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帆,程传银,韩月
●百家论坛Free Forum
学科协同视域下的“美第奇效应”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杨小帆1,2,程传银1,韩月1
多学科协同而产生“美第奇效应”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教育领域中,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潮流,实质是多学科协同在“育人”上的“美第奇效应”的形成。价值本多元的体育教育,受知识的制度化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因学科分化而产生的分裂现象,阻碍了体育教育过程中知识的整体性传授和对其价值的深入理解,难以体现出体育应有的综合教育效益。因此,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学科自身问题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综合功能,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催生多学科协同下体育教育的“美第奇效应”。(1)从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成长为中心,树立体育学科融合的理念;(2)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拓展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协同空间;(3)从单一思维到多维创新,寻绎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4)从一己之力到有机整合,构建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5)从独立研究到协同合作,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视野的教师。
学科协同;美第奇效应;体育教育改革
20世纪初,系统论和整体观的方法开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传统学科森严的壁垒界限开始逐渐淡化,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并导致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交叉学科的兴起源于所谓的“美第奇效应”,美国创新专家弗朗斯·约翰松(FRANZ JOHANSSON)立足于不同领域、学科和文化范畴之上且会产生相契合的焦点称为“交叉点”(Intersection),而人们在交叉点上爆发出来的非凡的创新思维称为“美第奇效应”(Medici Effect)[1]。“美第奇效应”的创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在不同领域寻找交叉概念,并在不断地“试”与“误”的过程中寻找可能取得成功的组合[2],而协同创新正是这种组合产生的源泉。因此,协同创新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继“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之后,2011年,“协同创新”也显现在我国的政策文本上,并迅速影响着教育系统、科学界和企业界[3]。从学科交叉到学科协同便是丰富与推进多学科发展,催生多学科“美第奇效应”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受此启发,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体育与其他学科间如何通过协同而获得新型的关系?如何产生体育领域多学科协同的“美第奇效应”也应成为深入研究的问题。
19世纪思想史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4]。某种知识的发展需要相应制度的维系,但制度的出现也不断促成了知识之间的区隔,促使知识的发展不断专业化。教育也需要顺应科学演进的基本规则,按照科学分化的领域、层次来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在遴选和组织上注重知识、技能的专门性和相对完整性[5]。由此导致,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使得各学科研究者之间的话语难以融通。
此外,知识制度发展不仅导致研究者之间的语言差异和知识分隔,同时也因为知识的社会价值而使得学科之间具备了现代性的层级。一门学科的地位并非仅与教育者有关,更是多种力量共同操纵的结果,而其所具有的考核地位佐证着其学科地位,由学习导向考试,由考试通向升学甚至决定就业方向的考试社会,使得人们习惯以考试为中介来获得发展,从考试检验能力变为了考试本身成为努力的目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现实存在,才使“应试教育”经久不衰,中国社会弥漫着“应试教育文化”[6]。知识的工具性需求和大学的知识制度使得中小学教育也呈现出知识的分化与层级化,主课与副课、文科与理科、高考科目与会考科目,种种差异影响了师生在不同知识上的资源分配。
知识的制度化发展虽然通过系统性的单一知识深入研究推动科技的进步,但具有现代性色彩的知识专业化和学科层级化阻碍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体性发展,导致在解决重大科学与实践问题时出现因学科分歧而产生的分裂现象。在教育领域,随着要素主义课程论与结构主义课程论的滥觞,“学科中心论”(subject-centered theory)成为20世纪课程理论发展的主流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升学与享用的理念冲突妨碍了人们对学科价值的深入理解,导致各学科壁垒森严,知识被人为的制度化、层级化。
体育教育也未能摆脱这样的局面。身体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条件,在教育中受体育教育的直接影响。同时,体育是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具有丰富的交叉性人文内涵和自然科学元素,体育知识直接受惠于多学科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然而,这种认知大多发生在体育学科内部,其他学科教师多数非常陌生,对此并不完全认同。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桎梏,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体育与其他学科产生分歧、割裂甚至排斥,致使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很难体现出预期的、全面的人类知识积累与创造,严重影响了体育的综合教育效益,甚至把体育推到了其他主流学科的对立面,究其根本,“学科中心论”思想、应试教育难逃其责。
“美第奇效应”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银行世家,曾经出资帮助各种学科、众多领域里锐意创新的人,他们鼎力资助雕塑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画家、金融家、建筑家齐聚佛罗伦萨,从而使得这些不同领域的人得以互相了解并相互学习,从而打破不同学科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壁垒。由此,才能够出现“文艺复兴”的繁荣局面。
人类的思维意识将各种文化、各个领域、各类学科彼此交织,使人们熟悉的各种观念或撞击或融会,就会铸就无数挣脱了思维桎梏的创新概念,从而产生“美第奇效应”[1],同时,“美第奇效应”不仅可以发生在个人的思维中,更是逐渐发展到学科整体的思维与创新中。自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体化社会形成”“科学收敛”和“计算机科学的兴盛”3股不可抵触的力量促使科学探究领域中交叉科学、边缘科学不断涌现,不同程度地弥合了原有科学之间的科际鸿沟[5]。自20世纪80年代,多学科协同更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医学、农业、机械、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如原子弹的制造是管理、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综合才能够完成;计算机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集成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模型和分析工具,应用有效的设计优化策略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各学科相互(耦合)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才能获得系统的整体最优解[7];多学科协同在环境仿真技术中的应用[8];多学科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等。正如《纽约时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所说的那样:“今天,政治学、文化、技术、金融、国防以及生态间的传统界限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模糊。”[9]这些技术的进步正是人们认识到多学科协同所产生的“美第奇效应”。
在教育领域,基于一定的制度支持下,沟通各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点,便能够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创新,产生新的知识和培养新的能力。因而,以“美第奇效应”来思考学科知识发展的状况,则可以通过促进中小学与大学的合作、学校学习与社会服务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来实现学科的协同。近年来,教育部启动“2011计划”,强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0]。2013年“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指出,教育部正在研究统筹将中小学语文、历史、品德、体育和艺术5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11];2014年,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新方案,试行文理不分科
