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报》作者群的新陈代谢规律分析*

2014-04-17 08:24杨小林危自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文科技期刊学报

■杨小林 危自根 柳 畅

1)陕西省地震局,西安市水文巷4号 710068,E-mail:yang-xiaolin123@163.com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100029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100049

学术期刊是作者展示和传播自己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和媒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期刊的发展,每年在某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群中,既有初次在该刊发表论文的新作者的加入,又有已经在该刊上发表过论文的部分老作者的退出。这种新老作者更替的动态演化,就形成了期刊作者群的新陈代谢现象[1]。而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则是期刊作者个体在著述发文模式中规律性的宏观体现。因此,通过分析期刊作者群新陈代谢的现象和规律,不仅能定量了解期刊及其作者队伍的发展演化过程,还能间接反映作者的发文模式[1]。近年来,期刊作者群的新陈代谢规律已成为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地震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经过30余年的不懈发展(1979年创刊),《学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地震研究领域中颇具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之一[2-4],并被《美国地质文摘-GeoRef》、《荷兰地球物理文摘-Elsevier Geo Abstracts》和《日本科学技术文摘速报-CBSTJ》等重要的数据库或文摘所收录。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支一流的作者队伍[5],《学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除了其坚持改革和积极进取的办刊理念外,最为关键的是该刊拥有一支新陈代谢良好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他们才是支撑和推动《学报》稳健发展的力量之源。

目前,对地震类科技期刊的作者或作者群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的年龄、学历、职称、单位、地区、科研产出率、被引和合作网络分析等计量指标上[6-11]。这些计量指标只能反映作者的静态属性,而对作者群的动态演化特征却难以测度。所以,本文对《学报》作者群的新陈代谢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使读者对该刊作者群的发文模式和发展演化过程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为促进《学报》及其作者队伍的发展和建设等提供统计性的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了便于统计,在不区分作者是否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下,统计1979-2012年每位作者历年发表论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具体式样如表1所示。作为式样参考,表1仅列出了统计时间窗口内(1979-2012年),《学报》前10位高产作者历年发表论文的情况。其中,对署名为单位机构的论文按独著处理;发文元年和发文末年,分别是指在统计时间窗口内作者在《学报》上初次和最后一次发表论文所在的年份;发文时长,是指发文元年和发文末年之间的时间跨度。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所采用历时态和共时态分析方法[1,12,13],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联合剖析《学报》作者群的新陈代谢现象和规律。

表l 前l0位高产作者发表论文的时间分布

2 《学报》载文量和作者数的统计分析

经过统计,该刊在1979~2012年间共刊载研究论文2194篇(不含增刊、地震目录等),涉及作者7420人次,作者总数为3365人,历年的载文量和作者数可参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报》自创刊以来,载文规模一直比较稳定。自1997年由之前的季刊改为双月刊后,载文量的增幅不大,年均载文量保持在78篇左右。这表明,该刊在拥有相对稳定的稿源数量的同时,也会对载文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不断巩固和提升该刊的学术影响力。

表2 《学报》历年载文量和作者数等情况

《学报》每年的作者数也相对稳定,变化幅度不大(参见表2)。作者的合作度在2~4之间,说明作者间比较重视合作研究。截止到2012年,《学报》累计作者总数已达到了3365人。可见,该刊每年都能吸引高水平的新作者的加入,作者队伍的规模在不断壮大。

3 《学报》作者发文模式的分析

期刊作者群新陈代谢产生的内在机制,与作者的发文模式密切相关[1]。如果某一期刊的作者群中,作者个体普遍在该刊上发表较多的论文,且持续发表论文的时间普遍较长,新老作者更新就迟缓,那么作者群新陈代谢的速度就慢;反之,作者群的变更性就大,新陈代谢的速度就快[1]。因此,有必要对《学报》作者的发文模式,即发文时长和发文速率的概况进行初步探析。

