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价值自信的根基*

2014-04-17 02:47:53张文树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核心

张文树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价值自信的根基*

张文树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中国传统价值观素有自信的气度,蕴含着开启未来的思想资源,对当今的社会生活仍能够发挥其合理的规范效应: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传统价值观可以为化解市场经济道德悖论独辟蹊径。新时期,为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传统价值观教育,提高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传统价值观“走出去”,增强价值观吸引力。

中国传统价值观 主要特征 时代价值 价值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自信的气度,在其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传统价值观蕴含的民族的优秀的思想成分是我国现代文明的基础,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人类学家克罗伯也曾强调,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群已、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中取得自觉的形态。其中,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中国哲学价值论是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为主导,以功利和权力为两翼,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1]据此,我们依据一分为二的观点,尝试着总结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第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包含的人本与民本思想是弥足珍贵的。这一价值体系把肯定人的价值作为全部理论的基础,全部理论都是为确立人在宇宙间的崇高价值地位而展开的。人本价值主张人自身是价值之源和价值本身,不以神和物为价值之源。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中国精神时,引用了西方人Derk Bodde的观点,“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2]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演变的基点始终是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位。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指出:“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又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霸形》)。这里包含着人是政治的根本、霸业的根本、君主统治的根本。当然,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此后,儒家积极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的封建统治的价值准则。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施博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孟子更是把人的地位放在首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水能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主张“礼以顺民心为本” (《荀子·大略》)。在专制统治和君权至上的时代,能把民众放在首要的位子,无疑是远见卓识意义不凡的。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应该拨开其阶级迷雾,汲取其思想精华。

第二,诚实守信和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着重要地位。儒家尤重诚信,把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倡导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并把守信作为君子追求的五种美德(恭宽信敏惠)之一。引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原则是以义统利的价值追求。义利关系是传统道德的核心,纵观中国思想发展史,虽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有分歧和争议,但重义轻利、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处于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儒家思想就把“义”放在首要位置并赋予其至高的精神价值。孔子把“义”看做正人君子的本质和禀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坚持“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的价值取向。孟子把义具体化,强调仁义并举,“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之上》)仁是原则和根本,义是途径和手段。荀子则把“义”和“利”统一起来,强调道德和物质利益的一致性,曰:“义与利者,人之皆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大略》)又曰:“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此外,传统价值观中并不反对获利本身或利益的大小多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但如果“不义而富,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其实,君子之道强调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不仅要合理而且要合乎“义”的原则。同时中国古代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文中子·魏相篇》)。

第三,“整体至上”的主导价值观和“大同”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主观念,似乎可以概括为“整体至上”或曰“整体主义”,基本特点就是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其他价值观念(子观念、次观念)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由它派生出来的。[3]“整体至上”的主导价值观,在历史观上,突出群体(整体)价值,个体从属于群体,其价值也从属于群体价值,强调家国同构,宗法一体;在自然观上,主张“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天道之中包含人道,在人生境界上,传统价值崇尚“和为贵”、“和为美”,追求至善的君子人格,如《大学》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社会理想上表现为“大同”的价值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践行路径将个人的生命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理想内在的统一起来。概括地说,中国人心目中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构想往往不是社会制度层面上,更多的是关于社会道德发展、价值导向的规划,蕴含着民主、公平、平等、诚信、和谐的价值取向。“大同”理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成为仁人志士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理想。[4]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历经磨难而经久不衰,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蕴含着开启未来的思想资源,对当今的社会生活仍能够发挥其合理的规范效应。这种悠久、灿烂、包容的价值观正是我们党对自身价值充满高度自信的基础。

(一)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5]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的问题,应该不仅着眼于当今所存在的、所发生的一切,同时应当找寻现实与传统的联结,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有益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传统价值观思想自然的、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导向以及价值准则,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性和广泛的民族认同感,这正是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对接,具有相同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主要体现在传统价值观之中。

