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关注一点速度,多关注一点转型

2014-04-16 21:3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0期
关键词:先行出口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卢中原

少关注一点速度,多关注一点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卢中原

2014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当前经济放缓是趋势性的,不能靠短期政策刺激。应更多关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外贸平衡、技术进步等深层次方面的变化,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不断增强。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长期仍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正出现趋势性放缓,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我认为这是趋势性的放缓,不是通过短期刺激可以马上回升的。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供给面和需求面决定,即劳动力、资本和效率的提升。在供给层面,一是适龄劳动人口减少,预测到2015~2016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为零增长。二是每年新增加7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三是人口老龄化带来储蓄减少,不利于投资。因此,劳动力供给和投资等两大中长期因素在减弱和放慢,未来经济更多靠效率提升,而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管理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制度变革等五大因素。这五个方面大多数是慢变量,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制度变革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改善,而管理改进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可以在短期增加培训、加强管理来提高。因此,从供给层面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下滑是不可避免的,加上过去30年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也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利润来源、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从需求层面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协同推进会产生巨大的需求,能支撑未来经济较快增长,我国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需求面没有改变。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基本需求面来决定,我国未来经济会保持较稳定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需求不会出现波动。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决定,会因受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影响,产生较大波动。但是我国“四化”协同推进带来的基本需求面不会改变,所以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因此,我们要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而不要老盯住每年的增长速度,不要太在意每年经济增速低点或高点。若要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经济保持在6.8%的目标就够了。

从短期看,先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逐渐向好。短期看,我们同步指标显示经济增长是下行的,而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开始反弹,但还没有接近100这个趋势线。先行指标用来预示经济未来几个月的变化,包括信贷、订单、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业人数等指标。先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复苏和回暖区间,但还没有到扩张区。目前先行指标表明我国经济不像看起来那样糟,不需要急于出台刺激政策。一般而言,政策效果会有滞后期,比如今年财政政策滞后期3~6个月,货币政策滞后期6~9个月,政策效果综合起来需要半年,最快也需要三个月。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先行指标,才能确定未来短期的经济走向。

二、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正在增强

第一,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前,我们经济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和出口占的比重很大。而从2009年开始,我们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是负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投资,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超过了投资的贡献。具体而言,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3个、3.6个和-0.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改变。

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目前,虽然我们经济增速下来了,但新增就业不降反升。2012年和2013年我们经济增长连续两年低于8%,而新增城镇就业2012年是1260多万人,2013年是1310万人,均超过了每年新增就业900万人预期目标的360万人和410万人。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保持经济增速在8%才能保证就业的理念和思路需要改变。当前就业增加主要是经济转型的结果,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9月份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6.7%,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保持在65%,高于制造业PMI的50和55间的范围,表明服务业非常活跃。

第三,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得到改善。前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剧增到4万亿美元,一方面给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但今年,我国资本性账户出现了逆差,经常性账户还是顺差,总体上贸易趋向平衡。近三年贸易顺差额占GDP的比重均低于3%,而在2009年这一比例高达10%。我国贸易结构上也得到明显改善,出口中的一般贸易的比重由43%上升到53%,上升了10个点,而加工贸易的比重由57%降到47%,降了10个点,这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我国经济承受能力逐渐增强,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应充满信心。我国东部部分省市人均GDP已达到12 000美元,进入高收入社会门槛,但也遇到了很多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速放缓。这些省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从先行指标PMI看,东部要比西部活跃,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最近,我们所做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工业增长10%左右,能使得经济平稳运行。不能像以前一样,经济一旦出现暂时性困难,就要求放松信贷和财政,这是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中国经济转型,关注中国经济出现的深层次变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张影强整理)

猜你喜欢
先行出口转型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健康养生“手”先行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转型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