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文化的分析

2014-04-16 19:10:21刘晶红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成果

刘晶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关于金融文化的分析

刘晶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概括地说,金融文化是一种金融行业的文化,一种金融专业的文化,也一种金融方面的文化。这个文化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中,并与整个社会相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文化既是特殊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这是我们把握金融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进一步分析,金融文化主要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人们对于金融的认识,二是人们在金融方面的实践,三是人们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果。这里应注意的是,人们对金融的认识、人们在金融方面的实践、人们在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三个方面是统一的,而且是必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割裂的,这个联系的载体就是“人们”及其社会活动。

一、金融认识。关于金融认识,在一般的情况下,主要体现为六个较为明显的方面。一是金融的教育。这是金融认识的典型载体或形式。在这里,学生们相对地集中时间学习关于金融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也开展有助于理解金融知识的金融实习和操作,总的目的是打下金融认识的扎实基础,使学生形成关于金融的最基本、最系统的认识,为将来从事金融实践、参加金融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金融的研究。这也是金融认识的典型载体或形式。它主要表现为金融研究机构、研究部门等等。这些机构或部门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是金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特别是那些热点的、亟需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和长远性的金融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推动解决这些金融的问题。三是金融的宣传。这些部门包括专门的金融图书出版、金融杂志报刊及涉及金融的出版、杂志等等。虽然这些部门一般不直接生产或深化对金融的认识产品,但是,它们却是传达金融认识、普及金融认识、深化金融认识、积累金融认识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四是金融的研讨。在这个方面,与专门的金融教育和金融研究等不同,这里是面对面地交流、阐述、切磋、推广,以至形成各种金融理论观点和金融实践主张的重要载体。这是可以从多个角度组织开展的。五是在金融实践中的金融认识。关于金融的真正认识实际上是以金融实践为基础的,是在金融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此外,除了金融教育、金融研究、金融宣传、金融研讨等专有的认识形式之外,在金融的实际工作中也包含着随时进行的金融教育、金融研究、金融宣传、金融研讨等等金融认识活动。以上主要概述的是人们实现金融认识的特殊形式等。六是金融认识的本身。所谓金融认识归根到底是对金融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也就是金融教育、金融研究、金融宣传、金融研讨等认识形式的实质性内容。

二、金融实践。关于金融实践的理解,主要应有四个部分。一是金融实践的本质。前面说过,金融认识的实质是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把握。那么,金融实践的实质就是按照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开展实际的金融活动,至于这种活动究竟达到怎样的实践层次,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二是金融主体的实践。这里所说的主体,主要说的是由于生活和生产等直接的实际需要而办理金融业务的主体。这个主体主要是个人,是群体,是企业,是公司,是单位,是机构,是政府等等,他们既有办理金融业务的需要,又有扩大需要的强烈愿望,以顺利开展自己的生活和生产等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主体的金融业务需要正变得越来越广泛,金融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三是金融机构的实践。金融机构在金融实践中日益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这是由这些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等,它主要发挥着对于金融主体的金融的、中介的、服务的作用,办理金融业务,满足主体需要,支持生活和生产等的正常金融运行。近些年来,虽然由于网络金融的出现,引发了对于办理金融业务机构的新释义、新外延,但是,网络金融在实质上仍然发挥着是金融的、中介的、服务的作用,当然,如何规范也是一个新的问题。四是金融管理的实践。必须看到经,金融管理也是金融实践,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实践,业务与管理是一个金融的两个方面。在这方面,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等机构就是它的典型代表。金融管理机构实践的主要功能在于强化全社会整体金融活动的规范性、有序性、作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金融管理实践虽然不是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具体金融实践,但却是一个国家保障金融业务的整体金融实践,它构架了各种具体金融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机制、基本结构、基本路径及其所必须围绕的核心。

三、金融成果。关于金融成果,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金融主体的金融收益。例如,个人、企业、公司、单位、政府等等金融主体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其它各种金融业务和活动中的存款、取款、借贷、汇兑、携带、支付、买卖、收益、保值、增值、方便、安全等等方面金融需求,在这些方面是否满足了主体自身发展着的金融需求。二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收益。如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种金融机构自身的收益扩大、业务扩展、网点增多,发展的适应性、深入性、创新性、技术性、自主性、竞争性、持续性、跨越性增强和管理更加完善等等,这些都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成果比较重要的体现。三是金融管理上的国家性金融收益。金融成果既体现在金融主体及金融机构的金融收益中,更在国家总体的层面上得到十分充分的体现。这主要体现在金融作为一个整体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支持和促进作用、金融运行对于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稳定作用、金融支持和稳定作用的效率、效益等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融的社会效益如何,这实质是国家意义上的金融效益。四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国金融收益。这主要是从一国金融有别于他国金融的角度来说的。如,一个国家的金融在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自主性强、影响性强、作用性强、主导性强等等,一国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本国的国家体制、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等的支撑性、维护性、保障性强等等,都是属于这个范畴。五是金融主体、金融机构及国家金融的安全。这是由于金融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实上,当前各国之间及国家内部的金融都是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在这里,金融成果必然包含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既要金融支持发展,又要金融实现安全,实现支持和安全的统一。

从以上对于金融文化整体的简要勾画中,结合当前的金融文化现状,需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关于金融认识、金融实践、金融成果三者的划分,无论在金融教育和金融研究机构,或在金融主体、金融机构、金融管理机构、国家金融,或在主体收益、机构收益、国家收益等等,这些划分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二是,同时要从事实上看到,金融认识、金融实践、金融成果三者,无论在哪里,在哪个环节上实质上又都是分不开的,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一个金融主体、一个金融机构、一个国家金融之内,以至于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金融认识、金融实践、金融成果三者更是始终统一在一起的。总是金融认识中有实践,金融实践中有认识,金融认识和金融实践中有成果,金融成果也需要金融认识和金融实践等等。三是,金融认识是金融实践的前提,金融实践是金融认识的运用,金融成果则是金融认识和金融实践的结果、最根本的标准。四是,这就给我们揭示出一条推进金融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想要查清金融的问题,就要到金融的认识、金融的实践、金融的成果中去找,而且,对于金融成果的问题要从金融实践中去找,对于金融实践中的问题要从金融认识中去找。如果要推动金融发展前进,就应当坚持在金融认识、金融实践、金融成果三者统一的前提下,强化金融文化的各个具体环节,推进金融科学发展,提高金融发展质量和水平,使金融发展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境界。五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那些把金融文化仅仅归结为金融认识,以至于仅仅归结为提炼金融理念、开展金融教育、树立金融示范、践行金融价值观等等的说法和做法,应当说是片面的、肤浅的、重复的。才会经常出现孤立地开展金融文化建设的现象,出现金融文化建设和金融效益、金融发展之间的“两层皮”现象,投入大产出低。因为,这在实际运行中是割裂了它们与金融实践、金融成果的内在联系和统一,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责任编辑:何昆烨)

刘晶红,女,汉族,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金融机构成果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0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环球市场(2020年22期)2020-01-18 13:30:42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6
工大成果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19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