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率

2014-04-16 01:20石建军
教师·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兴趣

石建军

课题来源: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13)GHB031]。摘要: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做到以下几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因材施教的课堂气氛;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兴趣;习惯

由于学生的认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入生动有趣的情境、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形象直观化,把枯燥无味的学习趣味化。如采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通过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找出问题等方法,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回答问题,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允许先把问题写下来,再照着念,保护其自尊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培养其自信心;还要让课堂上来不及发言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后说给老师听。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加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因材施教的课堂气氛

首先,要做到师生平等。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不同,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以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是他们的真心朋友,从而乐于和教师进行交流,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努力消除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外,而且还应在课外多主动接触学生,和学生交朋友、谈心,询问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教师所教的课程。最后,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闪光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扬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方法。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变得生机活泼,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质疑探究等方式,灵活采用谈话、讨论、合作、读书指导、质疑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教师应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生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优待学困生,适中的问题让给中等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乐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每天做到课前预习准备,课后复习总结;做到“每日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章一报告”;做到动手、动笔、动脑、动口、动眼;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大胆发言等良好习惯。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中等生在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优生重点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习惯。

总之,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兴趣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