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聪
(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青少年髂前上棘骨骺撕脱骨折1例
周世聪
(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骨盆边缘撕脱骨折是软骨板的撕脱伤,以瘦长纤细身材的青少年多见。此类骨折中以髂前上棘部位的骨折常见。本文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青少年髂前上棘骨骺撕脱骨折患者骨折的起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诊治过程等,为临床在此类病例的确诊和辅助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患者,男,15岁,2011年10月28日于学校进行卫生劳动时下蹲后起立时感觉右侧髋部有短暂刺痛感,同时伴有该处肌肉紧缩感,休息后疼痛感减轻,未进行相应处理。10月29日上午课后起立时突发再次疼痛且痛感持续,并伴有右侧髋关节外展活动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卫生院检查。临床检查未见患处皮肤及软组织有明显肿胀及淤青,但患处有压痛,拍摄骨盆前后位X线平片(图1),报告提示右侧髂骨翼边缘欠光整,外下方似见一点片状高密度影,考虑骨骺,但骨折不能排除,建议结合临床,定期复查。患者于10月30日凌晨因疼痛感持续加剧,压痛明显,且髋关节活动受限加重,前往本院就诊,临床检查结果与当地卫生院基本一致,但压痛处皮肤可见轻微红肿,随后进行骨盆CT扫描检查,CT平扫显示右侧髂前上棘处局部骨骺缺失,右前方可见一游离的片状高密度影(图2),相应软组织肿胀,经骨盆三维重建后处理对比左侧髂前上棘(封三彩图2),明确该高密度影为撕脱的右侧髂前上棘骨骺,CT报告诊断为右侧髂前上棘骨骺撕脱性骨折。由于骨折处有移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家长要求尽量避免手术治疗,遂采取短期内保守治疗方案,对患处作了对症处理,嘱其屈髋制动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等待骨折愈合,并要求患者2~3周后复查以确定伤处恢复情况及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但其后由于该患者并未再来本院就诊复查,因而缺乏对该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的跟进。后通过随访患者家属获知,该患者于确诊并卧床休息1个月后疼痛及体表症状基本缓解,即前往外地医院进行复查,脱落的骨骺未再发生进一步移位但愈合欠佳,遂在外院接受内固定复位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如今伤处活动如常,未见明显不良后遗症。
图1 X线平片示右侧髂骨翼下方点片状高密度影
图2 CT平扫可见右侧髂前上棘右前方一游离片状高密度影
髂前上棘骨折多是由侧方挤压伤引起,因髂骨翼内外有丰满的肌肉附着,故很少移位或仅有轻度移位,通常于骨骺尚未闭合的青少年多见,常在田径跑步中出现。患侧髂前区及股部瘀斑、青紫、肿胀、压痛等体表症状,骨盆侧方挤压试验可出现异常活动及疼痛加剧[1]。站立、行走时髋区可出现剧烈疼痛,髋外展肌无力。但此例患者由于并非在田径运动中出现相应症状,且初始时临床症状不明显,未引起重视而未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及检查,又因该患者脱落的骨片与髂前上棘位置相对接近,而X线平片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摄片时患者体位等原因使得普通平片上对该处的显示欠佳,对最终确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由于非常见原因引起且空间位置及部位比较特殊的骨折,X线平片诊断常存在局限性,诊断时应注意和正常骨骺及髂臼骨鉴别,两侧对比以避免漏、误诊[2]。随着CT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利用CT扫描数据,可以对骨盆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其重建图像既能相对完整和清楚地显示骨盆整体结构,也可单独显示某个局部结构,可随意转动角度观测,从而清晰显示骨盆各结构的空间立体位置关系[3],避免了常规X线片影像前后重叠,难以直观、全面地反映骨折脱位的类型和骨折脱落骨片分离情况的缺点。本例通过骨盆CT常规平扫及三维重建清晰反映了该片状高密度影的形态及其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明确了其来源及性质。通过对此例患者的诊断,提示了对于该类非常见诱因引起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游离骨片位置特殊而普通X线平片显示欠佳的青少年髂前上棘骨骺撕脱骨折,除了通过临床和常规X线平片检查外,合理利用CT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确诊及为临床医生提供详实的形态学依据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沈平,江俊锋,黄理华,等.青少年短跑运动中发生的骨盆边缘撕脱骨折43例报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5):553
[2] 张钰,南莹峡.髂前下棘-股直肌的撕脱1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4):249
[3] 武志兵,郭兴,刘学敏,等.骨盆双源CT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解剖科学进展,2011,1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