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5)
鲁迅的黑白映画
梁 爽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5)
作为一名出色的文学家,鲁迅总能在小说中精准地把握色彩描写,用简单的色彩词语折射出丰富的文学意蕴和思想内涵。黑色与白色是鲁迅小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颜色。本文试以黑白两色为切入点,从社会背景和鲁迅个人经历、个性角度对鲁迅小说进行分析,讨论鲁迅小说的独到之处。
黑色 白色 鲁迅 社会背景
画家擅于用色彩让自己的画作变得绚烂、生动、鲜活,突显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样,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巧妙地运用色彩,也会让其笔下的人物、环境栩栩如生,从而反映出作家的心境、个性和精神品格。鲁迅就是这样一位擅长用色彩勾勒人物形象,营造背景气氛的作家。虽然色彩描写在鲁迅的小说中所占篇幅不多,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色彩词汇却精准地刻画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社会环境,反映鲁迅的思想精神。
有人做过统计,在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色彩词语共有526处,而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白色系29.7%,黑色系21.5%,红色系15.9%……[1]”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最偏爱的三种颜色便是白、黑、红。黑色和白色是两种极端对立的颜色,配合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红色又完全不属于黑白色系,它是一种狂放而又热烈的色彩,本身就会给人造成紧张感,鲁迅的独特之处便在此。从色彩学上说,这三种颜色基本上是互不关联的,而且绝对不可能成为彼此之间的过渡色,然而,他却将这三种极端的颜色放在一起,明暗分明,冷暖对立,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冲击力,犹如一把冷峻锋利的长剑,穿透读者的心,无形之中给当时麻木的中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从这里,便可以看出鲁迅意识中特立独行的美学追求和精神意志。
对鲁迅有一些了解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鲁迅笔下那个惨烈的女吊形象:
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这才看清了面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2]
寥寥几笔,没有任何带有情感宣泄的修饰词,“石灰一样白”、“漆黑”、“乌黑”、“猩红”几个颜色词的勾勒,就把女吊的样子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里。
对于这样的配色方法,钱理群先生曾说:“这样的色彩选择,这样独特的配色方法,可能与鲁迅性格、情感、心理……上的内在紧张有一定关系,这‘形式’背后的‘意味’是很有意思的[3]”。很多研究者都对这“背后的意味”有深刻的体会,并做了相关的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但这些研究往往是以语言学、色彩学为切入点进行的,还有一些是从小说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着手,对颜色词语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评论。而本文则试图从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和鲁迅的自身经历、个人精神品格出发,选取黑、白两种颜色为切入点,对鲁迅小说的色彩词汇进行解读。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厄运和死亡,是西方国家的禁忌色之一。《圣经》中,黑色代表着魔鬼、痛苦、和邪恶,例如,西方文化里的吸血鬼,都是住在黑暗的古堡里,穿着黑色的风衣。此外,西方人在悼念亡者的时候,也是穿着黑色的衣服。与西方相同的是,在中国,黑色往往也是不幸、邪恶和死亡的代名词。例如,有人故去,人们会在手臂上戴黑纱以示悼念;隐秘的邪恶帮派组织,被称为黑社会;全身黑色的乌鸦,被人们当做不吉祥的征兆。由此看来,黑色在中西方文化里,都不可避免地与死亡和恐怖相关联,增添了一丝凝重的气氛。
“色彩心理学认为: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收缩感、后退感、结实感、沉重感[4]”。鲁迅对黑色有着特别的偏好,以至于它大面积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仿佛每一篇小说的背景色都是灰暗、冷色调的。这一情况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自身的性格、经历有着紧密的关系。
