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臻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直至不屑一顾。如何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显著特点,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由上可知,新大纲对语文学科赋予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特别是对中职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学而言,语文教师就是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平台。中国人对情感的表达往往含蓄委婉,在传统文学中就充满着这样的情感表达,斜阳晚树,小桥流水,抚今追昔,壮志未酬,人生苦短,悲欢离合,忧劳兴国……这些或融情于景、或融情于事的复杂情绪都是有着它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果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感受作品,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尽量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引导学生融入每一篇文章特定的氛围之中,让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和诗词歌赋的学习,不仅陶冶性情,而且在情感上能够和作者产生共鸣,并由此充分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可先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基本情况,辛弃疾自南归以后,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前面九句都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结句“可怜白发生”,则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学生在获取了教师充满感情的上述背景介绍后,自然能够不知不觉地和古人的心境产生共鸣。
在当前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显得十分薄弱。对此,为了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语文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常引用一些古今中外文化名人学者对中华文化赞同的评价性言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性背景更加了解,还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思慕之情,并逐渐形成认同感。
例如,讲述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就可以介绍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所说的:“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不比任何西方文化差,我们爱中国的文化,我们是文化人。出国留学可以学人家的技术,但不能丢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
不仅中国学者,外国学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推崇有加。例如,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孔子的道德智慧。
中职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外的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热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前,就能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鼓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对接下来的学习自然就有了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很容易被学生认为那是老思想、老古董,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但事实上,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围绕书本,更要注意以大家熟知的身边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并由此延伸到相对久远的传统文化意境之中。
例如,可以从“名字”这个每个学生都拥有的东西讲起,问问学生是否知道我们的“名字”古今有何区别?并由此进一步讲述“名字”的相关历史渊源,古人有名有字,今天的人们已经是有名无字,或者可以说是名字合一。古人在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为其命名,当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可以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时就可以取字。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忌讳直呼其名,而是称字来以示尊重,并将此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例如,看鲁迅的文章,即便是与自己意见相左人,他也不会直呼其名。与此对应,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为了表示谦卑,则直呼自己的名,但尊对卑则可以称名,例如,孔子在与弟子交谈时,会直呼季路和冉有这两位弟子的名,由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一做法也是符合古代礼法的。
中职语文教师在介绍上述历史知识后,可进一步对照当下,并告诉学生,晚辈称呼长辈时,仍然忌讳直呼其名,虽然这些年,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渐深,但这种对古礼仪传统的沿袭依然应该如此。通过古今对照,大大地缩短学生和古代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传统文化的有用有趣,由此自然对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很多亲近感。
总之,语文教学中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将传统文化有效地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更好地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