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2014-04-17 00:04姚庆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堂正殿遗迹

姚庆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试析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姚庆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含经堂遗址坐落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曾作为乾隆皇帝“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是长春园内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且为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保护展示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的正式修建是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始的。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历代王朝在北京建都时,都将这一带选作修建园林宫苑的绝佳地带。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组成,史称“圆明三园”,其平面布局呈“品”字形结构,总占地面积为3 500多万平方米。长春园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是宫门区、中心区、外环景区和西洋楼区,含经堂遗址便坐落在长春园的中心区。含经堂遗址建成于乾隆十年(1745年)至三十五年(1770年),占地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建筑基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含经堂遗址是长春园中心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群,它曾是乾隆皇帝“归政娱老”之地,据史料记载,自含经堂遗址建成后,乾隆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此处度过。因此含经堂建筑群代表了皇家园林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清代皇家建筑的工艺和技术有重要的展示意义。

一、含经堂遗址概况

(一)历史沿革

含经堂遗址位于长春园中心区的中央大岛上,四面环水,风景秀丽。遗址南北总长300余米,东西总宽200米左右,北邻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东接玉玲珑馆遗址,南连长春桥和澹怀堂遗址,西与海岳开襟和思永斋隔湖相望[1]。现以时间为顺序将含经堂遗址的历史发展做简要梳理:

乾隆十年至三十五年(1745~1770年),含经堂遗址作为中心区规模最大的建筑群组建成。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将含经堂遗址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再次洗劫了含经堂遗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含经堂遗址又遭到了北洋军阀、封建官僚的洗劫,他们将遗址内的建筑构件、木料、石料等尽数贩卖。

民国时期,为了营建北京城内的部分建筑建筑单位也就近取材,从遗址内运走了大量原料;此外部分当地百姓也从遗址内偷运材料以赚取利润,这些举措从不同程度上对含经堂遗址造成了破坏。

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先后三次下达批示,力求保护圆明园遗址。1950年,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可以修复”[2]。

为了更好地保护圆明园遗址,1976年成立了圆明园管理处。

1979年8月,圆明园遗址被批准为北京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经国务院审批,圆明园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29日和2001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分别批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明确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方向。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含经堂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

(二)面临的问题

由于含经堂遗址先后两次遭到大规模的劫掠,以及近现代社会人为的破坏,使得含经堂遗址在保护之前变得破烂不堪,呈现荒芜衰败的景象,根本辨别不出遗址的原有面貌。因此笔者认为对含经堂遗址所面临的问题作简要分析是有必要的,现简述如下:

1.含经堂遗址的原本面貌辨别不清。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冲刷,含经堂遗址的大部分地基被近现代垃圾和杂草所覆盖;尽管我们可以参考样式雷图档中的含经堂遗址式样,但是图档所记录的内容与现状不完全吻合,辨认难度加大;含经堂遗址内散落有大量的建筑构件,但是均已损坏,构件归位难度很大;含经堂遗址的山形水系已被完全破坏,恢复难度加大,亦缺乏历史文献的详细记载。

2.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的分歧。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先后出现了“开发论”“重建论”“废墟论”“公园论”和“遗址论”,这些理念在当时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含经堂遗址的保护,最适合的是将其整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对含经堂遗址进行保护、展示,使其同时成立警示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含经堂遗址的法律保护体系需要健全。在遗址保护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保护,因此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要加强立法,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含经堂遗址保护在某些方面缺少专业人才和保护资金。含经堂遗址要进行定期、科学的检查,对遗址由于风化等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破坏,要及时进行补救和预防,因此这就需要先进的化学保护技术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

二、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掘

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含经堂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含经堂遗址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周围砌筑宫墙,中轴线贯穿遗址南北。含经堂遗址的大体布局是以含经堂与淳化轩之间的假山为分界线,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建筑区布局严整、壮观,北部建筑区略显自然、灵活;再按照中轴线的布局,将南、北两部分又分为左、中、右三路,将含经堂建筑群组周围的其他遗迹亦归为一类。现对含经堂的遗址规模作简要叙述:

1.南部建筑区包括广场遗迹、宫门遗迹、含经堂院落遗迹(影壁门遗迹、甬道遗迹、含经堂正殿遗迹、东西配殿遗迹、霞翥楼遗迹、梵香楼遗迹、回廊遗迹、垂花门遗迹、宫墙遗迹)。

2.北部建筑区包括中路建筑遗迹(淳化轩月台前太湖石假山遗迹、淳化轩遗迹、蕴真斋遗迹、北院门遗迹、得胜概敞厅遗迹)、东路建筑遗迹(渊映斋遗迹、扮戏房与“乐奏钧天”戏台遗迹、“神心妙达”看戏殿遗迹、买卖街遗迹)、西路建筑遗迹(涵光室遗迹、三友轩及叠石假山遗迹、静莲斋遗迹、理心楼遗迹、待月楼遗迹、澄波夕照敞厅遗迹)、北区宫墙遗迹。

3.含经堂建筑群组周围其他遗迹包括值房遗迹、库房遗迹、井亭遗迹、明漪潇照遗迹、云容水态敞厅遗迹、静缘亭遗迹等。

三、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一)保护原则

目前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理念有多种设想,但其核心理念均是始终围绕古建筑维修的“四原则”而进行的。“四原则”是指: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旧如旧”的理念[3]。根据“四原则”对含经堂遗址进行保护是切合实际的,既保护了含经堂遗址的现有状况,不对其进行任意的改变,同时也保护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遗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的方针。“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3]。综上所述,对于含经堂遗址的保护原则要始终保持以遗址的价值为中心,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而肆意改变,只有始终坚持“四原则”,以保护为主,这样才能将含经堂遗址的价值延续下去。

