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辉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339行:“(治痂方:)冶仆累,以攻(釭)脂饍而傅。傅,炙之,三、四傅。”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注:“仆累,即仆垒,据《吴普本草》系麦门冬别名。”我们认为训“仆累”为“麦门冬”,尚可商榷。从医理上来看,相差甚远。据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339行,是将仆累捣烂与攻脂(车中润滑油)调和作外敷之用。周一谋、萧佐桃指出:“麦门冬很少有外用的记载。”《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文献均未见“麦门冬”有治痂之药效,其所附医方皆为内服之用,无一与其在《五十二病方》中“治痂”外敷药用一致。
关于“仆累”为“麦门冬”的记载见于《吴普本草》:“麦门冬……一名仆垒。”从音理上来说,“仆垒”与“仆累”声韵相同而相通。然整理小组所据《吴普本草》成书于魏晋,而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的抄录年代不晚于公元前三世纪末秦代或秦汉之际,早于《吴普本草》三百年之远,《吴普本草》中的“仆垒”与《五十二病方》中的“仆累”是否名实一致,尚须进一步考查。
《五十二病方》与《山海经》几乎同时代,且都为楚地著述,两书中很多名词相似程度极高,尚志钧先生认为《五十二病方》“治痂方”中的“仆累”与《山海经》的“仆累”应为同一物,有一定道理。《山海经·中山经》:“南望单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庐。”郭璞注:“仆累,蜗牛也。”《尔雅·释鱼》:“蚹蠃,螔蝓。”郭璞注:“即蜗牛也。”郝懿行疏:“蚹蠃,转为仆累,见《中山经》。仆累,即螺,又转为薄蠃。”“蚹”属並母侯部,“仆”属並母屋部,二字声同韵对转相通;“蠃”属来母歌部,“累”属来母微部,二字声同韵旁转相通。从音理关系来看,“仆累”为“蚹蠃”无误,即“蜗牛”。马继兴先生指出:“惟在后世本草中尚未见有蜗牛与麦门冬治疥者。今据以上第一说所记‘累’字为本字非假字。又据本条原文制药法的‘饍’字多用于动物性脂肪药的记文,暂将‘仆累’释为蜗牛。”
随着时间和地域的改变,名实不符现象越来越多。今距先秦已数千年,古时“蜗牛”是否与现在的“蜗牛”为一物?《说文·虫部》:“蜗,蜗蠃也。”“蜗”、“蠃”二字迭韵,“蠃”亦可单言“蜗”。段玉裁注:“蠃者,今人所用‘螺’字。……今人谓水中可食者为‘螺’,陆生不可食者为‘蜗牛’,想周、汉无此分别。”清代孙诒让《周礼·天官·鳖人》案:“今语以水生者为蠃,陆生者为蜗牛,古人盖无此分别。凡经典之言蚹蠃、言蠃,注家训为蜗、为蜗牛者,皆当为水蠃。”据《山海经》所描述的“青要山”的地理环境可判断,文中“仆累”当为“水蠃”,即古之“蜗”,今之“螺”。
从医理上来说,《本草纲目·虫部·蜗牛》:“蜗牛(今之“螺”)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据传世医籍记载“螺”类多甘、寒,常用于外治。《五十二病方》182行“治癃方”取“螺”解毒、通淋利尿之功效,以“蠃牛”入药治癃。《养生方》47~48行取“螺”解毒、通利之功效,以“蠃”入药,以酒灼热刺激皮肤。《五十二病方》339行“治痂方” 取“螺”清热、消肿之功效,以“仆累”为主药,与“攻(釭)脂”配制为油膏,用之治痂,药症相符,亦可证“仆累”为今之“螺”。
学界认为古今药物异名现象严重,切不可仅依各代医药书籍所载别名而妄断一医药之今指。整理小组据《吴普本草》训“仆累”为“麦门冬”,前人时修则据《山海经·中山经》郭璞注训“仆累”为“蜗牛”,均有所本,但古注之中,或名实不合,或同名异物,直接借用古注释词往往南辕北辙。古注所谓“麦门冬”、“蜗牛”的词义发展到现在已多有变迁,考诸文献,简帛医书所见“仆累”与今天所谓的“螺”名实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