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建示范 凝心聚力谋发展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纪实

2014-04-16 18:50:19边风根陈亚平
江西化工 2014年3期
关键词:示范校江西省江西

边风根 陈亚平 周 臻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2012年,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为把学校打造成在江西有引领、行业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示范学校,学校制定了“办学机制多样化、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改革成果化、教学环境一体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评价改革社会化、内部管理制度化、校企合作机制化、处处体现信息化”的“九化”建设目标,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规定,以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技术应用、农村环境监测、会计电算化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和校园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特色项目为依托,扎扎实实建设“示范校”,结下了累累硕果。

一、人才培养求素质,课程建设求一体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责。通过调研及专家委员会的论证,化学工艺专业以校内化工实训基地,针对“订单”培养的班级,制定出系统化、制度化、操作性好的“校本学练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继续推进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CBE模式教学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将后勤服务社会化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试行现代学徒制。通过这些模式的有效试行,学生认为的的确确学到了真本事。

我校为江西省第一批3所中高职衔接的试点中职学校之一,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4个专业,于2012年开始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中高职衔接,当年就招收4个班,学生193人。

我校遵循“功能管用、数量够用”的原则,在教学环境的建设上,既充分体现出先进性、真实性、适用性、开放性,又兼顾仿真性、经济性、实用性、保障性。建设了化工、检验与监测、机电技术、电子与仪表、计算机、现代服务六大实训基地,保障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吸引了有关学校纷纷前来与我校进行合作。

在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技术应用3个专业参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的同时,我们与企业、高校、科研所的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了5个专业的42门校本课程标准。建设了30门核心课程,编写了28本校本教材,其中16本已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深入开展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四级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的应用,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出成果

以竞赛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教学改革;以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技能,这是我校多年来一直秉承的教学理念。

从2006年开始,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技能竞赛节,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参赛学生越来越多,已实现覆盖所有学生、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专业,既有与省赛、国赛相衔接的项目,也有体现特色的自选项目。从2012年开始,还实现了企业参与、资助冠名的合作模式。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学生参赛的热情空前高涨,比技艺、赛技能的氛围日趋浓厚,也促使一批优秀的学子脱颖而出,他们在技能竞赛活动捷报频传。2013年在现代职教集团举办的技能竞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中,我校三支队伍与高职学生同场竞技,虽然我校选手在年龄和所学理论知识不如高职队,但他们毫不怯场,稳定发挥,最终力压其他2支高职队,勇夺第二、三、四名。

从2013年开始,我校成为省级技能竞赛基地,成功承办了江西省第十、十一届技能竞赛石化类项目的赛事。在这两届比赛中,我校学生都以精湛的技能囊括了团体冠亚军,赛后裁判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2年和2013年,我校连续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团体一等奖1个,团体二等奖2个,团体三等奖2个,其中一等奖是江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获得的四个一等奖之一。

三、六级培训长技能,多措并举育双师

要想出“高徒”,关键靠“名师”。示范校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出国培训、国家培训、省级培训、集团培训、社会培训、校本培训”的六级培训,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见识,提高了教师的技能。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满腹经纶”的理论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我校制定了教师下企业轮训制度,已有56人下企业实践,其余的教师也将分批轮流参加。

我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共有省级课题9个,其中重点课题3个,6个已结题。

我校鼓励教师将教学教研经验成果化,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47篇,有24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我校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竞赛,共有42人次获得奖励。

通过这些措施,双师型教师达到120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2%,特别是双师素质得到提升,有23人获得高级技师,14人获得技师。11人成为专业带头人,28人成为骨干教师。

与此同时,我校还聘请了一批能工巧匠来校教学,建立了外聘教师资源库。

四、校企合作有机制,突出特色“一条龙”

我校建立了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江西三抗保健品公司、江西氨厂等四十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就业,还接受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从2011年开始,我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招聘会,吸引了100多家企业报名,经过考察、遴选符合顶岗实习标准的几十家企业,提供了多倍于学生的岗位,保证了学生安全、高效、满意就业。我校还建立了就业反馈机制和企业回访机制。

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充分共享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与上海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水平。

我校自2007年开始探索“一条龙”校企合作模式,其中与樟树市政府和樟树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的“‘政、校、企’一条龙合作”开创了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招生、教学、管理、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合作,将订单培养上位延伸、达到了“两厢情愿四方满意”。

五、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

我校的示范校建设得到了新华网、《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江南都市报》等有关媒体的宣传报道。有40多人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有12人在各级各类的社会团体及学术机构中担任职务,推广宣传了学校成功的办学理念,吸引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九江学院、江西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萍乡市工业学校、江铜技校等学校前来交流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校建设的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春华秋实,学校向社会共输送了2531名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毕业生双证率99.3%。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示范校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得到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邬宪伟先生在听取了我校示范校建设汇报后,评价说“理念先进、工作扎实、成果丰硕”。

云帆垂天,直济沧海。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上,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示范校的内涵,拓展示范校建设的外延,努力将示范校建设的成果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坚信,在职业教育春天到来的季节里,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政策引领,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有我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一定能够抓住新的机遇,在再续中等职业教育新篇章的进程中,一路高歌。

猜你喜欢
示范校江西省江西
6.江西卷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心声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4:58
我的家在江西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2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白云区老年大学获“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
晚晴(2016年3期)2016-05-30 10:58:42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从“特色示范校”看音乐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