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睡眠障碍的调查分析

2014-04-17 15:27:29吕金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测查青年人障碍

吕金珠

中青年睡眠障碍的调查分析

吕金珠

目的 调查中青年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 分析影响因素, 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225名来本院失眠门诊就诊的中青年患者进行调查问卷,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结果225名中青年患者中有194例(86.2%)存在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与不良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 抑郁、焦虑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有关。 结论 需要全社会、学校及家长给予中青年更多的理解与关心, 加强中青年的心理辅导及素质教育, 对于中青年要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关注和防范、干预。

中青年;睡眠障碍;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 目前对睡眠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诉和患者自身对睡眠时间的评估[1]。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失眠症的患病率很高, 据调查显示成年人出现失眠症的比例高达35%[2]。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 严重者合并焦虑, 强迫和抑郁等。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但大量研究表明其影响因素有:心理因素,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现将自2009年07月~2013年07月来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二科失眠门诊测查的225名中青年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225例, 其中男84例, 女110例, 年龄18~28岁, 平均年龄是24.5岁, 失眠发生时间3个月~数年不等, 225例中小学文化程度9例, 初中文化程度27例, 高中文化21例, 中专文化14例, 大专文化42例, 本科以上81例。225例测查对象均为意识清醒, 具有一定阅读和理解能力,能配合测查的中青年人。

1. 2 方法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3]。PSQI是由19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个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构成,由0~3分的7个因子, 累积各因子成分得分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 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本研究中失眠阳性判定标准为总分>7分。

2 结果

225例测查结果中有睡眠障碍的194例, 发病率为86.2%;男性84例(37.3%), 女性110例(56.7%)。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占比例如下:小学、初中36例(19%), 高中、中专35例(18%), 大专42例(21%), 本科81例(42%)。

3 原因分析

3. 1 躯体化因素 许多躯体性疾病可伴随着失眠症状, 如:心脏病、肾病、肿瘤、肺结核、哮喘病、溃疡病、关节炎、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种疼痛等均可引起失眠, 或因疾病严重而影响随眠, 随着疾病好转, 失眠症状有所减轻。

3. 2 心里精神因素 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都会导致心理压力剧增, 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失恋、离异等生活打击, 未遂意愿及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 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出现大脑功能障碍而引起失眠。

3. 3 社会环境因素 升学或刚刚步入工作时, 对学习或工作环境的不适应, 学习过于紧张, 学习成绩不理想, 对从事的工作不理想或压力过大, 上级领导不满意, 自认为前途渺茫, 家庭地位、生活条件较普通, 加之自身攀比心理而造成悲观自卑心理, 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 极易在失眠症状的基础上发展为焦虑或抑郁, 而焦虑、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又极易造成入睡困难和睡眠紊乱,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3. 4 文化程度 本组内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发病率(42%)高于大专以下各组, 专家表示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压力越大, 周围强者如云, 长期刻苦学习, 工作上承担复杂而繁重的责任, 长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昼夜不分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长期不良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等,

4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被失眠所困扰,长期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尤其是中青年的人群长期睡眠障碍会给学习、工作、身心健康等造成严重损害, 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PSQI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适合我国精神科临床和睡眠质量评价的研究[4]。PSQI作为睡眠状况的定性和定量测评, 结果86.2%睡眠状况差的中青年人符合失眠诊断。中青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差异较大, 本组资料为86.2%, 但这只是来失眠门诊就诊的225名患者进行的测查分析。并不能真实反映本地区的真实发病率, 作者推断真实的发病率可能低于此结果。

中青年人的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 包括躯体、生理、心理精神及药物性等。调查结果提示, 现在19岁以上的中青年人也是睡眠障碍的主体, 抑郁、焦虑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都可能导致失眠, 特别是现在的中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 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 而在每次发生心理压力变化过程中, 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成的HPA轴左右着人的情绪, 同时控制了人的身体循环, 也就是说生活压力控制情绪影响身体。专家建议工作压力大的中青年, 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 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的生活, 发展兴趣爱好。也可吃点减压食物, 如富含硒元素的金枪鱼和大蒜也能有效减压, VitB2、VitB5和VitB6也是减压好帮手, 工作间隙可以来一杯冰咖啡, 能够很好舒缓心情。

综上所述, 面对中青年人的睡眠问题, 要通过各种心理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认识失眠, 纠正不良睡眠习惯, 重建规律、有质量的睡眠模式。①消除诱因:对于由于心理因素、不愉快情绪导致的失眠, 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认识心理刺激、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 使患者学会自行调节情绪。 ②睡眠卫生宣教:教会患者自我处理失眠的各种措施。包括:a.生活规律, 包括三餐、睡眠、工作的时间尽量固定。b.睡前2 h避免易兴奋的活动。c.白天多在户外活动, 接受太阳光照。d.用熟悉的物品或习惯帮助入睡。e.使用睡前诱导放松的方法。f.营造最佳的睡眠环境。g.镇静催眠药物的正确应用。③重建规律、有质量的睡眠模式:保证在床上的时间至少有85%~90%用于睡眠。这种方法可使轻度患者不断改善, 获得较好睡眠[5]。

[1] 刘杨华,刘诗翔.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概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7(02):143-146.

[2] 黄广文,马敏,张建华,等.长沙市两个行政区2-6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步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15(1):42-44.

[3] 苏文智,彭方,陈森福.90例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15(11):22-23.

[4] 关玲,李金梅,蔡兰萍.北京市部分离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分析.中国康复, 2006,21(3):178-179.

[5] 张艳.睡眠障碍的患者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3,5(10):18.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二科

猜你喜欢
测查青年人障碍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6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青春(2022年8期)2022-08-03 12:01:52
运用体育“运动包”开展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五项体能发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 16:59:40
基于测查数据的“旋转”教学建议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西藏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测查
西藏科技(2015年8期)2015-09-26 11:55:57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