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恒
【关键词】思想品德 活动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13-0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思想品德应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一课都有大量的活动设计,每一个单元还有主题研究。这些活动设计均是以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设计和编排,教师在实施和使用这些活动设计时,必须深入领会课标精神,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一、直接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给出的活动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设计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创设了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和思维的学习情境,既体现了学科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达到了引导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增情感的目的。因此,对于教材中给出的活动设计,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使用,也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直接使用。比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同学·朋友》一课时,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中的第一个活动设计,让学生开展讨论、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需要经过加工后使用的活动设计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活动设计,有时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合,使活动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进行加工时,可以采取3种方式。①整合活动设计。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整体掌握和梳理这一节课的各种活动设计,找出各个活动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将教材中的几个活动设计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比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学·朋友》时,可以将文中的3个活动设计整合为1个活动,解决“怎样交友”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整合,既节约了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②更新材料,完善活动设计。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课文《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时,由于教学内容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进而更新教学活动材料。有的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党的基本路线》这个章节的内容时,用国庆阅兵的视频代替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又达到了教学目标。③对活动设计进行适当地改编。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由于受到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教学时无法实施,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课本中的活动设计进行适当地改编,从而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促进教学的开展。比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这节内容时,由于学习内容比较零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进行适当地改编,如将本班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日常消费账单融入活动设计,分析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三、创编活动设计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的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教材又没有给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解决这些理论知识,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一些全新的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将高深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一课时,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活动表现出来,同时联系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丰富活动设计,从而解决课本中的难题。
四、拓展课外活动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主题探究,这是一种前置性的课题实践活动,也是课堂学习向课外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将“主题探究”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做法有两种:一是让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知识学习后,用所学的知识指导“主题探究”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让学生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将教材中的间接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开展“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个活动时,先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分工,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资源和途径,在活动结束后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并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并适当地创编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价值追求。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