的新型考试政策。这些不断出现的对学科协同创新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和社会的意向。而体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长期以来相对独立发展,所具有的丰富的交叉性人文内涵和自然科学元素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处于从属或边缘地带。所以,新时期有必要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功能,把体育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良好手段,借鉴学科协同的有益启示来重新审视体育学科自身问题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空间。
3.1 从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成长为中心,树立学科融合的理念
学科只是人类为了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而人为划分的知识门类,学科划分的确为人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学科划分,才有了专门的知识体系,便于分门别类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知识也是学习人类知识的结晶。但是,学科分野的精细,割裂了自然和社会普遍的联系,导致部分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也容易使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片面化,从而产生认识误区。学科中心或者学科分散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的是互相割裂的学科知识,而不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面了解,也不会形成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创新正是针对这些学科割裂带来的科学发展问题提出的。所以,需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重新认识学科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在中国,提出德、智、体、美四育教育主张的王国维所说的教育之宗旨即:“使人成完全之人物,而以其为宗旨之教育才称得上完全之教育”[12]。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的合力在个体身上发挥综合性作用,而非分割出独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单一成果。所以,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人之为人的价值体现,就要改变仅在学科自身发展、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形式,跳出学科的藩篱,形成一个以学生成长为指向的教育目标,真正把人放在核心位置,最终落实在人的全面成长上。树立大教育观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学科融合的理念,从学科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学科,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如果从人的发展出发,就会发现学科融合在教育中本应是一个基础问题,这也是约翰·杜威(JOHN DEWEY)一直倡导的“教育即生活”。而生活并不分学科,所以,体育学科在继续坚持学科必要分野的情况下,能让学生更多地感知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成果,以便于他们能够用综合的眼光认识自然与社会,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不仅指德、智、体、美的知识层面的全面发展,更是促进学生对知识内部的认识也要全面、综合。
3.2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拓展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协同空间
从体育的自然属性来看,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从事有利于改善健康状况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行为方式,是借助人类各种身体活动的一种运动方式、手段。然而,从宏观视域下观察,一切知识和文化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与人的活动直接相关。因此,从这个角度思考,体育学科本质上和众多学科都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因此,可以深入挖掘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体育教育的空间。如在研究人体的组成结构时,用到解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化学等学科的知识;体育史的教学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历史学的相关内容;体育场地、技术原理的教学需要利用数学、物理的知识来讲解;户外体育运动(如野外生活内存和旅游活动)需要运用地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健康与生物学、营养学之间关系密切;现代运动技术的分析基础就是运动生物学和运动生物力学[13]。
从体育的文化属性来看,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与大量文化交错,出现了各种体育文化间以及体育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间的差异。但是,这种体育文化圈内与圈外的差异也易引起互动双方彼此学习、交流的兴趣和动机,使交流双方在交融中受益。人们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在有意和无意间交流,传播着多种文化信息。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林顿认为,现今世界90%以上的文化特质都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因文化差距而产生的文化涵化中出现的[14]。所以,体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方式,而是依靠其严格的规则性和独特的精神性所建立起的特定的文化景观。体育的文化属性使体育除了具有极具观赏性的外在形式美、服装美、人体美之外,还有体育行为主体所表现出的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和生命价值,而这些正是体育与美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从体育的教育属性来看,体育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以其内容丰富、角色多变,在心理健康、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自立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起到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15]。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具有很大价值。一方面,体育运动中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团结拼搏、重在参与、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精神为学生世界观的建构添加积极的材料;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主流”课程的科学知识。所以,在发挥体育教育属性中,既要注重体育的生物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价值。
另外,学科空间拓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不同类型的学科中,都蕴藏着大量的体育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或直接构成或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或间接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途径。在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不仅可以把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到体育课的课堂环境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汲取体育学科中的经典知识、文化、体育精神等内容并融入到其课堂教学中。在历史学科中,渗透进当代中国体育的形成及其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和辉煌历史;将一些富含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作为语文课文内容,也可以让这些来自于体育运动精彩的时刻成为语文学习的亮点;将某些体育运动的动作作为物理、数学等学科进行力学分析、函数分析的对象,也可以使枯燥的科学分析更显生动;在生物课程中,将人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营养卫生课程等内容融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地理学科中增加学生野外生存体验,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天气、方向的认知;在英语学习中,有意加入与体育有诸多联系的经典和流行谚语,也会成为学生了解体育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径,如Keep the ball rolling(此成语源于足球比赛,指一旦开球后,球就不停地滚动)等。
