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措施

2014-04-15 12:50蔡怀义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数学

蔡怀义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转化;措

施;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6—0026—01

调查发现,数学学困生主要是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不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对此,笔者认为,要想让数学学困生转困、脱困,就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2.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乐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每章(或单元)学完之后,要安排一次阶段性测试,测试的内容除了要注意趣味性之外,还要特别注重符合学困生的胃口,考前给学困生介绍一些应试技巧。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积极创设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使其教学效果达到“百问不如一做”的目的。

4.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志。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用榜样和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师可以利用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教师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1.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能够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长度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教师在为学困生弥补知识的缺陷时,应以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提高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4.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笔者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是尝试练习,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补充讲解,起到强化和调节的作用。第二次反馈是课堂作业,再次发现缺陷时,当堂给予补救,因为课内补救强于课外补救。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将练习归为六类:基本性练习、单一练习、对比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练习,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子上,在多次反馈后,仔细讲评,能够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并在实际运用中形成技能。

学困生的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许多教师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