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柳涛
(柳州市河东小学,广西柳州,545000)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凝结。这些以孔子代表的儒学主体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影响着中国人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中华经典诗文更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浓缩,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可谓国之瑰宝,世之奇葩,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教书育人”讲的就是师者必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塑造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调整人的行为、指导人的行动有着重要意义,是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学生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意志品质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自觉地、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其行动的动机和目的虽比较具体,但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在逐步提高。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方面,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不但能指出自己的优点,还能指出自己的缺点,并力图改正这些缺点。6—13岁的学生保持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到13岁,学生的记忆力将是一生最好的时刻,而理解力直到十八岁才渐渐成熟。因此,如果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操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塑造,即便学生尚不能理解,只能潜藏于大脑之中的意识,随着学生所经历的体验东西越多,这些意识将会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情操将让他们受益终生。如何随着诵读经典诗文开展,有效地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塑造学生思想情操,就变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爱国”从来都在经典诗文之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如《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礼记·儒行》:“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史·岳飞列传》“精忠报国”。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忠”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精神源泉。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绵延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塑造学生的思想情操之时,我们要谨守这一主题。现在的“忠”指的是维护国家统一,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这一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我们可以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中的爱国篇章,用中国传统的爱国思想来熏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穿过历史的轨迹,体验浓浓的爱国情感,确定“忠”在学生的思想情操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核心地位。其本质思想,是要求人们超越个人的私利、私欲,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正义事业作为个人行为的最高准绳。
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将会成为学生们的理想道德人格。确立这一核心在学生的思想主体地位后,学生将会以一种“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执著道德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风骨,“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来面对未来的人生。
与“忠”相结合就是“孝”,为什么也要把“孝”作为核心主题提出来呢?试想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能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吗?能够宽己待人、谦和仁爱吗?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有利许许多多的人。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经典诗文就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有序。对长辈的“孝”即尊敬、善待和对下辈的“悌”即关心、爱护,被认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不仅如此,儒家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要敬重其他的老人;不但要悌爱自己的幼小之辈,而且还要关怀其他人的幼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十分崇高的人伦精神,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孟子说:“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孟子强调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进行教育训导。那么,人们都会尊老敬长,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头上顶着,背上负着重物在路上走了。意思是,年轻人都知道敬老,都来代劳了。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之时,我们理应抓好学校的“孝悌”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孝悌”思想。一个小家和谐了,那么整个社会大家也会和谐。
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们迸发出一股不同于课本学习的新鲜感,由此积极诵背《弟子规》《千字文》等。《弟子规》《千字文》都是朗朗上口、精辟简练的。孝悌道理随着经典诗文深入学习给学生们巨大的冲击。孩子们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直跟随着教师脚步,一步步地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让他们明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悌道理。
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推崇的价值原则。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助、互爱,与人为友,与天地万物为友、和谐共处。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意思就是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论语·颜渊》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对人要有爱心,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开始。“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表现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时,对人的爱心首先应该施加在家庭成员的身上,然后才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为信,泛爱众,而亲仁”。将对亲人的仁爱之心加以推广,就可以达到社会稳定的程度。“仁爱”思想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是实现“自我”的价值选择的,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它把社会伦理和个人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伦理的实现和个人的品德修养完全结合起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诚是作用于人的思想内心的道德尺度,做到表里如一。如:《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也”,《论语·学而》中“言而有信”,《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
而谦和无疑就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大,遇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如《论语·卫灵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谦和表现为对人的恭敬,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促使自己走向成功。谦和礼让的结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睦处。
这些中华美德对塑造学生的良好的思想情操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说孩子们现在还不能全部领会其中的博大精深,不一定很快就能在孩子们的身上体现出来,但这些至理处处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要的是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树立正确导向作用,丰富健全孩子的人文素养,构筑起中华民族的“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的美好的思想情操,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
[1] 梁晓男.课前诵读经典 学生受益良多[J].辽宁教育,2009(6).
[2] 陈先其.有声有色的经典诵读[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