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腾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美国媒体自律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大众化廉价报纸的煽情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消极影响。著名报人达纳在购进《太阳报》后率先给报社员工制定了13条规约。这些规约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自律规范,但这些规约并没有得到推广。19世纪中后期,“新闻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极大地影响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利润,“新闻自由”的权利被滥用,表现为报道不顾及个人隐私、虚假广告、煽情主义盛行、粗俗化倾向明显,等等。19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主编着手做的,正是早期的主编为赢得读者而做的事情。所不同的是,现在他们有了较好的工具,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使他们的煽情主义与众不同且外观新颖——这种行为的劣质产物就叫做‘黄色新闻’”。“黄色新闻”记者一方面标榜关心社会、关心人民,另一方面却用耸人听闻、华而不实的新闻报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最糟糕的是,‘黄色新闻’不仅起不到有效的领导作用,反而为罪恶、性和暴力开脱”[1]241-242。进入 20 世纪后,由于传媒界滥用“新闻自由”的原则,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政府对媒体的煽情报道、失实报道越来越反感,企图整顿或干预新闻宣传行业。因此,追求媒体自律、追求媒体道德成为传媒界的共同诉求。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后,《纽约时报》以反对“黄色新闻”泛滥的现象和发布严肃新闻著称,赢得了读者的信赖,媒体行业自律的趋势得到加强。1904年,著名报人普利策在《北美评论》发表文章称,报人应该有高尚的理想、追求真理的热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911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始人威廉斯撰写了著名的《报人守则》,其内容得到行业内部的广泛认同和遵守。在黑幕揭发运动时期,传媒界有许多互不隶属却又联系紧密的行业组织,例如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美国记者公会等,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自己的道德准则,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不得违逆,否则将被同行所不齿,严重者将被逐出行业。同时,各种新闻监督机构纷纷出现。当时美国传媒界的自律有两大支柱:一是自律信条即新闻道德规范,二是自律机构,如新闻协会。
他律的力量主要来自公众舆论的压力和有关法制的约束。媒体必须正视民众的利益、民众的需要和心理感受。如果媒体传播的内容或倾向与社会对象的立场、观点和利益背道而驰,就会受到谴责,就会成为社会舆论批评的对象。同时,有关法律条款对大众媒体传播的内容、方式等有明文规定,如果违犯,媒体将受到法律制裁。另外,媒体属于一种企业,新闻信息属于一种商品,媒体要想赢利,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媒体有时候可以无视读者,但它必须为自己的经济收入着想。
在揭发黑幕运动中,有的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追求轰动效果会采取煽情的方式甚至报道不真实、不准确的消息,但大多数媒体人都注重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这是当时美国媒体的主流。著名记者斯蒂芬斯告诫他的同事:“做编辑要小心,看起来容易,但若没有事实,就等于毫无意义。”另一个新闻界名人欧文认为记者应该成为“新闻机器”,意思是要像机器一样准确无误,在报道时不能想当然、随意发挥。他说:“记者应该像机器一样报道新闻,不能有偏见,不能随意渲染,不能有个人风格。”[2]正因为形成了媒体自律的行业规则并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传媒界普遍能恪守职业道德,即使出现违规、越轨行为,行业内部也能自我纠错,实现自清。同时,联邦政府制订了严密的法律体系并设立了相应的政府机构加以监管。这样媒体就建立了完善的自律、他律体系。这样的职业环境使媒体人普遍遵纪守法,违规、违法行为难以持久。例如,一些不法企业为了打开市场销路、获取不正当利益,在媒体上刊登虚假广告;而有的媒体为了不使广告客户流失,对虚假广告网开一面,没有认真核实广告信息的真假、更正错误的广告信息,甚至主动为企业制作虚假广告。“有些报纸从读者那里弄到称赞一些药物的信,刊登在新闻栏里。这种利用所谓‘读者’的方法也扩大到按篇幅大小付钱登报的公关报道中。随着争取广告真实运动的开展,新闻工作者也予以了配合。”1911年,美国行业刊物《油墨》杂志起草了一个标准法规,此后各州国家法律把刊登不真实的、欺骗性的、误导性的广告归为犯轻罪。1912年的联邦《报纸公示法》要求报纸刊登为赚钱而发表的材料时,应标有“广告”字样[1]282。
