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彤/大庆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
塑造审计核心价值观指引经济责任审计航向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践行审计人价值取向
宋玉彤/大庆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
笔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手,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并对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审计;核心价值;经济责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审计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为端正社会风气、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更要积极探索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思潮,推动审计文化发展。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阐释了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即: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是全体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和审计目标的认同,也是维系审计人员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推动国家审计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审计署将大力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作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决定着审计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用结果。
1.审计核心价值观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者指明了价值取向。大庆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早,自1996年起就对领导干部实行了全程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在省审计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市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工作成绩。国家审计署、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领导多次到我市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调研,中组部、中纪委都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向全国进行了推广介绍。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改进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顺应时代发展,首要环节就是提高思想认识,而审计署提出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最佳价值取向。它切中时弊,促使我们把审计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和文化理念根植于心,发挥审计激浊扬清的功能,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审计组织形象,提高审计的创新力和权威性,运用科学的审计理念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
(1)责任重于泰山。岗位就是责任,要把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本着对被审计对象负责任的态度去工作,不但要善于发现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其对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所做的贡献,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客观评价被审计对象,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责任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才能肩负起新时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忠诚守信。忠诚是审计人的本分,审计人员都必须忠于职守,忠于宪法,忠于国家,一心为民,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人民的公仆。要怀着对党、对组织、对审计事业的无限热爱,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忠于审计法律法规,忠于审计事业,忠于审计职守,忠于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夸大”、“不缩水”、客观公正,在原则面前不弯腰、不屈服,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向不法之人、不法之事说“不”,忠诚地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能。
(3)廉洁自律。清廉是立身之本、从审之基,廉政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在审计过程中,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时,把握原则、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秉公审计,不能因为人情、得罪人等背弃审计职责。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在被审计单位及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才能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同时也要注意,树立审计威严,但不能骄横跋扈;既要自信、又不能自傲,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严格按照《党章》和《廉政准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4)依法履职。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运用法定的手段捍卫法律的尊严。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是践行审计人员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中,要遵循法定程序,规范审计工作行为,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必严,充分行使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权、查处权、公开权、建议权等。古人云,正人先正己,只有自己依法履职,才能客观公正地监督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依法履职情况。
(5)保持独立性原则。《国家审计准则》(8号令)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条款,都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对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而言,独立性是提升审计权威性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审计工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关键保障,它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和保持客观性的前提,只有做到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被审计对象的履行职责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6)乐于奉献。奉献是一种爱,热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在工作岗位上争先进,以工作实绩羸得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肯定、彰显审计亲和力。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提升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能力,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还要把通过正高级审计师评审作为短期目标,向身边计算机能手学习,积极撰写AO应用实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用计算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积极参加各种审计业务竞赛,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审计工作,以创新的方法破解审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用创新的举措谋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新突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成就一番审计事业。
总之,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举措,我们要把它内化为行为准则,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把个人价值观同审计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用审计核心价值观指引经济责任审计航向,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践行审计人价值取向。
【1】《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发布机构:审计署办公厅.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撰写机构: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
【3】《求实》2010年第S1期《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