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安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13)
自德国洪堡创立世界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以来,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被公认为大学的三大职能。而人才培养是核心环节,它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关注较多的话题,而服务社会的能力彰显了高校的实力。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社会贡献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探讨江西省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如何应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其重点是要探索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江西地方特色,特别是战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共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和新的时代命题的今天,江西地方高校一方面应该在学科、专业结构及教学内容上注入“地方”和“生态”的因素,使其符合江西生态式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嵌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基地中去,从而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轮驱动”,使江西高校人才培养事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事业实现互动发展。
江西省高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条件的比较劣势。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经济基础相对欠缺,限制了人才培养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是经费,一方面,江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支持高等教育的经费有限,因而,江西省高校相对于其它发达省市高校,无法获取优厚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江西从国家获取的高等教育经费也相对处于劣势。不妨以211和985工程为例,211和985是国家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经费项目。但是江西高校获取国家专项支持的情况并不乐观。在周边的相邻省份中,唯有江西和浙江两省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而985更是没有。但与浙江没有可比性,因为作为211的浙江大学同时也是985,并且它是一所巨型大学,有好几所较高水平高校合并而成。相比之下,邻省福建有两所211,其中一所(厦大)为985,安徽有三所211,其中之一(中科大)为985,湖南分别有三所211,其中的两所(中南、湖大)为985。湖北更不用说,其境内达7所211(其中武大华科两所高校为985)。在邻省中跟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更是不好比。而江西仅能同西部地区极少数省份如贵州等境况相类似。即使与西部大部分地区(四川、云南等)相比较,江西也算是落后的了。当然,所谓211、985以教育部部属院校居多,但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无论从招生生源、还是从服务地方,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这个意义来说,江西省的高等教育从国家经费中获取的支持相对较少,人才培养的经济条件相对弱后。
其次,是像国内大部分高校一样,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江西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子集。从大环境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现出人才培养的“流水线作业”、“标准化”模式,几乎“千校一面”,不同地方的不同高校学科、专业趋同,相同专业的课程设计也几乎别无二致。在这种大背景下,江西地方高等教育通过强化人才培养的“地方特色”属性来更好地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能力不足。例如,文、经、法、外等专业,无论是作为文科院校的江西财经大学,还是作为工科院校的华东交通大学,亦或是作为农林专业方向的江西农业大学,以及其它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统统开设,这无疑会模糊学校的特色,无异于重复建设而使资源浪费。
此外,江西高校可供学生实践的实习平台不足。江西作为中部落后地区,产业发展落后,从而决定了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社会实践的资源相对不足。有的毕业生根本就没有经过有实在内容的实习环节,有很多所谓实习仅是走过场,甚至连过场也不走[1]。不少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主要是与省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合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而从资产专用性理论来说[2](P24-63),人力资源也是一种资产,这种对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疑有“定制”的性质,能更好地服务于所对接的单位。这种对外省企业合作方式的实训培养,不存在服务江西本省产业发展的意义。
基于以上问题,江西省高校应该克服自己的不足,化不利为有利,契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新战略,走出一条能够更好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费不足是我省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从争取经费的角度看,首先是要有开放办学的理念。我国高等教育以公办为主,财政拨款是主要的经费来源。国家教育经费主体上是既定的,通过开放办学,与上层机构沟通,将办学优势和困难展示出来,争取更多支持,这无疑比坐在办公室等上面拨付经费要强。而就民办高等教育来说,江西省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江西科技学院以及南昌理工学院,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但仍然不能处于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不可忽视,民办教育也是公益事业,目前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的招生规模已经达到江西省第一阵的综合性公办高校规模,几万之众的青年学子在这里实现了大学梦,稳定了社会,因而,理应争取政府资助。民办高校通过开放办学,沟通上层,向主管部门争取这方面的条件是有必要的。不仅如此,高校以开放办学为理念,通过广泛地与社会合作,争取企业等社会组织援助,也是经费来源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也是以生态为主题。在此背景下,江西高校更应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注重人才培养的生态特色。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下,特别是经济标准压倒一切的思想意识支配下,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漠视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此为生态意识薄弱之体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的是“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经济发展要求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科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培养生态型人才尤其重要。所谓生态型人才,是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均能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能够服务生态社会的公益型人才。具体表现为有社会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尊重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贡献生态社会的一技之长,能够保持生态型生产和消费习惯的社会公益型人才。