在黑幕揭发运动中,媒体虽然经常揭露政府的丑闻,批评政府的政策,但总的说来政府与媒体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力求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帮助。1904年,罗斯福总统在白宫西区专门开辟一块地方,供新闻官员发布新闻和记者采访用。1914年,白宫成立了记者协会,成员是专门在白宫采访新闻的记者。塔夫脱总统是第一位安排每周两次定期记者招待会的总统。不久,这一制度流产,而塔夫脱则向他家族的《辛辛那提明星时报》“有影响的记者提供消息”[1]267。威尔逊担任总统后,恢复了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并且让他的秘书约瑟夫·图马尔蒂担任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在黑幕揭发时期,媒体大体上遵守行业规则,因新闻报道而发生诉讼案件的事情很少发生,即使塔贝尔揭露了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的罪恶行径,菲利普斯指名道姓地指责数十位参议员充当大资本家的代理人(其中包括罗斯福总统的好友),洛克菲勒和参议员们也没有采取报复手段或进行人身攻击,联邦政府也没有打压媒体及撰稿人,立法机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媒体及公众的意见,对参议员选举制度作了革新,即由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会通过了《间谍法》和《煽动法》,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而对新闻媒体的自由有所限制。1917年6月15日颁布的《间谍法》规定,凡利用虚假报道或错误言论企图干扰陆军、海军军事行动的,破坏武装部队忠诚度的,妨碍征兵行为的,都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或监禁。该法案关于使用邮件的部分授权邮政总局局长艾伯特·伯利森决定所有违反该法案规定的信件、传单、报纸、小册子、书籍和其他材料一律不得邮寄。在实行《间谍法》的第一年里,总共有44家报纸丧失了邮寄权,另外还有30家报纸因为同意不再刊登有关战争的文章才保住了邮寄权。1918年5月颁布的《煽动法》对《间谍法》作了修正和补充,该法律规定禁止“任何对美国政府的形式或宪法、陆海军、国旗或军队制服使用不忠诚的、亵渎的、谩骂的或侮辱的语言”从事写作或出版活动。言论自由在战时受到了限制。各州通过的法律都有“反对反战主义分子、反对共产主义分子和暴力工团主义等条款,目的是为了保护工商业免遭激进分子鼓动的罢工和暴力事件的破坏”[1]322-323。
总的看来,在黑幕揭发运动时期,美国媒体已经十分成熟,行业自律较为自觉,行业自律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新闻法制,政府的行政控制处于次要地位;联邦政府的有关法规比较完善,因而媒体与政府、各社会群体保持了较为正常的关系。我国当代的媒体虽然规模大,但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虽然制订了行业规范,但有的媒体并没有严格遵守;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但有些法规还有不尽合理之处,不利于传媒积极性的发挥。目前,我国媒体的公信力并不高,,对政府、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不敢揭露,或者隔靴搔痒,难以得到民众的认同。一些记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助推新闻广告化或刊登有偿新闻;在采访过程中收受礼金,利用便利条件敲诈勒索采访对象,隐瞒事实真相等。这些情况并非个案,这种状况困扰着媒体,也困扰着民众。要改变目前的窘境,必须重建新闻道德,强化专业精神,推进行业自律,加强职业操守,以恢复公众对媒体的信心[3]。另一方面,在他律方面要注意“度”,不能控制过严,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给媒体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允许传媒界就重大事件、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做大胆的自我判断,以便增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为政府和民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一方面推进公共政策的创新,另一方面赢得社会大众的信任。
[1]〔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肖华锋.美国黑幕揭发运动评释[J].世界历史,2003(3).
[3]李晔,苗青.伦理规范:制度性事实与应该——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批判性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