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2014-04-16 14:12闫海玉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青年教师

闫海玉

(晋中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197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鲁伯格(Freudenberger)第一次用“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来描述人们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强度高导致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学术界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伴随着长期工作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随着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 MBI),将职业倦怠分为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与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职业倦怠一般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多的行业中,是助人行业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职业病。对我国15个行业的职业倦怠指数测量显示高校教师位居第三。可以说,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具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失去兴趣,对学生缺乏耐心,对生活悲观失望,缺乏热情与活力,感到精力枯竭与疲倦;二是人格解体,表现为教师在人际互动中冷漠、麻木,对学生逃避接触或拒绝接纳、消极否定,对同事持负面的、愤世嫉俗的或冷漠的态度;三是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科研能力怀疑,并逐步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者对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自我否定。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随着职业倦怠的出现,教师会出现睡眠不足、失眠多梦、饮食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等症状,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同时,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会使教师内心感到空虚、自我评价低,对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厌倦感,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无助感,并养成自我否定的心态,对前途未来悲观失望。第二,降低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受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下降,厌倦教学工作,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减少工作投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受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态度冷漠,缺乏耐心,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美国学者德沃肯曾对教师职业倦怠做出这样的评论:“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第三,破坏教育科研事业发展,造成人才流失。受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逃避与厌倦,不愿意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教学、科研的相关工作。当一项职业不能够给教师带来自信与成就感,相反会带来负面效应的时候,就会导致教师萌生脱离教师岗位的想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都是国家投入巨大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优秀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他们的流失会造成教师结构队伍失衡,后备力量不足,进而导致整个教育系统功能的退化,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对整个教育教学环境造成破坏,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泛滥将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突发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人们对较长一段时期内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产生的一种情绪上的低强度递进反应过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上的、事业发展上的,也有工作强度上的以及心理层面的。多方面压力的重压之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显得尤为突出。

(一)收入低、经济压力大造成职业倦怠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基本都具备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甚至很多是海外归国的优秀学子,他们在求学阶段长期处于佼佼者的地位。然而进入高校工作之后,由于工龄较短,职称较低,造成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甚至与他们在本科、硕士阶段的同学相比,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这种经济上的落差给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成就感、高度自由”的工作,往往是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事实上,面对着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的重压,高校青年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超过了正常的8小时,寒暑假忙着备课与课题申报、论文投稿,甚至比平时更忙更累,压力更大。“全年无休”才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真实状态。而这样的工作强度却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工作报酬,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水平处于偏低的状态,造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失衡。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基本在三十岁左右,正处在成家立业的起步阶段,面对着高涨的房价、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养儿养老的巨大压力,他们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并难免会产生社会不公、读书无用等情绪,导致其职业理想与信念迷失,教书育人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匮乏,让其无法潜心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职业倦怠意识便由此产生。

(二)工作强度高、难度大造成职业倦怠

高校连续扩招、高校排名等硬性指标导致高校不断追赶的竞争压力很大,高校又将这些压力转嫁给了教师。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两条线上疲于奔命,普遍感到工作负荷很重,体验到巨大的工作压力,身心疲惫,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从教学方面看,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没有经历过师范的专业化训练,缺少任教经验,在讲授内容的把握、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堂管理等方面都会遇到问题,因此刚刚走上讲台面对学生、面对督导组时常常会感到难以应对,进而导致紧张与焦虑。从科研方面看,目前高校考核制度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考核比教学考核更容易量化,并占据着更为重要的比重。青年教师由于职称较低、资历尚浅,在申报国家课题以及发表高水平论文时,受到了很多局限,往往困难重重,难以完成科研任务。教学科研工作的难度使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产生了职业倦怠。

(三)评聘考核压力大造成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的重要压力之一是评聘职称与考核的压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内高校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主要包括:按工作任务需要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废除“职务终身制”,设定一定的聘任期限,期满后需再次考核、竞聘,不合格者将遭到轮岗分流、高职低聘、非升即走等。这些改革由于过分强调淘汰和压力机制,将教师按既定指标强制转岗分流、高职低聘,甚至实施“末位淘汰制”“一刀切”等,严重挫伤了教师的职业尊严感,产生了巨大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使教师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被转岗”“被降职”的危机感、担忧甚至恐惧,教师要被学校聘任,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作出巨大努力。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难以把握,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浮动,无法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难以完成考核、评聘的指标,因巨大的压力而产生职业倦怠。

