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探究过程中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2014-04-17 04:24张红星
教育观察 2014年32期
关键词:密度物理探究

张红星

(海门市长春初级中学,江苏海门,226125)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源于猜想,只有敢于大胆地猜想,人类才有机会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发明许多现实中人类无法想象的东西,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发明等都源自大胆猜想,并结合猜想去探究,最终取得科学研究成果。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猜想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结合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呢?

一、 猜想在物理探究中的重要地位

(一)猜想是物理探究的重要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呈现知识经验为主的局限性,在编排时突出探究特点,生动再现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沪科版物理教材设计了不少猜想环节,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猜想本身存在着较强的不确定性,但它正是课堂趣味所在,学生会在猜想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在探究活动中,大胆猜想是制定探究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少物理实验都需要学生在实验前进行大胆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也充满着趣味性。

(二)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

在传统的物理探究课堂中,虽然是探究式课堂,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干预、引导太多,学生的探究变得被动,他们特别容易接受教师的暗示去探究、实验。虽然学生也有可能在实验中获得实验结论,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培养,这和科学探究本质相差甚远,学生的想象空间受到束缚。因此,合理的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将猜想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实验中,鼓励学生结合实验主题作出合理的预设与猜想。当课堂上学生的猜想不合理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否决,而要肯定学生,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结合已有的知识,再次作出合理的猜想,从而不断发展猜想能力。

二、有效结合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一)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并非空想,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生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初中生受自己的物理知识、经验的限制,加上猜想本身具有未知性和不可控性,它可能随着学生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如何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紧扣物理探究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合理猜想。

如在学习“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时,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抽象,然而要让学生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却是难点。如何突破?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相关概念后,教师设置探究情景:吉他的琴弦为什么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它是受什么因素影响?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猜想。学生根据情景所提供的材料,提出了以下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短有关。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些猜想,是经过前几节课的探究练习后,他们懂得了要在吉他结构上找原因,这样才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要想不断培养学生合理的猜想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猜想,让学生在回答中感受合理的猜想与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二)引导学生学会修正猜想

猜想作为物理探究的重要环节,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猜想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课堂调节。当学生的猜想是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进行否定,而应该结合猜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之所以会出现错误猜想的原因,从而让学生通过反思修正猜想。

如在学习“探究物质的密度”时,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猜想环节必不可少,因为物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也正是生活中的错误常识最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猜想。教师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学生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这些猜想中有错的,然而它是生活常识造成的,教师不能直接否定,而应让学生围绕猜想和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猜想去探究,最终在实验中探究出密度公式和密度单位,从而自己去发现猜想时存在的错误。

(三)借助实验验证猜想,提升猜想能力

物理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物理知识、定律、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概括出来的,猜想是实验探究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过程本身存在着诸多因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验验证猜想,不断提升猜想能力。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在正式实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探究主题提出猜想。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会主动联系一些生活现象和简单实验去理解摩擦力,但初中物理探究内容比较深,要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定理,需要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现知识。因此,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猜想,不少学生猜想影响的因素有:摩擦面的粗糙程度、速度大小、受到的拉力大小、接触的面积大小等,还有一些学生学了初中物理后,会往更深层次去猜想,如材料、密度等。当学生经过大胆合理的猜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猜想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因为课堂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将猜想合理地与实验探究相结合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猜想设计不同的实验,有些猜想可以通过简单实验进行推导,而有些猜想就是课堂探究的关键点。教师要借助猜想让学生抓住探究重点,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从而感受猜想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科学探究过程,猜想是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火花,它能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去探究物理奥秘。

总之,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探究是学生发现物理知识、定律、规律的重要过程,而猜想作为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实验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需要教师正视猜想在探究中的重要性,有效结合物理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展开猜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使其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

[1] 李安发.初探农村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J].物理教师,2011(6).

[2] 张勇明.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J]//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南京:校园文学编辑部,2007.

[3] 史红霞.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J].中学物理,2011(16).

猜你喜欢
密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