充了国史研究,开辟了“大史学”的新天地。王传的《华南学派探渊》[40]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和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的史学实践为考察视角,由个人扩大到群体,介绍了二所作为现代学术机构的具体运作特点、取得的学术成就及影响。史玉华的《怪诞背后的真——论辜鸿铭的保守主义文化观》[41]论述了辜鸿铭的文化观既不同于清末的洋务派、国粹派,也有别于民初的东方文化派、学衡派及后来的新儒家,在当时的保守主义知识群体中显示了他的另类。徐晖的《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42]通过阐述顾树森教育生涯中职业教育与教育史学两个方面的思想,初探顾树森教育思想,并且在阐述顾氏及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研究顾树森教育思想的价值。黄庆桥、关增建的《钱三强科学史贡献初探》[43],则对钱三强的原子能、科技史、科技史学思想等方面做了总结性论述,指出这些活动对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与专门学科相结合
(1)经济史学:赵德馨的《经济史学: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44]论述了经济史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的性质和地位,通过分析举例,概述了经济史学的发展演变历程。向燕南,尹静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45]介绍了陶希圣与《食货》的创办,论述了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并对《食货》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2)音乐史:张静蔚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46]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进行了综合回顾,并介绍了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新时期的学术会议与学术争鸣,概述了该时期的专题研究、专著与史料成果,但未涉及音乐史研究方法。而兰燕的《九十年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法论综述》[47]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此外,常江涛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两部奠基之作研究》[48]和王爱国的《专题阐释,旁征博引——评刘再生著《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49]对近现代音乐史著作都做了内容上的宏观介绍和思想、逻辑上的细致分析。
(3)新闻史: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有谭泽明的《试论中国新闻史的特殊性——兼谈创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50]。该文指出了中国新闻史研究存在的本体迷失和过度依赖外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新闻史的特殊性及特殊要求,最后提出了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应走立足自身探寻规律和民族特色历史研究之路。
2.特殊的断代史
(1)中共党史:作为一个特殊的断代史,中共党史研究亦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杨玉玲的《新视野·新突破·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回顾与思考》[51]和汪兵的《中共党史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评述及研究展望》[52]均对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伍敏的《张静如中共党史学术思想研究》[53]考察了张静如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历程,论述了他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成就和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理论思想的研究,分析了张氏研究中共党史有所侧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史论结合的特点,客观地评析了张氏学术思想的价值,并对其中共党史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从中获得启示。
(2)抗战史学:赵亮、杜学霞的《抗战时期三大区域抗战史学概况简述》[54]论述了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三大区域抗战史学的形成,分析其原因,通过对比总结特点,并客观地肯定了三大区域抗战史学阵营的历史地位。朱春龙的《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55]首先从现实与学术两个层面阐述了刘大年抗战史学的研究动机,然后论述了刘大年对抗战史料的整理与对抗战史研究理论的体系构建,最后分析了刘大年对抗战史学研究的主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30年来史学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上,21世纪以来更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历史学科与相关专门学科的结合似乎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地方志和考古资料的运用,因此,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某些领域的探究并未深入。例如对历史人物的个体研究较多,而对群体研究较少。此外,专门性的研究也只是更多的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上有所开拓和挖掘,在社会史、科技史、文化史、艺术史上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向燕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J].江海学刊,2008(3).
[2]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新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杨俊光.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的编撰特点[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丛晓立.吴泽与中国史学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瞿林东,张越,罗炳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2001—2010)[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
[6]吴珍.从历史小说看中国近现代史学观念的嬗变[J].芒种,2013(19).
[7]闫立飞.新史学观念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J].社会科学战线,2009(5).
[8]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9]苏全有,常城.当代中国史学界的三大趋向——以朱英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10]杨鹏.中国近代三大史学主潮中的日本影响因素分析[J].日本研究,2010(3).
[11]高石钢.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12]周兴樑.报刊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C].北京: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
[13]安尊华.试论梁启超的史料思想[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5.
[14]李春雷.留学生与民国时期史料的保存和利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6]涂怀京.胡适教育活动史观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7]朱允兴.史坛考证热之我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8]刘俐娜.五四时期学者对史学功能的认识[J].历史研究,1996(3).
[19]罗欣.梁启超对文献学的贡献[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2(4).
[20]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1]邱丹丹.梁启超思想的内在理路及成因(1898—1906)——变与常的交织[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2]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3]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24]徐国利.钱穆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述论[J].求是学刊,2002(1).
[25]赵敏俊.钱穆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6]何方昱.钱穆教育思想初探[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
[27]张笑龙.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28]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9]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C].北京: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会,2009.
[30]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10(4).
[31]袁忠东.试论顾颉刚现代学术观念的形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32]陈寒鸣.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33]卫崇文.试论顾颉刚先生与古史辨运动[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34]唐建军.试论顾颉刚疑古史观的形成与其性格的关系[J].潍坊学院学报,2004(3).
[35]沈颂金.试论顾颉刚与考古学的关系[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36]覃梅溪.雷海宗史学成就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37]许凌云.毛泽东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J].齐鲁学刊,1991(1).
[38]张艳国.李大钊的史学理论研究论析——本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研究之一[J].史学理论研究,1994(2).
[39]王吉伟.刘咸炘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0]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1]史玉华.怪诞背后的真——论辜鸿铭的保守主义文化观[D].湘潭:湘潭大学,2002.
[42]徐晖.顾树森教育生涯与学术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43]黄庆桥,关增建.钱三强科学史贡献初探[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1).
[44]赵德馨.经济史学: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
[45]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6]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7]兰燕.九十年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法论综述[J].今传媒,2011(8).
[48]常江涛.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两部奠基之作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49]王爱国.专题阐释,旁征博引——评刘再生著《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50]谭泽明.试论中国新闻史的特殊性——兼谈创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新闻知识,2012(2).
[51]杨玉玲.新视野·新突破·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
[52]汪兵.中共党史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评述及研究展望[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4).
[53]伍敏.张静如中共党史学术思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54]赵亮,杜学霞.抗战时期三大区域抗战史学概况简述》[J].理论界,2007(11).
[55]朱春龙.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J].抗战史料研究,2013(2).
(责任编辑 光 翟)
2014-10-16
王倩雯,女,江苏扬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彭 校,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K27
A
1671-1696(2014)12-00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