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抒望
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的重要论述
李抒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辩证统一、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深化改革;方法论;辩证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十八以来,无论在党内党外还是国内国外,习近平同志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反复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这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坚持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点,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我们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所谓“一脉”,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话来说,就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场革命的先声。历史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我们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经历了35年的伟大变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来自自身内部的思想障碍,其阻力往往都要比外界更强大,更顽固不化。目前,对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但由于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陋习影响而导致的那些貌似解放、实则僵化的观念,那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难以跳出传统增长模式的惯性思维,那些极力维护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的小团体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时而作祟,很值得警惕,任何时候都不能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解放思想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实践而言,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我们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提出改革的具体举措。研究和提出改革的具体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和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就要大胆干。
解放思想,其目的是为了探索规律、追求真理,决不是脱离实际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莽撞蛮干,必须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按客观规律办事,按辩证法办事。解放思想是“破”,破除错误的思想;实事求是是“立”,树立正确的思想。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其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35年前。啃硬骨头、涉险滩,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必须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好,更加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更加讲究战略战术,降低改革成本,努力使改革综合效益最大化。
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习近平同志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更加注重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只有统筹兼顾,从全局上谋划,从整体上推进,从更高层次上协调和督促落实,改革才能攻坚克难。三中全会确定,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会从这六大方面为全面谋划、系统协同、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阐明了基本思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改革要整体推进,但不是齐头并进,不分重点、遍撒胡椒面,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突破的重点和关键的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的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深化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习近平同志在三中全会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切实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实力;以经济体制改革率先破题的中国改革,必将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的更大成功。
毛泽东同志说过,要以点带面,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没有整体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改革举步维艰;不搞重点突破,也难免会乱了节奏,让改革久推不转。只有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只有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整体推进是重点突破的最终目的,重点突破是整体推进的必然路径。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就一定能够形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我们面对着这样的现实:表面问题解决了,深层矛盾凸显了;显性危机化解了,隐性风险浮现了;发展水平提高了,诉求更多种多样了,改革不再是当初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正如邓小平同志晚年所讲的:“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前后问题叠加,新旧矛盾凸显,既有利益固化藩篱的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弊端的顽瘴痼疾,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难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需要顶层设计来破题。有的改革,不仅要顶层设计,还要顶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拒绝碎片化,拒绝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顶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思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着眼于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为改革全方位提供指导性方案。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新形势下中国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它整体谋划和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
强化顶层设计,并不意味着削弱乃至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改革一开始就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小心试错、勇于突破,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三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让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平稳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依然是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不二选择。所不同的是,今天摸的不仅是市场规律,还有执政规律;不但要摸经济形势,也要摸社会脉动;不但要摸中国国情,也要摸世界大势;不但要摸准摸对,还要顺势而为。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党,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所以,重大改革措施必须加强可行性研究,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强化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发挥的是制度力量;鼓励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的群众观,尊重的是基层实践、群众的首创精神。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提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良性互动,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不可替代。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摸着石头过河要在顶层设计观照之下,不能瞎摸;同时,顶层设计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吸纳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的成果。改革历程告诉我们,经过基层大胆试验、小心试错并予以完善提高之后的顶层设计,基本是符合国情符合民意的;未经实践检验的拍脑袋决策,大多漏洞较大,甚至流弊丛生。开门纳谏、事前调研、反复论证、试点先行、及时调整、总结提高,是提高改革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改革,从来就不是胆小怕事者的事业;改革一起步,就是一场大胆的行动。改革再出发,船入深水区,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左顾右盼,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一点闯的胆识,缺少攻克难关的魄力,全面深化改革就可能沦为口号,流于形式。习近平同志提醒和要求我们:“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今天我们强调胆子要大,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既要勇于自我革命、“壮士断腕”,又要勇于探索、大胆地闯、“撞倒南墙往前走”。实际上,对于一些难关,只要方向明确、措施得当、齐心协力,墙倒众人推,一冲也就冲过去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改革自觉与改革自信。
强调改革胆子要大,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蛮干,步子一定要稳,防止欲速不达、事与愿违。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试验,都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严格科学的充分论证,充分估计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预案。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在改革的具体步骤上要循序渐进、谨慎从事,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机,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避免犯大的错误。这样,就可以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量变到质变,通过不断努力达到预期目标。
胆子要大,解决的是改革的政治勇气问题;步子要稳,解决的是改革的政治智慧问题。勇于创新、敢冒风险、大刀阔斧、大胆试验,是为勇;权衡利弊、稳妥审慎、戒骄戒躁、三思而行,是为智。有智有勇,智勇结合,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统一起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例如,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重点突破胆子要大,整体推进步子要稳。如果割裂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其中一个方面,都会犯错误。因此,无论进行哪项改革,都需要既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又有科学求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老话,也是新课题。“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邓小平同志当年的这些著名论断,从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等唯物辩证法范畴上,指明了改革发展稳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逻辑关系。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由于我们对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其结合好,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的改革,实质上是按照生产力发展要求来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按照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来调整和优化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也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也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毋容置疑,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发展,改革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虽然改革就其引发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也是一场革命,但在本质上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整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发生颠覆。总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动静结合,实现动态平衡,防止大起大落和动荡,始终保持社会稳定,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底线
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人民幸福之梦、民族复兴之梦。新形势下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改革是最大红利,但红利如果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如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硬发展就没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但稳定不是简单的“搞定摆平”,而是要在正视和化解利益矛盾中实现和谐,在推进各项改革中稳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能够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焕发出13亿人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和磅礴力量。
李抒望(1961-),男,山东沂源人,青岛市委党校教授,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