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和评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2014-04-16 22:34:37廖继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71期
关键词:当局传导货币政策

廖继伟

科学认识和评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体(即货币当局)是唯一的,而客体(或受众)则有众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及家庭、个人等各类经济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是一对多的过程。

传导机制不仅是内部构成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有关外部因素随机干扰的复杂过程。货币政策传导中涉及货币、资本、外汇、劳动力等多个市场,牵涉到的经济金融变量包括消费、投资、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其中一些因素是货币当局可以直接控制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些则很难控制。货币当局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是一个持续交互的过程,货币当局会根据政策传导与市场反应情况调整政策操作,市场主体也会根据对货币政策变化及效应的理解与预期进行适应和规避。

评估传导机制有效性,要考虑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还要考虑货币政策在各种渠道传导中的顺畅性和时效性。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的过程,它有时滞较长、可变、不确定等特点,评估传导机制有效性需要对传导过程的力度强弱、效率高低、效果偏差进行评估。应注意的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对货币政策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差异的评估,焦点在传导机制,在于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每一变化是否产生合意的效果;而后者更偏重于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性、工具的恰当性及实施后实际效果的正面性。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于货币传导机制的结构性演化一般是渐进的,各类传导渠道在实际经济中可能同时发生作用,要分离出各种传导渠道的强弱和动态变化轨迹进而评价特定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是一个挑战,毕竟很难做出精确的量化分析。

总之,深刻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科学判断和决策货币政策出台时机和力度。当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功能时,应及时干预,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田风摘自《西南金融》2014年第10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当局传导货币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0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神奇的骨传导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0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当局绩效分析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