(四)从教意愿不强造成职业倦怠

任何职业只有当人们热爱它时,才会全身心地去投入,才能将工作做好,也才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教师作为一项助人职业,更需要从业者具备强烈的热爱、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高校教师而言,只有真正喜欢,有强烈的从教意愿,才会努力去做好工作,也才能产生工作的满意度并享受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然而,对某些高校教师来说,他们并不是出于热爱而选择当教师,因而从教意愿不强。教师从教意愿不强,就会把工作作为一种跳板或临时的职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会将主要精力、时间用在工作上,也不会有工作的热情和干劲,而教学科研是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教师不投入自然干不好工作,因而就会因为干不好工作饱受失败的打击而出现低成就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五)教育对象变化带来的压力造成职业倦怠

当前高校的教育对象,即大学生都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90后”,甚至是“95后”。当今大学生具备“见多识广”、易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理念等特点。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对高校教师造成无形的压力。当今大学生对网络传媒等信息传播方式有敏锐的体验力和高度的吸纳性,这更进一步对教师的权威地位构成了挑战,使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控制感与成就感降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当教师投入了精力和时间但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被学生理解和尊重时,他们就会对学生由充满热情转而变得不那么热情,甚至对学生冷漠,由此会有一部分教师感到难以教好学生,怀疑自身的能力,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与缓解

(一)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加强物质生活保障

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只有缓解了青年教师在“三十而立”之年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减轻了他们养儿养老的经济负担,构建起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消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青年教师才能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的辛苦工作之中。高校要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条件,通过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青年教师的职业起步提供动力支持。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高房价城市的高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提供集资房、过渡房或者教师公寓等福利性住房,使得青年教师可以缓解巨大的房价压力,能够在就业初期顺利地安家立业,避免职业倦怠。

(二)弱化社会对教师的过度要求,树立合理的职业期待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长期以来被人们贴上了“圣贤”“灵魂工程师”“蜡烛”等标签,这些崇高的符号把教师奉上了神坛,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职业期待,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社会应该营造一种宽松的舆论氛围,倡导对高校教师合理的职业期待,并引导青年教师正确看待自己从事的职业,树立恰当的职业期待。同时,社会应该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为高校青年教师营造一种尊重、信任的工作氛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能,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切实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三)优化综合考评制度,完善教师的绩效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很不完善,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中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目标过高,任务过重”、“一刀切”等错误的倾向,考核制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给青年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过度焦虑,进而产生职业倦怠。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针对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例如,可以根据青年教师的职业倾向,进行“教学型”与“科研型”的分类考核,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青年教师的个人特长,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信心与工作积极性。青年教师进入高校有一个职业身份转换的适应期,学科方向也需要重新定位,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高校在考核目标的制定上,要注重渐进性,避免跨越式,给青年教师一定的心理适应期。

(四)努力构筑民主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高校应努力改变造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种种压力环境,积极构筑民主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青年教师在高校的发展与管理中,常常会有一种“人微言轻”的挫败感,高校应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作用,增强青年教师的存在感与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高校教师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独自备课、独自写作的状态,这种长期独立工作的状态很容易使青年教师缺少人际交往,感觉到孤独与失落。高校应充分发挥工会、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青年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让青年教师在舒心的状态下展开工作,避免职业倦怠。

(五)提升个人的心理调适能力与工作能力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在职场中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可以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而有的人却在压力之下形成职业倦怠,这取决于个人面对压力时的调节能力。高校青年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不逃避,不抱怨,积极扩大人际交往,扩展社会支持系统调动所有的能力与资源面对压力。同时,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年教师工作能力不足,因此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断充实完善自我。随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稳步提升,他们会逐渐产生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这对职业倦怠的产生会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262-267.

[2]赵玉芳.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4):41.

[3]刘桂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97-98.

[4]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J].理论探讨,2007,138(5):70-72.

(编辑 申嫣平)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