(二)保护路线

含经堂遗址的保护路线问题要围绕其保护原则进行,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现结合含经堂遗址分析其保护路线的理念,现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1.对含经堂遗址的价值评估

(1)文物价值。含经堂遗址自近代以来未对其进行过重建,保留原有状态,具有保存价值。从其规模上可以看出,其布局规整,具有认知价值。

(2)社会价值。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焚烧的痕迹,证实了“火烧圆明园”的残暴行为,有惊醒国民的价值。含经堂建筑群组布局严整、壮观、恢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审美价值。作为清代皇家园林,其建筑形式和规格均体现了盛世帝国的雄风,其建筑艺术水平在当时世界上是一流的。

2.以评估揭露决定理念导向

(1)“四可”标准。可逆、可读、可看、可识别[4]。

(2)“四个”关系。残而不败、整而不齐、通而不畅、美而不华[4]。

(3)“四不”设计。不能因为考虑含经堂遗址的地形地貌而改变原有建筑形式;不能因为照顾其展示功能,在含经堂遗址内建造服务性设施;不能因为考虑含经堂遗址的建筑结构问题,而用水泥替换木作;不能因为考虑现代社会的审美因素,而用现代的建造理念去改变含经堂遗址的原貌。

四、保护展示——以含经堂正殿遗址为例

含经堂遗址作为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在实施保护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保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要明确含经堂遗址的占地范围、面积和保护类别。第二,在对含经堂遗址进行保护之前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典籍,将史书的记载与实际的遗址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前提下再进行考古勘探和保护。第三,对含经堂遗址设计保护方案,要确保方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第四,含经堂遗址的保护工作要与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同时进行,做到发掘一处,保护一处,避免二次发掘所造成的破坏。

含经堂正殿基址位于含经堂遗址的南部建筑区含经堂院落遗迹内。据史料记载,含经堂正殿为两层面阔七间的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大殿,是整个含经堂遗址的中心建筑。在此次保护过程中,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保护,分别是正殿基址,南、北台阶基础,东、西两端的连地炕。现逐一分述:

经测量发现,含经堂正殿地基长度为25.8米,宽度为8米,其水平高度比地平面高0.55米。正殿基址地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度为31米,南北宽度为? 13.2米,高度为2.15米。通过考古发掘可知,正殿的地基结构分别由五层夯筑而成:第一层为三合土;第二层为夯土;第三层为三合土夯实;第四层为红色岩石;第五层为柏木桩夯实生土。正殿地面所铺设的青砖由于大火焚烧,已经迸裂,在此处没有发现柱础和柱础坑的痕迹。在正殿周围,筑有散水设施,它以三合土为地基,以青砖铺砌,经测量,散水宽度为1米。根据现有的发掘材料,对正殿基址表面进行清理、覆盖,并在特殊的部分作以青砖或表面涂抹红漆作为标记。要确保遗址原有的状态,做到遗址保护的真实性。

考古发掘发现,正殿的南、北两侧均有台阶遗迹。南台阶基础为灰土,长度为4.5米,宽度为2.7米,台阶两侧设有散水,面宽0.75米。北台阶遗有灰土、部分青砖和散水遗迹,台阶基础长度为11.76米,宽度为2.84米,散水宽度为0.72米。其中在北台阶的左右两面,还发现了圆形花盆底座,经测量,内沿长度为0.84厘米,外沿长度为34厘米,高度为12厘米。根据所发现的材料,首先将南、北台阶基础、散水基础、花盆底座清理出来,对其进行分类保护,将发掘出的青砖复原保护,进行原样覆盖,设置标志。

在正殿东、西两侧,发掘出连地炕。西侧连地炕位于正殿西端,残存长度为5.7米,宽度为3.97米,炉膛呈圆形,半径为0.3米,立面高度4.8米,两侧各有6根烟道,长度为1.16米,宽度为0.22米。东侧的连地炕位于正殿东端,炉膛已破坏。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将两处连地坑进行覆盖保护。

综上所述,通过对含经堂正殿基址保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要始终围绕古建筑保护“四原则”进行,做到遗址保护的真实性、科学性。

五、小结

在遗址保护的大背景下,含经堂遗址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作为清代著名的皇家建筑,在当时享誉世界,自火烧圆明园之后,这里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了当时富丽堂皇的面貌。含经堂遗址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含经堂遗址的保护既可以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也可以将其作为警醒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笔者认为含经堂遗址的保护要与展示相结合,把握好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将含经堂遗址的潜在价值发掘出来,这样才能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发展和延续。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长春园含经堂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宋庆龄等1583人.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M]//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委会.圆明园第一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陶刚,申佐军.大遗址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就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而谈[J].北方文物,2006(1):103-107.

[4]王世仁,李彦成.2003—2004年圆明园遗址保护概述[G]//金磊.2002~2012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Analysis of Preservation Concept of Tripataka Hall of Yuanmingyuan Ruins

YAO Qing

Tripataka Hall Ruins is located in the Changchun Garden of Yuanmingyuan,where Emperor Qian Long spent his remaining days happily as an important place.Changchun Garden is also the largest buildings,which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social values.In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preservation,the preservation not only inherits Chinese building culture,but provides rich scientific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building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reservation needs to start from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concept.

Yuanmingyuan;Changchun Garden;Tripataka Hall ruins;preservation concept;preservation display

K24

A

1673-1808(2014)01-0076-03

(编辑 郭继荣)

2013-11-13

姚庆(1987-),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考古与大遗址保护。

猜你喜欢
经堂正殿遗迹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日本新天皇即位将“恩赦”55万犯人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做了即完成
做了即完成
方外观遗迹旧照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现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经堂教育存在问题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