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理论创新、理论特色、理论武装三者的辩证关系
——兼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4-04-16 12:21:25王钰鑫王耀鸿
江科学术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王钰鑫,王耀鸿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理论武装的政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1]。理论创新、理论特色与理论武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和协同性。认清其内在逻辑,无疑对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有着积极意义。

一、理论创新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的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条件、提供内容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任何理论都有某种程度的大众性,因为它总要反映一定群体的利益,为一定的群体说话。”[2]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506)。这就直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转变为大众化。因为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去创造历史、改变世界。而理论要想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与变化了的时代主题和具体实际相结合,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彰显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实现对群众利益的维护,不断赋予其鲜明的理论特色。换句话说,不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就会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理论特色和理论魅力,就会失去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初条件。同时,只有通过持续地理论创新,才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使其更具理论特色,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本身也就成为大众化的文本来源。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传播历程及其在中国百余年的传播实践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关键就在于它具有优良的理论品质,促使其理论特色不断丰富和发展,推进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胡锦涛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P364)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地进行着理论思考、深化着理论认识、推进着理论创新,相继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以对中国国情的“彻底把握”为基础,使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了鲜明的理论特色,极大地彰显了理论善的力量、美的享受、真的魅力,群众必然愿意、乐意去掌握。在此基础上,群众的理论自觉不断提高,进而转化为实践自觉,自然就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这也是“中国力量”源源不断的秘密所在。

早在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强调用理论武装工农,用理论指导行动,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研究和发展工作。这可以视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造上的最初尝试和理论自信的初步萌生,也成为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的起步。虽然认识十分粗浅,却难能可贵。然而,这种认识并非沿着直线向前运动,而是经历了一些挫折,比如说王明、博古等搞的教条主义即是一例。在屡经挫折与失败而又奋起拼搏终获胜利的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回答了在殖民地半殖民的中国如何取得革命胜利、民族独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有了成熟的理论形态,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特色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当然,其间也发生了一些偏离正确方向的“错误”,禁锢了理论的发展和理论特色的丰富,其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同样,也有大批党员和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行着理论创新,并为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做着准备。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在理论发展中进行理论武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成为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经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力探索,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中国和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强调用民族话语和习惯来阐释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持续丰富和发展,魅力持续彰显和增强,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魂灵、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夙愿的实现凝聚了强大的力量。

二、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民群众经由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走向实践自觉、实践自信的过程。这既是自觉自信的实践的逻辑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但并非是任何实践都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并在实践中获得自由。只有自觉自信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不断‘革命化’和可持续的‘人化’。”[5]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实践表明,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环节。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理论自身的魅力和解释力;理论彰显力量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无论是其理论形态还是言说方式,都不符合中国人民的习惯,假如不通过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只能被少数知识分子精神所了解、学习、研读,大众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经由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易于被大众理解、接受的大众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作为神圣使命,持续丰富和发展党的自身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守。作为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9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一以贯之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6]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可以回答“中国走向”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7](P534)他强调,“一定要把党八股和教条主义等类,彻底抛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7](P844-845)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持之以恒的探索,相继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达到实践自信自觉的新高度提供了理论武器,成为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点,认为我们取得的历史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而且,十八大报告本身也就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正是在一以贯之的理论创造之中,丰富和发展了理论特色,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文本供给。

理论特色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体现在对真理的寻找、追求、坚持和发展之中,体现在对人民群众武装及在其指导下的伟大实践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为中国梦寻找到了科学理论武器。然而,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它自身也要符合人类对真理的认识规律,在实践基础上无限接近真理。列宁认为,“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相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客体的相对正确的反映;这些反映愈来愈正确;每一个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8]。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还必须兼顾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具体性。李大钊曾指出:“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9](P3)毛泽东也在经历了挫折与磨难之后,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不唯书、不唯上、不唯苏,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接力探索、接力奋斗,使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中国城乡社会实际化、具体化,极大激发了基层群众的理论创造热情,实现了党的理论成果的跨越式发展和丰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人民有了奋勇前进的旗帜,“中国梦”有了实现的武器和保障。

丰富和发展理论特色就是在形式上融入民族形式、在内容上体现民族任务,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理论创新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概念、术语或者逻辑体系的“无中生有”,而是致力于让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种共产党队伍中的人普遍了解、认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成功地运用,使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自觉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言行。[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毛泽东思想大众化。而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中国本土语境、来自于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与概括,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当代化”的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亲近性文本。[1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度创新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内容,它不仅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把国家建设好大概要100年的重要论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判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革命”的重要论述;“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遵循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和做好综合平衡的要求;等等。[12]这些表述都十分贴近当时人们的语言习惯、利益需要、思维方式,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科学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新内容,它以通俗易懂的表达、喜闻乐见的形式而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和发展需要),忠实代表和表达了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科学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良好夙愿的路径,极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适应性(民族认同度),增强了说服力,集结起强大的社会力量,让实现中国梦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正是理论特色的形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有了理论之“本”(既是根本,也是文本),为凝聚中国力量供给了理论武器。

三、理论特色、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遵循

理论特色、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交叉互动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深入人心、不断为群众理解掌握和大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持续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的过程,也是理论特色的丰富与发展、理论创新的坚持和推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发展的过程。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实践的过程,昭示我们:只有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切实反映中国人民大众的真实需要、价值诉求和整体利益,从而为其走进人民大众的内心世界、真正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掌握并践行提供根本保证。从根本上说,理论的魅力就蕴藏在这里,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才能够真正掌握群众。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能让最广大人民群众较为顺利地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党的事业提供力量源泉。“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4](P38)。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和推动理论创新可以直接理解成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符合所在国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从而使群众掌握理论,把理论当做自身的精神武器的过程。而理论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使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中国,理论创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赋予中国实践理论特色,使其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进行理论创造的原则。李大钊、恽代英、蔡和森、瞿秋白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产生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对青年学生、工人群众等群体的思想引领,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毛泽东更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撰写了大量调查研究报告,并从对马克思主义“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13](P111)的认识出发,强调“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7](P801)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探索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研究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等具体实际,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既不隔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涵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使理论拥有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改造实践的力量,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奋斗历程,就是“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1]的历程。其间经历的挫折和磨难也启示我们,故步自封,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原有的群众基础也会遭到破坏,马克思主义就会“小众化”。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与一切停滞保守和教条主义是不相容的,这是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的内容。从实践上看,大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还是幼小的,理论上很不成熟,对许多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很难及时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在实践中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做教条化理解,对俄国夺取政权的道路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等,给革命造成了挫折,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使追随、信仰马克思主义队伍急剧减少。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唯书、唯上、唯苏”,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照搬照抄,提出了“弱小的红军强攻中心城市”等不切实际的主张,在许多革命根据地,正因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刻把握,使党的政策方针远离实际、远离群众,并导致革命力量遭受到重大损失,苏区大部分沦陷,原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苏区群众甚至改变了看法,马克思主义甚至于在乡土社会也失去了“光彩”。[11]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14]

理论特色、理论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又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同时也继续推动着理论创新,形成、丰富和发展了理论特色。也就是说,理论特色、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之间是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其所具有的关联性特征和协同性特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过程。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牢牢把握理论特色、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丰富和发展党所领导的事业的理论特色上下功夫,在坚持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下功夫,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到更高阶段,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6(2).

[2]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理论视野,2009(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王让新.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1).

[6]程京武.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J].红旗文稿,2013(6).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石仲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1).

[9]李大钊文集:第三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程美东.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J].马克思主研究,2012(7).

[11]王钰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3).

[12]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3-19(1).

[1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7(1).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6:44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