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与美

2014-04-17 01:51蒋理理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音乐课旋律美的

蒋理理

(成都市培华小学,四川成都,610000)

列宁说过:“音乐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手段。”瓦格纳也说:“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可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有效地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灿烂文明,担负着阐释人生要义的使命,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无论哪一个社会,哪一个国家,甚至哪一个正常的人都不能没有音乐。人需要音乐,贝多芬曾说:“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同样,我们的学生也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的目标是要育人,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以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以美育为目的,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通过审美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创造多彩的人生。新课标要求我们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从而达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的目的。作为小学音乐教师,笔者深感音乐的重要,深感音乐教育的重要,尤其深感小学音乐课中情感与美育的重要。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笔者着重谈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与美。

一、创设课堂的音乐环境,激发美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功能。对于音乐学习来说,兴趣就是打开音乐盛典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实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所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首要方法就是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音乐课中创设音乐环境主要靠教师。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否产生并发展音乐兴趣,往往受音乐教师的影响颇深。假如教师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著追求,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音乐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备课、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堂课之外,还必须在教态、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穿着仪表等问题上细心处理。一句话,“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在五年级纪律最差的一个班的一节家长开放日的音乐课上,笔者教学的内容是管弦乐《四季歌》的欣赏。课上,笔者用小提琴亲自为学生独奏了这一曲儿时的启蒙曲目《四季歌》来开头代替传统课堂的常规教育和枯燥的语言说教。那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琴声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轻盈、恬淡的音乐环境之中。独奏之后,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笔者又为学生轻唱了这首《四季歌》,让学生再次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在笔者的琴声与歌声中,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启发,接下来的全曲欣赏、力度与音色的训练、旋律的哼唱以及学生的边听边表演都进入绝佳的状态,他们都融入了花儿与少年的欢乐之中。门德尔松说过:“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辞更好得多。”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而更多的是经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的兴趣。

二、领悟歌曲的立意,培养美的人格

列宁告诉我们,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音乐是一种抒情艺术,教师要使学生通过情感的抒发与感受产生认识道德的力量,而这种情感是有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它所培养的是一种高级情感,所以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形式在情感上更易为人所接受。而音乐教学的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新课标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以及挖掘其中的“立意美”“情境美”。教师都应该首先将自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一首好的歌词一定是这个音乐家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出来的。他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汇在一起,用最准确、最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最严谨的结构加以层层铺垫,直到高潮。因此,一首好的教材歌曲的歌词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情,或是衬托着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炙热的情怀。这种歌曲中的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其心灵萌发一种美的种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是要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与审美,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里。在教学小学五年级的一首歌曲《春水》时,笔者紧紧抓住歌词中生动的语言和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去联想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笔者又借助歌词中对春水的比喻让他们去想象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同样,笔者又根据《我们的田野》的歌词本身所具有的有如抒情诗般优美的特点,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配以多媒体,将歌词中“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一幅幅描写祖国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和悦的心理因素,是感受音乐审美的动力和中介。教师在音乐课中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调动一切教学手段,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形成美的人格。

三、欣赏乐曲旋律,享受美的愉悦

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那么旋律便是音乐的灵魂。它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它将音乐所有的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不可分的统一体,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学生如不能很好地感知旋律,便失去了对音乐美的享受。教材中好听的歌曲都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因为他们都具有优美的旋律,产生了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旋律的美磁铁般地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然而,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功效呢?因为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和断连等效果,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一支优美的旋律常由规模不同,形态不一的旋律波状组成,随着感情的变

化,时而平缓流畅,时而跌宕奔放,从而感染听众,引起共鸣。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完全可以起到抚慰人类心灵的作用。好听的歌曲带给人的是全方位的艺术享受。优美的旋律可以带给人以温暖的感受,丰富人们的感情,促进他们理解人类情感的深邃内涵,达到心灵的和谐及与自然地契合。旋律是美的艺术,而旋律之美并不是自然敞开着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去审美,带领学生走进美得殿堂,春风化雨般感染学生。

音乐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北京喜讯到边寨》是小学五年级的一首管弦乐欣赏乐曲,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结构紧凑,表现手法简朴,音乐形象鲜明。为了表现北京重大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欢庆的情景,教学时,笔者借助它节奏明快的部分,尤其是乐曲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旋律,先播放课前精心制作好的主题音带片段。当播放某一旋律时,笔者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组题,并跟着录音哼唱旋律,欣赏全曲旋律的意境。在弦乐和管乐的相互作用下,全曲的旋律时而高亢挺拔、时而活泼诙谐、时而轻快流畅、时而粗犷奔放,不但展现了山寨炙热的群舞场面,而且将人们听到喜讯后激荡的情绪一次次推向高潮。学生们的歌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复聆听哼唱主题旋律后,笔者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并给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最后复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旋律时,该小组的学生就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的舞蹈,让学生在歌声与舞蹈中得到美的滋润,享受美的愉悦。

海伦·辛普生说过:“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综上所述,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具有美的情趣、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 马海霞.浅谈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J].吉林教育,2008(10).

[2] 查永红.乘着音乐的翅膀[J].中国音乐教育,2003(12).

猜你喜欢
音乐课旋律美的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7月,盛夏的旋律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