鲁迅生活、经历的那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压抑、最沉重的岁月。近代中国,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封建余孽的蚕食,整个社会都处于混沌状态,国家危在旦夕,然而,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思想上却是封建、麻木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头脑清醒、忧国忧民的鲁迅感到窒息和愤恨。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面形容的那样:“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5]”。当时中国的社会,就犹如这样一间铁屋子,大部分的中国人民就这样熟睡着,即将就有昏死的可能,但大家却浑然不觉,所以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多么危险。鲁迅却是例外者,是少数的清醒者之一,虽然他明白仅仅靠少数人的呐喊是难以唤醒沉睡的国民的,但它仍旧没有放弃呐喊,拿起手中的笔,用凝重而充满战斗力的黑色刺激国民的心,宣告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渲染出一种恐怖、阴森的吃人社会氛围。“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黑漆漆、黑沉沉都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近代中国人,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漆漆、黑沉沉的社会里,看不到光亮,少数一些有勇气,愿意举起火把冲破黑暗的人,却被人们看做是“疯子”“发了疯了”,这样的社会氛围,压得鲁迅喘不过气来。同样,在《药》的一开篇,鲁迅也对灰暗的社会进行了入木的刻画:“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后半夜往往是最寂静、最让人害怕的时间段,虽然鲁迅没有直接用“黑暗”一类的词语来形容,但读者通过“后半夜”一词便可读出隐含的黑暗。而在黑暗的后半夜,可以带来一丝微弱光线的月亮也下去了,象征光明的太阳也没有出来,这样的情况下,所以让黑暗更黑暗。“什么都睡着了”更是当时人们的写照,趁着“后半夜”的背景,似乎还可以听到他们的呼吸声,背后也隐藏着鲁迅内心深深的哀叹。一句简单的环境描写,就把整篇文章的基调定在暗色,预示着悲剧的结尾,同时,也透露出鲁迅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和悲哀。
除了用“黑色”渲染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还喜欢在小说中用黑色类词语来描绘或者替代那些麻木、愚昧、昏睡中的人们。“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鲁迅这样形容后来的孔乙己。孔乙己最开始登场的时候,脸色是“青白”的,到后来,脸上就笼了一层灰色,到最后,脸上就变成黑色了。这样一个细微的颜色变化,却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同时,黑色的脸也预示了孔乙己的死亡,震慑了读者的心,体现了鲁迅对孔乙己的同情和愤恨。在《药》里,与华老栓做交易的人,也是黑色的,“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浑身黑色”代表着这个人的邪恶,善良、阳光的人,绝不会以浑身黑色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眼光像两把刀,更是写出了这个人的凶狠。鲁迅用“浑身黑色”和“刀子似的”眼光把这个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但也宣泄了鲁迅对这类不但不醒悟,还要加害同胞的人的愤怒。对于落魄的知识分子,鲁迅也用黑色对他们进行了描绘,诉说了他们的不幸。魏连殳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浓黑的眉毛下,是黑色的眼睛,而眼睛又躲在黑气里,这样一来,整个脸庞都被黑暗笼罩,不是满脸都写着不幸么?
鲁迅对黑色的偏爱,除了对当时社会的影射之外,还有他自身经历和性格的原因。鲁迅的童年经历了家道中落,经历父亲暴病,从小就尝到了苦难的滋味,看透了人心的险恶和冷漠,正如他自己所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6]。童年在鲁迅的记忆中便被抹成了黑色。在鲁迅之后短暂的人生中,鲁迅不断受到别人的攻击,甚至连自己的学生、朋友也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更是看透了人心。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兄弟失和,与周作人分道扬镳,这一事件,让鲁迅的精神严重受创。不幸的黑色似乎遍布鲁迅的人生。但是,鲁迅没有在黑色里沉沦,反而更加坚毅,更加清醒。他不似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不能在庙堂上大展宏图,便大肆抒发自己的冤屈愤懑,或者归隐山林,不问世事,选择逃避。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活着有自己的原则,并用一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巴金在怀念鲁迅时写道:“先生始终爱憎分明,接触到原则性的问题,他绝不妥协。有些人同他接近,后来又离开了他;一些‘朋友’或‘学生’,变成了他的仇敌,但是他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7]
正是这样一个勇于解剖社会,勇于解剖自己,勇于说真话的鲁迅,才能在黑暗中看清这个社会,才能把“黑”写得如此真实。