在国外,也不乏体育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的例子,如美国的SPARK课程(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体育活动课程),就能很好地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美国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加入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进行的综合活动中,以体育教育中的问题为中心,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结合多学科资源,提高课题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学习效能,揭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分为3种协同。(1)嵌入式任务:将其他学科学习题材纳入体育教学任务;(2)实践任务挑战:学生通过他们从事的运动技能实践与其他学科发生相互作用;(3)发现任务:学生通过高阶思维能力设计最有价值的综合任务目标并完成[16]。德国体育课程论发展中,“移动学校”构想则是在跨学科体系框架中,将体育运动引入到其他的学科中,创造条件使多学科的青年教师共同商榷体育运动对整体教学和学生成长的意义和目标,从而建立一种广泛的教育协商与对话机制,给予体育课程以新的定位和生命力[17]。
所以,体育所具有的复合属性使得其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深入挖掘体育的内在特性,为其他学科提供可供扩展的平台,而其他学科与认识人类自身和发展意志相关的知识领域也正适合开拓体育学习的外延。因此,树立学科融合的理念,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才能有机整合多学科力量,获得多学科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3.3 从单一思维到多维创新,寻绎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
在新时期,需要突破用单一的生物观看待学校体育的视角,应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维体育观,这就要在实践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割裂状态,突破领域壁垒,在课程改革中加强体育与不同学科的融合、交叉[18]。努力寻找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出“美第奇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体育领域的管理者、学者、教师等所有相关人员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进行转变。
(1)从思维方式上要多运用发散式思维。早期的创造力问题研究专家吉尔福德(GUILFORD J P)指出:“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易于产生特殊的联想,主要因为这种思维方式采取一种所谓的发散思维方式。”[19]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发现、梳理,进而融会贯通,主动寻求学科知识对体育教育的支持。体育与不同学科交叉点的发现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思辨的思维、多种观点的交锋、发散思想的激荡,才能最终达到智慧的碰撞。交叉点的猎取更需要从多个视角看问题,把不同的概念组合起来,学会逆反假设、随机构建,把一些外表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同体育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我们自身和组织行为,从而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体育领域的思维方式,产生“美第奇效应”。
(2)从行为方式上尝试多种方式的融合。观念和思维最终都会落实到人的行为上,而这些人首先是体育领域的圈内人。除了广泛接触体育内部各种不同的文化、适应多种学习方式之外,还要学习借鉴圈外、域外的先进知识、文化、方法和手段。如挖掘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用以激发兴趣、放松情绪、改善动作节奏、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作为起始标志等;挖掘美术中的美学、设计、规划等,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体育器材制作、教学场地设计、游戏场景规划等;将语文、数学、外语、教育技术等学科知识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中,都可以达到知识与知识的“共振”。及时将多个学科中对体育教学的有益元素集中起来并融入体育课堂,让它们一起为体育教学服务,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与学习“空间”[20](见图1)。
图1 其他学科渗入体育课程作用图
3.4 从一己之力到有机整合,构建融合的课程体系
体育是以“活动性”“实践性”为显著特征的应用学科,主要运用相关基础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研究探索体育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分析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21]。虽然体育学科不断致力于自身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但仅凭一己之力也难以解决越来越多的混乱和不断变化发展的问题。因此,体育学科需要直面自身的本质,在协同的视域下,充分联系与体育相关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各个环节、各种力量和各方阵地,在明确学科融合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课程整合的方法,以体育课程创新为中心,以塑造人文体育、科学体育等观念的体育环境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创新为途径,进行课程本质改变,实行全方位的整合。但要注意的是,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如“五科融合”可以先从相关课程(关联课程)入手,逐步建立融合课程或广域课程,不然就会像克鲁普斯卡娅对建立人为联系的危害性警告那样,“如果随便把什么东西都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又无助于理解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本质,就像一条用一块块碎布缝起来的被子”[22]。因此,学科融合需要先在各门独立学科中找到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平衡,逐步向学科融合拓展,再通过学科间的延伸融合形成学科间的功能互补和研究领域延伸,进而对学科之间进行重组、整合,才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科融合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
3.5 从独立研究到协同合作,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视野的教师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场所,教师则是产生教育效果的关键。学科融合课程要有效实施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起变革与沟通的信念,更需要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视野与能力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教育中,转变学科中心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的综合性特点,加大通识课程比例,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构建多学科融合课程。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方面,更要重视转变观念,理解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多学科融合作用,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定式,从约定俗成的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形成习惯中挣脱出来。以体育教学问题为导向,通过在不同专业教师之间有选择性地进行联合教学,培养和挖掘其他学科教师的体育思想、共享教师经验。构建体育教师创设与其他学科交流与沟通的环境,需要创造多种主体(与同行交流、与专家交流、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学者交流、与管理人员交流、与家长交流、与学生交流等)、多种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会议、所参加的项目或随机的谈话等)和多种媒介(面授、远程、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最终建立一种广泛的教育协商与对话机制,为体育教育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外部环境。
