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铸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教师进修学校,江苏南京,210047)
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语文教学需要遵循一个基本前提,也是根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语文教学不是从零开始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的零起点状态。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及发展性的个体。因此,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我们所教学生的发展状态,实质上就是学生的“学习起步状态”。从狭义上来说,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程度;从广义上来说,还应该包括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情绪、学习风格等诸多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学生能快速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未知,有一种天然的探究欲望。教师不能将学生隔绝于知识探究之外而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所以必要的预习和前置学习十分重要。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预习和思考之后,教师的教学自然要衔接上去,避免从零开始。这样就无需将时间花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上面,由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集中精力去解决难点问题,留出宝贵时间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重复教学”“炒冷饭教学”是当前许多课堂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何而来?除了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以外,对新知识的渴望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忽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忽视学生能力的储备,而从头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参与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怎么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呢?由此不难看出,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使学生经历学习、参与学习。
教师通过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展开课堂教学。这种教学预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重难点的选择,再到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的。但另一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两者之间能够有效契合,是解决语文教学低效问题的关键。如何才能使教师的教学预设适合学生,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前提当然是要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状况。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个综合因素,它既包括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情绪等多种要素。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既要全面关注,同时也要突出重点。
这是学习起点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是学习的首要目标,也是显性目标,只有将知识目标落实到位,才能发展语文综合能力。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常用方法是“先学后教”。这种“先学后教”,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是学生的自主预习,也可以是在教师“导学案”引领下的有效自学。教师安排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同时为课堂教师讲授及师生互动打下基础。所以,这种前置学习要精心设计、控制难度,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参与。
1.面向全体。这种任务的设置,要以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为起点,同时,也应该体现学习任务的层次性,可以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鼓励他们迎接更大的挑战。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保证,不能变相增加学业负担,可以将其设计成为家庭作业形式,也可以安排在课内完成。
2.彰显目标。教师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时,应尽量避免泛化的倾向,要围绕课时目标,简明扼要制定学习任务,尽量做到少而精,体现课时本体性教学目标的落实。
3.突出重点。教师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有重点地安排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避免求大求全,不能程式化地安排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有所侧重,这样对于调动学生兴趣及学生能力培养都更有效度。
4.有效干预。语文自主学习环节的安排既是后续教学的铺垫,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落实,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扎实做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要讲究方法和效率。从文章阅读到资料搜集,从圈画批注到查阅工具书,教师都要重视方法的传授。
5.科学诊断。为了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状况,准确把握学情,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这一环节既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之前,也可以在新课教学环节中完成。检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价,更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存在于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6.改进策略。通过先学后教环节解决学情掌握的问题,并不是最终结果。教师还需要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为后续教学和因材施教寻找相应对策。
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高低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这种能力因素具有稳定性和可发展性。在一段时间之内,班集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同时,这种能力又会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努力而不断成长。掌握班集体语文学习能力状况,有利于教师准确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并判断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和策略。
1.发现问题能力。这是决定一个学生自主学习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着重培养的学习能力之一。在安排自主学习环节时,一定要安排发现问题的任务,并经常性地进行这种指向于问题的交流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思考中结合文本特点,做出深度思考,将阅读思维引向深入。
2.合作探究能力。有了问题的导向,对于有效学习来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研究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做解决问题的主角。既可以通过继续阅读文本,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与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合作探究问题环节,既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中;既可以作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也可以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
3.搜集资料能力。现代社会,由于网络手段的高度发达,搜集资料的过程已经变得十分简单。但问题是,如何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如何才能判断资料的实际价值,如何才能在纷繁的材料中找到最准确的答案。这是考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任务,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手段之一 。
4.评价反思能力。语文学习更多的是一种集体行为,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学会倾听、评价和反思,是学生基于班集体学习自我提升的基本前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只有能够正确评价他人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1] 陆美莲.以生为本,合理设置语文教学起点[J].教育科研论坛,2010(7).
[2] 廖纪元.把握语文教学的起点[J].教学与管理,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