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思想政治课应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途径

2014-04-17 02:07
教育观察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中职情感教育

王 平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01)

伴随互联网使用所形成的网络亚文化,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庸俗现象正在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渠道向校园渗透,侵蚀着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对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直接的负面影响,导致不良后果。

一、应对及化解的途径

(一)课堂内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给学生讲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讲清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网络不良信息的类型,让学生对网络信息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识别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适当的性教育、道德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情感沟通,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能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欲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加强对中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西方一些腐朽思想、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侵蚀,自觉抵制不健康思潮的精神污染。这可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构筑一道绿色屏障。

(二)课堂外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有益之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网上学习、查询资料、心理咨询、网上论坛、网上团校、网上热线、网页制作、网络主题班会、网络校园文化节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制订不同时期的活动主题,以集体活动、小组分工、个人承担来代替无目的、无组织的个人网上行为,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应对及化解的方法

(一)践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网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教师来说同样也是新事物。要做好学生健康上网的引导工作,教师本身必须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使用网络,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适应学生、适应网络、适应社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认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诸多优势,比如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交互性、资料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注重发挥它的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协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游戏等功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努力为学生服务。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增强自我“免疫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于一部分中职生的道德观念、政治观念混乱,是非善恶不分,盲目崇拜影视作品中的“大侠”“英雄”甚至反面人物,带着心理盲区和好奇心理来看待网络世界中出现的种种不良信息,这样就难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鉴于以上原因,中职生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显得甚为必要。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是中职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强大内驱力。中职生在网络遨游时要掌握上网的道德标准和要求,以此来检查、分析、评判自我,以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自尊心、健康的求知欲来克服不良思想倾向,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三)利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培养和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素质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以学生自评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以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以及教师总评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多元化评价,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形成课堂认真、课后努力的学习氛围,以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来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四)全面分析学生上网,对症下药,引导学生上网

学生上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打发时间,排解无聊的需要,比如用QQ、微信聊天等。学生进入职校后,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枷锁,学习压力骤然减少,无所事事,充沛的精力无处发泄。二是游戏娱乐的需要。网络游戏正迎合了学生心理,每闯一关都及时给予学生能力的肯定,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三是求知的需要。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收看新闻、了解时事、查阅资料等。所以教师不必将网络当作洪水猛兽,“一棍子打死”。教师要弯下身子多与学生交流,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肯定的方式赞扬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尊重和被重视,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上网。

(五)借助网络,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本世纪的时代特征,它的出现导致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此形势下,中职生上网聊天、交友、娱乐、查寻资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与此同时,网络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丰富和改变着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网络为教师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知识大门。正因如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和选择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如一些大学、机构开设的慕课、微课等。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好的网站介绍给学生,如江阴终身学习网等,让学生投入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

(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支持学生的主动性

在网络世界里,不同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习俗的人,都能自由穿梭。面对充满诱惑力的网络世界,学校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锻炼自我、增强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帮助他们解决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建立一套价值判断标准和参照体系,对各种思潮和时尚做出选择与判断。另一方面,对于中职生网络失德行为,教育者不能简单地给予惩罚或制止,要明白这是他们在表现主动性。教师应尽量想办法让学生继续表现主动性,支持他们的主动性,但同时要让学生知晓网络失德行为的危害,能对社会主流的道德观作出正确的评判。

(七)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增加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对周围现实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人的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认知。反之,积极、欢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并从中唤起积极的认识。教师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认识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教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畏缩时,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

(八)通过说服教育法,提高中职生抵制诱惑的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团队会、讲演会、报告会和教师耐心谈话等形式,不失时宜地引导中职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能达到的知识水平,注意培养自己的性格和修养。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不断修正自己,调整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所谓“言传身教”“身正示范”。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九)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教师要充分发挥企业、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使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这样,中职生在面对网络问题时,也就能很好把握、游刃有余。

(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中职生从网络走进现实

新一代的青少年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社会交往能力差,容易封闭自己,导致学生到网络中去寻求精神依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红五月”“爱心义卖”“校园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等,引导中职生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建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协助的关系,以团体的力量、活动的魅力、个人的展示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体会活动的愉悦,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网络时代下,当代中职生的健康发展及其政治社会化路径的正确选择,都有待于中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引领和指导。网络时代给中职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新舞台、新渠道。中职校应充分占领这块阵地,活跃这个舞台,利用这个渠道,抓住这个机遇,迎接这个挑战。

[1] 向坤,奚建武.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

[2] 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美〕理查德· 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中职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