白色在鲁迅的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甚至超过了黑色,排在颜色词语出现频率的第一位。在西方文化里,白色代表着纯洁和神圣,所以新娘出嫁的时候,都要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通常是无生气、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因而常常给人虚空、病态、绝望、漂泊的感觉。不过,与黑色相比,白色并没有绝望到无可救药,绝望之外,还透露着一点希望的光辉。这样的白色,在鲁迅的小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狂人日记》里,鲁迅这样写道“吃人”的家伙:“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白厉厉’是绍兴方言,专指牙齿白而密的样子”[8]。鲁迅用了一个叠词来形容牙齿的白,这样的白不是让人舒适的白,而是让人不寒而栗的白。白得似乎可以看见牙齿上残留的血迹。这样一个简单的颜色词,道出了封建阶级虚伪而残忍的吃人本质。在《药》里,鲁迅描写华老栓去拿人血馒头的路,也用到了白,“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在这里,黑色和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黑沉沉看不到光亮的夜里,却有一条白色的路,让人心里觉得安慰,不过这条路的白,是“灰白”的,也是暗色的,暗示着虽然看似有了出路,不过也不会有光明的结局。这里的灰白,道出了希望之外的绝望感。“青白”也是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形容词,例如,孔乙己第一次登场时,脸色就是“青白”的。青白色往往给人受尽磨难,生活凄凉,没有生气的感觉。“青白”脸色的孔乙己便从侧面抨击了封建科举制的残酷,让读者读出了孔乙己的贫寒、忧愁和无奈。“同样为没有血色的‘白’,‘苍白的长方脸’显示了吕纬甫的艰难和辛酸,‘惨白的脸’映照着夏四奶奶的悲惨与哀怨。”[9]
在鲁迅的小说里,白色除了象征不幸,偶尔也会透露出希望。这也是鲁迅小说独特的所在。抨击黑暗、讽刺社会、抒写苦难在“五四”时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但许多作者却只是把社会的黑暗渲染到极致,黑得看不到边,也找不到出路。鲁迅在抒写社会黑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寻找光明的出路,寻求解决的办法。看鲁迅的小说,会感到压抑,不过,也会看到希望的光芒。在《明天》里,希望的曙光照进了鲁迅的心中,“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长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与之前提到的“白厉厉”“青白”“苍白”等凄凉恐怖的白不一样,“银白色”是让人舒心的颜色。“银白色的曙光”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让单四嫂子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这希望太过单薄,最终也逃不过毁灭的宿命。宝儿终于还是死了,单四嫂子燃起的希望随之也被无情的浇灭。这样的一起一落,强烈的对比,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庸医、神汉,也表达了鲁迅对愚昧人民的无奈。
中国的传统创作中讲究“留白”,意在给作者和欣赏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拓宽思路。除此之外,“留白”也能让人从浮躁中沉静下来,细细去体会其中的滋味。鲁迅就是一个懂得“留白”妙趣的作家,对于任何事物,他都不会急于下定论,而是要想一想,看一看,看到外表之下的真相后,再下定论。而这个想一想的过程,往往又是孤独的,当其他人都热衷于某件事的时候,只有鲁迅在原地彷徨着。当鲁迅看清本质,为自己追求的真理振臂呐喊的时候,却发现其他的人都被表象蒙蔽了,自己反而不被理解,无人理睬,于是越来越寂寞。正如鲁迅自己所所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所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10]鲁迅小说中的白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鲁迅心中的寂寞。
四
黑色与白色,两种极端的色彩,构成了鲁迅小说的主要色调,不仅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充分体现出鲁迅的精神品格和心理历程。黑白两色,相互对峙,也共同凝聚和扩张了小说着小说的主题,为小说渲染了一种独特的情绪背景,表现出浓烈的艺术氛围,彰显了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个人魅力。
从这样独特的色彩结构中,可感受到了鲁迅内心世界的挣扎与苦闷,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的深刻和忧思。
[1]金玲. 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J]. 鲁迅研究月刊, 2005(9):30.
[2]鲁迅. 鲁迅全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618.
[3]钱理群. 鲁迅作品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7.
[4]陈鲁芳. “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论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意象[J]. 名作欣赏, 2010(11):59.
[5][6] [10]鲁迅.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15.
[7]巴金. 随想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01.
[8]倪大白. 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6.
[9]杨晓黎. 鲁迅小说的颜色词语论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6.
(责任编辑陈平生)
2014-09-12
梁爽(1991-),女,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I 210.97
A
1673-4580(2014)04-0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