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莲梅
(忻州市第十一中学图书馆,山西忻州034000)
开放的数字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图书馆不再是资源获取的唯一途径,纸质文献也不再是使用资源的唯一方式。作为资源中心,图书馆的资源来源与形式呈多样化形态;作为文献服务中心,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推送服务、个性化服务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危机不仅是资源中心唯一性受到冲击,它的服务功能也受到冲击。在开放网络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价值的是开放存取与科学交流。建立开放存取机构库,并推进基于此的科学交流是图书馆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布达佩斯宣言》对开放存取的定义是:“对某文献的开放存取即意昧着它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搜索、超链接,也允许用户将其编辑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获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惟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惟一作用应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被正确接受和引用。”开放存取既是一种出版方式,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目前,开放存取主要有公共开放存取期刊与机构自建开放存取知识库两种形式。开放存取平台是其中更社会化的一种方式。自从2002年开放存取被研究人员引入我国后,对它的实践就蓬勃开展起来,各类开放存取集成检索平台发展迅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SOCOLAR等是国内较有名气的几个平台。
科学交流最早称作情报交流或信息交流。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科学家的个人交谈和交换书信是科学交流的主要方法。直到17世纪印刷术在西方的传播,使得通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成为科学交流的主要形式。随着Web技术的应用,科学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个人主页或网站、博客、开放存取仓储等都成为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开放存取仓储是网络条件下正式科学交流的主要平台。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交流呈现出新型特点。一是科研合作全球化。据SCI数据库统计,2010年收录的中国论文(含港澳地区)中,国际合著论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2.1%。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的合作伙伴涉及105个国家(地区)。二是研究领域交叉化。随着研究者探索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涌现出许多交叉学科。由于学者自身的知识有限,必须加大与其他学科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普遍。三是交流模式的网络化。随着新的出版模式与社会化网络工具的出现与发展,研究者发布和获取信息有了多途径的选择。比如选择OA、预印本系统或自存档等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者除了通过传统学术期刊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电子期刊、学术博客、论坛、微博等方便地进行在线评论和交流。如何建立一个更好地服务于研究者的信息交流模式,创造出一个“共享、重组、再造”的新型信息交流平台,是适应科学交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放存取就是满足这种“汇集科研核心资源,构建动态科研联盟,激发新思想”功能的科学交流服务新模式的平台。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时,需要各类型科研资源,如数据、工具、参考资料等,开放存取平台应根据不同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将网络中高质量的科研资源汇聚到该网站平台下,便于用户的获取;帮助科研者寻找、发现科研合作伙伴,为建立动态科研合作联盟提供基础;创建开放式的交流平台,依托于微博、博客、WIKI等技术工具,让学者之间进行思想观点的共享、共鸣和质疑[1],以提高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术交流等活动达到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阮冈纲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对图书馆员职业、图书馆功能最简明也最精准的表述。它表述了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并以“生长着的有机体”对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做了开放性前景预测。但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前的很长时间里,图书馆主要是以保存功能为己任的。“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这一时期最多的表述。在计算机与网络出现后的较长时间里,图书馆以改变工作方式为工作重点,技术部在图书馆内的产生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此时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功能开始真正转向为读者服务,这一时期的工作目的更多地强调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途径,是一种单向交流方式。网络发展到Web2.0以后,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功能以新形式又重被重视。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中,虽然资源载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定律中描述的“书”,但这不影响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基本理念,只是形式随着技术发展发生了变化,即以促进基于开放存取的科学交流为其主要服务内容。