[1]弗朗斯·约翰松.美第奇效应[M].刘尔铎,杨小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吕文娟,和金生.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美第奇效应:基于知识发展的类生物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52-156.
[3]周作宇.协同创新:集体知识创价行动[J].现代大学教育,2013(5):1-11.
[4]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杨小帆.对我国“教育竞技化”的慎思与展望[J].教育探索,2011(11):13-15.
[7]叶国青,姜江,沈永平.基于行为均衡分析的多学科协同决策机制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5):1-5.
[8]GUO Z Q,CHEN X Q,WANG Z G.Multi-discipline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Simulation Environmentof Spacecraft[J].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2010(10):1208-1211.
[9]THOMAS FRIEDMAN.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M].New York:Anchor House,2000.
[10]潘懋元.“协同创新”的高等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1-2.
[11]张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学生体质持续三年下降学校评优“一票否决”[N].中国青年报,2013-02-26(3).
[1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陈小平.重塑我国训练理论的运动生物学基础[J].体育科学,2010,30(11):17-23.
[14]王占坤,李海英,李占平.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
[15]赵立军,韩孝栋.体育本质的人文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2O-21.
[16]JAMES R.Tying It All Together Integrat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Subject Area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Dance,1996,67(2):49-51.
[17]程传银.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进展[J].体育与科学,2008,29(5):41-43.
[18]黄长城.试论多维体育观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完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53-55.
[19]GUILFORD J P.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97.
[20]宋喜红.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理论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21]刘一民,房蕊.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体育行为观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404-407.
[22]H·A·索罗金.未来教师应当掌握跨学科联系[J].林叶枫,译.外国教育动态,1985(1):33-36.
OnPhysicalEducationReformEnlightenedbytheMediciEffectofMulti-disciplineCollaboration
YANG Xiaofan1,2,CHENG Chuanyin1,HAN Yue1
(1.School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2.School of P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The Re⁃search Center of Fundamental Courses in Education,Xi’an 710062,China)
The“Medici Effect”of Multi-discipline collabo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the essence of both curriculum reform from“subject centered”to“problem centered”an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s“educating peo⁃ple”on their“Medici Effect”formation.However,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influenced by exam 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knowledge,is split in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ue to subject differentiation,and hence has further hindered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physical knowledge and its valu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As a result,it is difficult to display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daily educ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self and its internal relations with other discipline as well.What’s more,we need to explore deeply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duce the“Medici Effect”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Set up the concept of sports discipline integration by changing from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to students growth orienta⁃tion;2)Expand the cooperative space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by changing from solo combat into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3)Ex⁃plore the cross point between PE and other subjects by changing from a single dimensional thinking to an innovative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4)Construct an integra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organic integration;5)Train teachers with a discipline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by changing independent researches to collaborative work.
multi-discipline collaborative;Medici effect;reform in physical education
G 80-05
:A
1005-0000(2014)06-512-05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4.06.010
2014-06-16;
2014-11-08;录用日期:2014-11-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YJC890046);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SJY2014J011)
杨小帆(1979-),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暨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