以表1中的郑斯华为例,该作者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发表论文的年份,分别为1984年和2010年,时间跨度为27年,即郑斯华的发文时长为27年。图1展示了《学报》所有作者发文时长的分布情况,其中,图1右上角的小插图为发文时长大于1年的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发文时长为1年的作者有2141人(占作者总数的63.63%),这远多于发文时长大于1年的作者数。而在发文时长大于1年的情况下,作者的发文时长呈指数分布,如图1右上角的小插图所示。这表明,大多数作者的发文时长会比较短,而仅有极少数作者会长期在《学报》上发表论文。

图l 作者发文时长分布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具有延续性。发文时长越长,作者发表论文的总量也会越多[1]。而与之相关的,就是作者的科研产出率或者发文速率,所以还需要了解《学报》作者群发文速率的情况。作者的发文速率,是指作者平均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用统计时段内作者的发文总量除以发文时长求得[1]。经过统计,发文速率小于、等于和大于1篇/年的作者分别有990人、2232人和143人,分别约占该刊作者总人数的29.42%、66.33%和4.25%。从图2可以看出,约95%的作者的平均发文速率以0.5~1.0篇/年为主;同时,不同发文量的作者和其所对应的平均发文速率成非线性关系。这就表明,发文速率的大小对发文总量的影响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而发文时长才是关键。Huber[14]就曾指出,发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科研生涯的长度。以表1中所列的10位高产作者为例,他们的发文速率有高有低,但发文时长却都长达14~34年不等。所以,地震领域内的科技工作者只有持之以恒、不断钻研,才能在日积月累中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图2 不同发文量的作者和其所对应的平均发文速率分布

4 历时态下作者群的衰减规律

所谓历时态的研究维度,是指分析某一年在某一期刊上初次发表论文的新作者群逐年衰减的过程[1]。为了区分不同发文元年作者的身份,本文将发文元年定义为年级。在表1中,郑斯华是1984年初次在《学报》上发表论文,据此就定义其为1984级作者。所以某一年初次发表论文的新作者群,也就是某一级的作者群。

表3给出了2005级111位作者的发文情况。其中,有66位作者在2005年之后的7年内没有再发表论文,也就是说他们退出了《学报》的作者群这66位发文时长为1年的作者,占2005级作者总数的59.46%,即2005级作者群第一年(2006年)的衰减率为59.46%;第二年(2007年)又有6位作者退出,而到了2012年就仅剩4位作者还继续在该刊上发表论文。这就是2005级作者在发文后7年内的衰减过程。

表3 2005级作者逐年发表论文的情况

为了分析多个年级的作者群在相同统计时间窗口内的衰减过程,本文统计了2001~2006级共6个年级的作者群在发文后6年内的衰减情况,具体数据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第一年新作者群的衰减率在61%~83%之间,平均为69.46%。也就是说,每年的新作者中,约有7/10的作者会在第二年从作者群中退出,不再回顾《学报》;而剩余约3/10的作者在第二年之后,会以较慢的速率(3.84%~6.67%)继续衰减,这也意味着他们对《学报》的回顾率较高。

表4 各年级作者群逐年(6年时间窗)的衰减率

之所以会在第一年出现约70%的衰减率,可能是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地学类的研究生需要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9],但其中一部分在毕业后,就不再从事本领域的研究或转行等。因此,这部分作者的间断性,就可能造成作者群每年的大量更新,而这一现象在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1,14]。第二,可能是受期刊自身因素的影响,比如:期刊定位、出版时滞和编辑服务质量等[15,16],导致部分作者在该刊初次或数次发文后而不再青睐《学报》。第三,就是某些作者是其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并不长期从事地震研究[8],所以他们在《学报》上的发文行为是随机的,具有不可持续性。

5 共时态下作者年级的分布特征

共时态的研究维度,是指统计某一期刊每年作者群中作者年级的分布,即各年级作者的构成和比例[1]。表5列出了2003~2012年各年的作者群来源年级的构成和比例。以2003年为例,回溯0年,就表示2003级作者占2003年作者总数的比例(43.44%);回溯1年,就表示2002级作者占2003年作者总数的比例(4.07%);其他回溯时长,可以此类推。其中,表5中的其他年级,是指回溯10年以上的不同年级作者的累加比例。从表5可以看出,每年的作者群中,新作者所占的比例约为48%,老作者约占52%,新老作者的比例大致为1:1。