(二)传统价值观可以为化解市场经济道德悖论独辟蹊径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实践所证实了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但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存在一种道德悖论——既排斥道德又需要道德。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导致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非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人们遵守市场规则、进行道德自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道德素质普遍提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建设“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6]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既排斥道德又要求道德的道德悖论,这就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传统价值准则有利于党员干部经受市场的考验。中国传统价值观把价值归于人本身是对价值本质的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要求把个人独立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诸如“仁爱礼让”、“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貌和思想品质,“居仁由义”、“舍生取义”的大丈夫人格,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民贵君轻”,“得其民而得天下”的民本观念,“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百姓情怀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之德”,与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前赴后继的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当前,党的领导干部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诱惑和考验,念好权力约束的“紧箍咒”,可以从传统的君子之德中,获得精神鼓舞的正能量,培养浩然正气。

第二,传统价值取向有利于构建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经济转制的时代,导致一些人在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方面陷入了迷茫,出现了思想混乱、道德缺失、荣辱颠倒等不良现象。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向来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或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诚实守信和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增强我们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的抗体,增强在各种物质诱惑中的免疫机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配套的,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遵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三,传统价值追求有利于更好地治理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整体至上”的主导价值观和“大同”的价值追求,虽有忽视个体的价值和独立性的不足,但在价值追求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民族利益。无疑,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价值追求弥足珍贵。其一,强调家国同构的观念,崇德向善的精神,对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正确处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时,任何抹煞个体价值,只把个体看作整体的附庸的价值观不可取;反之,片面高扬个体,以个体价值颠覆社会整体价值的自由主义也不可取。其二,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彰显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形象,应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之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特别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克服当前生态破坏之工业文明弊端,能把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辩证统一起来,使人与“宇宙—自然协同共在”。其三,能有效避免市场经济全方位渗入社会生活、更好地治理社会。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党提出在推进市场经济中实现法治与德治并举,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以德治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认真继承并进一步用好的文化软实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价值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认定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导向等持有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凝聚功能与社会创新功能。新时期,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求善的哲学,有过辉煌的科技成就,更有“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也要重文化和价值观传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一)推进传统价值观教育,提高价值认同

改革开放30几年来,中国确实在很多方面取得进步,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在练就“肌肉”时,人们内心里却在彷徨和苦闷,既怀疑自己,也怀疑体制,甚至全盘西化派、文化虚无主义一度甚嚣尘上。总而言之,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自己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自己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自己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要通过开展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以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全民合力,为全体人民一起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着力推进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出于对国家主流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可而生成的一种对国家的特殊认知和情感归属。中国传统价值观包含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基础的价值定位,蕴涵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通过传统价值观丰富“家国情怀”思想教育,才能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其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社会关爱教育,无疑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个人与社会、道义与功利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由市场经济诱发出来的以功利主义为导向的消极价值观对人们的侵蚀。通过中国传统社会关爱教育,有利于积极引导人民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有利于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其三,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人格扭曲现象,向人们提出了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即市场经济呼唤健全的人格。儒家思想主张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修养观,提倡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对于当前市场经济下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公民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职业道德观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人格修养教育,有利于积极引导广大人民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7]

(二)促进传统价值观“走出去”,增强价值观吸引力

中华民族与文化在世界上延续了几千年,当然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系统。多维厚重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超越了西方单向度、平面化的启蒙理性与功利主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比如,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注重从整体把握事物,注重事务的结构、功能和联系,这对研究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冲突和挑战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以和为贵”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思想,是已经被西方有眼光的思想家所肯定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当今时代,全球竞争在继资源竞争、资本竞争之后,进一步演变为文化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为了维护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安全,并进而维护文化的安全,除了要继续大力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还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扩大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强调核心价值观“走出去”就是强调中华传统价值观思想同西方价值观思想正面地交流、对话、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人们对民族价值观的认同意识和价值观自信。这就需要对传统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努力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让他们能够从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中感受中国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此外,我们还要从文明古国的光环中走出来,着眼于今天新的创造、新的辉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

总之,中国文化具有内在自我的独特精神,有很强的包容融合、吸取消化并进而同化不同文化的能力。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是对外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前提。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实施国家软实力战略的根本,不断增强价值观自觉、自信、自强;善于从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中丰富世界通行的价值概念,纠正片面和偏见;善于研究价值观传播规律和创新价值观传播方法,提高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8.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147.

[4]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6]叶小文.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4-04-17.

[7]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4-02-11.

(责任编辑陈平生)

校级课研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关系研究》(编号SK201301)成果之一。

2014-10-11

张文树(1975-),男,哲学硕士,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哲学。

B 222

A

1673-4580(2014)04-0058-(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