社会的主体是公民,社会风气好坏、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公民的素质,从这个意义来说,生态型公民的培育,实为更广泛意义的人才培养。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高校不仅是培育学生,而且负有知识生产和传承文化之使命。为此,江西省高校理应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以知识生产、传播和文化引领为手段,通过相关课题研究、社会公益讲座等活动,突破学校的围墙,培养江西本土有生态意识的公民。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中,江西高校要发挥“传道”者的作用,弘扬公民生态理念,引领生态社会发展方向。
生态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各高校在生态通识教育,生态专业相关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多样化的态势。多样化本来就是生态的原则,如生物多样化等等,如果片面追求整齐划一,反而是不生态的。为此,培养生态特色的人才,要结合各学科、专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各高校自身的特色。任何学科和专业都可以注入生态的元素。生态文明是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它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学相关专业的问题,而是所有专业、所有行业的问题。各专业要在嵌入到环鄱阳湖区地方建设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式技术。将各专业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结合起来。例如,在会计专业方面,江西财经大学可以以学科优势,探讨将环境成本纳入到成本核算体系中的教育,以开拓会计专业学生的生态视角,从而更好地呼应环鄱阳湖区的生态主题,更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籍此使毕业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华东交通大学的强势专业是铁道与交通运输,该校在铁路减噪音污染方面有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或依托现有的相关研究团队,可进一步探索打破过去粗放式的建设方式,通过教育形成生态节约式的基础建设理念,从而培育能够服务鄱阳湖地区生态式发展所需的基础建设型人才。而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唯一的211高校,可偏重于相关学术研究,在资源环境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依托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践基地,培养相关学术型人才。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等民办本科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社会历史条件,探索以培养能够扎根于本区域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
江西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以课堂改革和基地“嵌入式”“双轮驱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从教学内容来说,无疑要契合生态要求。如政治理论课,要强调资源紧张、环境破坏严重等生态忧患意识,强化生态责任。各专业教育也要注入生态元素,如经济学专业注入“绿色GDP”考核指标、电力等专业注入节能技术等。但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纸上谈兵”式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要求,通过嵌入到实践基地中,在实践中提升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嵌入式”教育模式,其意义在于:首先,学生可以在深入基地的实践过程中一般性地掌握技能。其次,通过接触不同的环节,与不同专业的人协同学习,使学生适应现实对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及其团队的需要。学科发展要求打破壁垒,更重视学科和专业的交融性和渗透性,社会分工多样化又要求社会协作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动及人与人的交往更为频繁,更要求人们具有与他人交往和协作的艺术,因而,如何“做人”的问题更为重要[3]。从这个层面来说,可引申出第三点——教会学生做人。即,在“嵌入式”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在与同学、与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以及与地方经济建设者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交往和协作能力。
从江西高校应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来说,首先,江西高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要抓住江西传统产业、传统文化特色,如农业产业、陶瓷产业、稀土矿业等行业特色,以及茶文化、瓷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特色,形成能够与现实需要联系紧密的专业。例如江西农业大学,要建设好农业科技、农业经济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及其延伸工业等相关专业,以改变传统农业不适应市场化竞争的弱势地位,以及打破这些具有很强实务性专业的学生缺乏实务操作的人才培养尴尬。文科方面的专业和课程建设要向红色文化、陶瓷艺术等方面有所倾斜,并使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培养的过程中,直接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融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建设的具体事务中,从而使学生主体的学习与具体环境合为一体,形成人的成长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式互动关系。
总之,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高等教育与外部生态是独立与依存相统一的关系[4]。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脱离社会的“独立性”有余,而“依存性”不足。通过以开放办学、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探索课堂教学与“嵌入式”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模式,使高校与其环境——地方形成一体化态势十分必要。各高校通过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将地方经济社会大舞台当作培养学生的大课堂,“嵌入”到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文化基地中,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
[1]任培秦.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11-115.
[2]李永安.蔡元培人才培养观对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03:134-137.
[3]徐德斌.论高等教育的宏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