每年作者总数中有约1/2为新作者的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地震研究领域中新生力量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学报》在学界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吸引力,能不断吸引新作者。新作者使《学报》具有新鲜感和可持续性,而《学报》又可以为新作者提供充足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

对于另外约1/2的老作者,仅从所回溯10个年级作者(约占老作者总数的3/5)的平均构成比例来看,每个年级所占的比例都在2%~5%左右。从其拟合曲线的趋势上可以发现,年级越早的作者所占的比例就越小(见图3)。虽然每年作者群中,不同年级的老作者所占的比例都较小。但正是由于这些老作者,尤其是其中的高产老作者,他们作为地震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人物,对《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引领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新老作者。

表5 作者来源的年级分布

而在某一时段内,如果新作者数量多于老作者,作者群更新频繁,即作者群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那么就说明该期刊处于初创或发展阶段;反之,则说明期刊处于成熟或老化阶段[17,18]。从《学报》每年新老作者约为1:1的比例来看,《学报》经过30余年的不懈发展,已日趋稳健成熟,可谓三十而立。所以,通过掌握《学报》的发展现状,可以为其今后的合理定位、发展对策和措施的制定等提供有益参考。

图3 回溯各年级作者所占的平均比例

6 结论与讨论

通过历时态和共时态分析方法,对《学报》作者群新陈代谢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每年《学报》的作者群中,有约1/2是初次在该刊上发表论文的新作者,其余为老作者。而在这1/2的新作者里,又有7/10左右的作者在发文后6年的统计时间窗口内不会再次回顾该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流失的作者会占到每年作者总人数的35%左右。

新作者群使《学报》富有新鲜感和创新性,老作者群则使《学报》具有凝聚力和引导性。因此,《学报》要根据作者群新陈代谢的规律,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让《学报》在不断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作者的同时,也能留住高水平的老作者。进一步发挥科技期刊培养人才的内在功能[16,19],从而更好的展现和造就地震研究领域中的人才。

同时,只有新老作者间的良性更替,《学报》作者群的群体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性和影响力也才能相应提升。而这对于推进地震科技期刊在地震科技进步和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外在价值[16],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在此说明的是,本文在分析历时态维度时,只分析了每年新作者群在发文后6年内的衰减过程,但不同统计时间窗口内的衰减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不同的统计时间窗口尺度对衰减过程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胡志刚,刘则渊,王贤文.期刊作者群的新陈代谢规律研究.情报学报,2011,30(11):1194-1200

2 刘新美.关于《地震学报》争创国际性期刊的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1):52-54

3 田莉丽,刘江丽.我国12种地震科学期刊计量指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73-76

4 吴琼.《中国地震》1999~2009年引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63-367

5 陈翔.科技期刊构建核心竞争力中作者队伍的组建原则与措施.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98-501

6 Wagner CS,Leydesdorff L.Seismology as a dynamic,distributed area of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ometrics,2003,58(1):91-114

7 Chiu WT,Ho YS.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sunami research.Scientometrics, 2007,73(1):3-17

8 孙燕萍.2002~2007年3种地学期刊作者群对比分析.情报探索,2008,28(11):20-22

9 吴琼.《中国地震》载文信息及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291-295

10 张树良,安培浚.国际地震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地球学报,2012,33(3):371-378

11 Liu X,Zhang FB,Hong S,et al.A bibliometric study of earthquake research:1900-2010.Scientometrics,2012,92(3):747-765

12 Glanzel W.Towards a model for dia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citation analyses.Scientometrics,2004,60(3):511-522

13 Bouabid H, Larivière V.The lengthening of papers'life expectancy:a diachronous analysis.Scientometrics,2013,97 (3):695-717

14 Huber JC.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13):1089-1099

15 陈灿华.科技期刊充实和稳定作者队伍的措施.编辑学报,2004,16(3):217-218

16 赵萍.地震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16-19

17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8 钟文娟.《情报科学》1998-2010年作者群分布研究.情报科学,2011,29(9):1344-1347

19 刘庆文.研究生——科技期刊值得关注的作者群.编辑学报,2004,16(1):54-55

猜你喜欢
发文科技期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