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丹 周宁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微公益”以其平民化和公众广泛性,为国内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力量。另一方面,舆论对于其公益信息的真实性,操作的合法性等方面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本文以“微公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产生机制与发展特点的解读,透视“微公益”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推动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公益 网络舆情 微博 舆论领袖
“微公益”之“微”滥觞于互联网的组成单元——草根。“草根”以其群体性和广泛性,使公益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开展方式逐步演变为自下而上。移动互联时代的“微公益”更为推崇的是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在推动平民公益事业发展的同时,传递着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这种公益理念自草根阶层兴起继而逐步引起了包括很多社会名流在内的关注与思索。然而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及信任危机等问题又使得微公益在前行中遭遇种种困境。如何让善举走得更远,成为自媒体时代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微时代中“微公益”的诞生与发展
2006年,Twitter在美国诞生,标志着个人社交网站的兴起。2007年5月,国内饭否网创立,作为国内第一家开通微博服务的网站,对于推动国内以微博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网站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2009年,新浪微博等门户网站微博异军突起,在引导舆论方面逐步作出重要贡献。短短几年的时间,微博用户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3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3亿。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过半,达56.0%,微博在降低社交参与成本、改变公益参与机制、提升公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微革命”。
微博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草根性降低了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成本,这在无形中契合了“微公益”的理念,为“微公益”奠定了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微公益”所强调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人参与公益汇聚力量创造价值。在“后郭美美”时代,官方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逐渐下降的时候,网络公共平台上“微公益”的勃兴,无疑承载了公众更多的希望,在构建公众参与机制、互动机制的平民公益舞台上逐步成长与发展。
“微公益”究竟能走多远我们难以预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微公益”所能实现的,是借助微博之力发布公益信息,筹集善款,征集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公众也逐步形成了“关注就是力量,转发就是参与”的可贵默契。可以说,“微公益”以其平民化的姿態,让公众参与慈善的热情得到了更为妥善和平等的表达,同时也让社会看到了微博对公益活动传播机制的巨大改变和影响。
二、Web2.0时代“微公益”的特性
1、草根性
中国人自古尚儒,“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一直被主流社会所推崇。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公众逐步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慈善是政府和富人的责任,是少数“成功者”的专利。“微公益”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微公益”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网络中的节点——草根。其“微”更多的体现为参与主体之“微”和公益力量之“微”。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原则下,不追求多少,只强调有无。其真正价值正在于广泛参与的草根性。
“微”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其主流运作平台——微博。微博自兴起就不断地刷新其在公众舆论上的影响力。而微博的公共论坛的功能,则为公共话题在网民社群中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宣传平台,也逐渐成为网络上公众情感表达的一个主流方式。“微公益”使得草根的善心得到更为妥善的表达,开启了平民公益新时代。
2、即时性
即时性也是“微公益”的特点之一。微博作为“微公益”的主要运作平台,在公共信息发布和公众舆情表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网络监测数据显示,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网络点击量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汇聚成一个小高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步降低,这使得网络事件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同时,“微公益”参与者的迅速反应,也使得热点事件的影响持续扩大,引发广泛讨论,制造出二轮、三轮话题,形成新的舆论压力,继而可能促使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使事件得到解决。
3、透明性
在“后郭美美”时代,公众对公益活动的透明度的诉求更为强烈。“微公益”跳出了传统公益只能由特定机构或少数人来运作的窠臼,达成只要符合民心所向,人人皆可为之的大众广泛参与状态,强调公众广泛参与并创造价值。而这其中推动“微公益”逐步发展的正是日益公开透明的公益制度,这是“微公益”的命脉所在。
“微时代”环境下的“微公益”,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公众对于公益活动进行广泛监督和及时参与上。在2012年“免费午餐”活动中,微博上“国家拨款3元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的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了网民的普遍关注,随后传统媒体也跟进报道,最后,当地的所德小学校长及副校长、县教育局勤管站站长及副站长被免职。
“微公益”的核心精神是广泛参与,鼓励用户间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并利用官方博客和个人博客、视频播客、公共SNS等平台,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快捷性和低成本优势,使公益信息短时间迅速广为人知。
三、成长之“殇”——国内“微公益”发展的困境
“微公益”,在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中让我们看到了其危机处理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
1、法律盲区让“微慈善”缺乏有效保护
法律上的盲区主要体现在募捐行为的合法性认定与慈善行为的法律保障上。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公募资格只局限于公募基金会等公益机构,而网络募捐的发起者和操作者大都是受难者亲属或社会爱心人士, 他们往往不具备发起募捐的法律资格,而由非公募基金会发起的“微公益”项目又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的保护,从而使得这些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成为法律监督和保护的盲区。
另一方面,针对国内的慈善行为,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慈善法”,对募捐发起人、善款使用、监管审计、余额归属等慈善事业实体内容做出明确解释和规定。法律方面的不健全会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难度,也有可能使得善良的动机由于缺乏制约而滑向另一个危险的方向,加之“微慈善”的广泛性和草根性,其群体效应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
2、“微信息”真实性难核实
作为“微公益”的主要参与者,网络中的个体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现阶段国内网络监管尚难落实实名制,每个个体在网络上都可以拥有很多ID而不必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而无论哪种声音在网络上均有可能引来巨大的反响,从而产生或良性或恶性的社会效应。在新闻伦理问题的处理上,作为“微慈善”之主要载体的网络更多地体现出其监管乏力,其运作模式基本也是在公众自律的基础上实现,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如何探究信息发布的真实性,是摆在“微公益”实践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013年6月,“宝贝回家”寻子网站上,一条寻找走失女童的微博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经警方查证,这条吸引无数爱心的微博是假消息。而很多类似于“请帮忙转发一下,一名XXX的学生,叫XX,XX岁,消失几天了,他爸爸号码XXX,爱心接力!”等如此的消息由于缺乏可靠的鉴别机制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消息的背后则是不法分子的骗局,这些虚假信息使得“微公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3、缺乏专业团队运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高级分析員杨睿指出:“当前发起和运营“微公益”的多是名人或媒体,他们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可以迅速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运作‘微公益事业,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随着‘微公益的项目规模扩大、涉及社会问题增多、捐赠资金增长,对运作团队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从事‘微公益的人员大多是兼职或志愿者,其对公益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作为非官方组织发起的“微公益”活动,对于互联网上广泛而分散的网民有着不可忽视的凝聚作用,这些慈善活动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并且使得少数弱势群体受益,这对于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加社会成员的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对“微公益”的深入了解和对“微公益”理念的广泛普及,可以使人人皆可为之的公益行为根植到每个人的行动中。而以“微公益”为代表的社会良性互动行为,如果由于缺乏相对合理和完善的保护和制约而走向消亡,这是很遗憾的。尽管目前“微公益”在透明度和合法性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们愿意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政府的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随着公众监督和制约的不断强化,“微公益”会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杨伟龙、何康杰,《微公益传播策略分析——以免费午餐为例》[J].《新闻世界》,2013(7)
②周文,《“微公益”如何避免成为“伪公益”》[N].《中国妇女报》,2012-9-25
③朱虹,《解码微公益》[J].《中国国情国力》,2013(8)
④蒋莹,《我国微公益的运行模式与发展状况探析》[J].《河北企业》,2013(6)
⑤曹守婷,《微公益时代:公益与网络的联姻》[D].福建师范大学,2012
⑥涂诗卉,《浅析微博时代的公益发展契机——以新浪微博公益模式为例》[J].《新闻世界》,2011(7)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