在Web2.0环境下,开放获取科学交流模式形成了一种网状互动的结构,许多学术观点的形成已不再是某个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而是不同科研人员通过互动、评议等思想碰撞而产生的知识创新成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术信息交流发起者与接收者的角色不断转换,学术信息与学术观点相互交流并得到反馈,实现知识创新与传播,从而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对目前七个具代表性的国际知名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和开放仓储网络平台研究表明,各平台在期刊资源整合,即共享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在平台的增值功能,即重组与再造方面,多数平台都没有提供。学者对以上七个平台的“用户互动”功能进行统计,结果均为“无”。[2]也就是说,它们更多地体现出版功能,在为用户提供科学交流方面贡献度不高。而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碰撞,进而实现创新。如何深入挖掘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服务功能,构建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的新模式,就成为这些开放存取平台功能全面深入发挥的关键所在。
开放存取平台要促进科学交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可以分析并整理研究人员文件,协助其更好地管理信息,帮助研究者将信息资料从模拟转变为数字格式;二是可以评估学术工作实力并发现学科专家;三是可以帮助公众从学术专家群体中获取答案;四是可以促进不同研究人员群体之间的动态科研协作。其中促进动态科研协作是考量开放存取平台是否能促进科学交流的重要指标。
作为开放存取机构库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图书馆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各图书馆至少建立了区域内机构知识库,如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生论文库、本校教师学术资源库等。如何深入挖掘这些知识库的功能,构建基于此的科学交流系统,是各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
开放获取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交流模式。代表性的有魏林提出的基于期刊的科学交流过程模型[3];有刘锦宏提出的开放获取学术交流模式[4],同时,学者们对基于网络论坛和其他开放数字环境下的科学交流模式进行了具体研究[5][6]。研究者达成的共识是,开放获取学术交流包含“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碰撞和知识创新”四个阶段,同时它也是一个创新的循环过程,习惯上称为“CSII循环”,即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碰撞、知识创新。其中知识创造(Creation)是科学交流的起点,作者将其成果通过开放获取出版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Share),学术共同体通过相互间的知识碰撞(Impact)而产生知识创新(Innovation)。从本质上说,开放获取科学交流模式是一个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动态螺旋演化过程[4]。开放获取科学交流模式包括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受众与反馈五大要素,它与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区别主要在形式上。开放获取环境下科学交流的传播渠道与反馈渠道形式多样、及时、直接,更有利于知识共享与碰撞,从而更容易激发知识创新。
目前,各图书馆建成的机构知识库以资源集成为主要目标,集成了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相关资源。但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开发深度还有很大空间。
3.2.1 构建知识节点图 知识节点图是由知识资源中的知识元形成的网状结构。它的功能类似于头脑风暴法。通过阅读知识节点图,用户的思维被发散性激活,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建设的大部分机构知识库在对资源的标引上还没有做到相当深度,这就很难建立起知识节点图。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知识标引的传统优势,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构建知识节点图。
3.2.2 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个性化服务以为用户提供个人专属的文件管理服务为主。主要包括依据用户要求定期向其自动推送专业出版物信息、专业期刊、专业新闻、用户关注的相关研究者动态等信息。并且通过对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分析,向用户主动推送他所关注的学科领域的其他信息。
3.2.3 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基于总库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功能是文献研读、知识发现与协同学习。它为用户提供的标注、评论等功能,会启发后来者知道、发现问题,促进共享与碰撞。
现代信息与知识组织的基本原理都来源于传统图书馆学,透过技术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新环境下图书馆不仅可以走出困境,求得生存,而且可以发展得更好。在开放获取环境下如何促进科学交流,是图书馆功能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建设机构知识库,实现资源深度揭示,将成为促进开放获取环境下科学交流的基础工作,这也是新时代图书馆价值所在。
[1]陈士俊,夏 青,李 凯.学术交流中的知识转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9-32.
[2]江惜春.开放存取集成平台的分析及评价[J].现代情报,2011(5):158-161.
[3]魏 林,万 猛,金学慧.开放存取式科学交流系统模型研究[M].出版科学,2011(5):79-85.
[4]刘锦宏,李思洁,徐丽芳.开放获取学术交流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3):83 -85.
[5]常 红.基于网络论坛的学术交流模式探讨[J].现代情报,2005(6):6 -8.
[6]毛文龙,张建云.学术网站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式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9(1):4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