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军
【关键词】应用题 启蒙教学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29-02
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并为高年级学习应用题扫除障碍,有经验的教师从认数开始,就有计划地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学。笔者在此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结合认数、计算,使学生正确选择单位名称
一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难点之一,是选择单位名称的问题。学生往往都用“个”“只”来代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认数、计算教学中,应采用实物、图片、幻灯等形式,指导学生正确选用单位名称。如学生数数时,要求说准单位名称:1支铅笔、2把尺子、3张桌子……计算时,教师要边读边算,如2支铅笔拿走1支,还剩1支(2-1=1),2朵花加2朵花,等于4朵花(2+2=4)。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单位名称,为今后学习应用题做好准备。
二、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讲加、减法意义时,按照例题的内容,由动到静演示给学生看。如讲加法意义,先让2个学生做游戏,再让1个学生由远而近跑来,这时3人一同做游戏,可得到算式2+1=3;讲减法意义,用活动教具演示:飞机场上停着3架飞机,其中1架由近到远“飞走”了,飞机场上还剩2架飞机,得到算式3-1=2。学生从变化的过程中,领悟到2+1=3,是把2和1合起来等于3;3-1=2是从3里面去掉1,剩下2。在此后的练习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动手摆摆学具,画画图。如要求学生观察:课桌左边摆2个苹果,右边摆3个苹果,合在一起是几个?再如按照算式“6-2”摆图形:先摆6个△,再拿走2个△,还剩4个△。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把“合起来”“拿走”的动作与加、减法的基本意义建立起联系,有利于理解加、减法意义,为学习加、减法应用题打下基础。
三、充分运用直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一)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
其具体指导方法是:
1.引导学生根据特殊标记,按顺序看图。如下图,物体分两部分圈起来。如果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则指导学生看图时应该先看部分后看总体。如果表示要去掉虚线圈里的数,应该按照从总体到部分的顺序看图。
2.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方向看图。如下图,“游走”和“飞来”一个表示原有数量减少,一个表示原有数量增加。
3.根据图中事物的特点看图。如下图,要指导学生根据文字提示看图。
学生初步掌握了看图方法后,观察能力会得到较大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解图意。
(二)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述图意
在教学加、减法意义以前,通过数图上物体的数量,训练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如“草地上有3头牛在吃草”“桌子上放着4本书”等。
开始教学加、减法意义时,训练学生看图说两句话。如“树上有2只猴子,树下有3只猴子”。教师添第三句:“一共有几只猴子?”
从教学认数6开始,训练学生说三句话。第三句话最初可以是叙述式(如小华家养了4只母鸡,2只公鸡,一共养了6只鸡),逐渐引导学生从叙述式过渡到问题式(如红红做了7个纸风车,送给同学3个,还剩几个)。
教学认数10以后,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说一幅图的图意。如:“平平家有5只大鸭,5只小鸭,一共有几只鸭?”或“李立家养了5只大鸭,养小鸭的只数与大鸭的只数同样多。李立家共养鸭多少只?”还可以说:“妈妈买了大鸭和小鸭一共10只,其中有大鸭5只,有小鸭几只?”……这样的训练,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应用题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会学生看图列出算式
第一步,填补算式。指导学生看图把不完整的加、减法算式补充完整。使学生领悟到,算式中的数字与图中物体的数量相对应,计算的方法要符合图意。
第二步,看一图列一式。在教认数5以前,教师向学生提供明显示意计算方法的画图,让学生看一幅画,列一道算式。如
第三步,看一图列二式到四式。从教认数6开始,教师向学生提供不明显示意算法的画图(如下图)。
训练学生列两个加法算式(2+4=6;4+2=6),或两个减法算式(6-2=4;6-4=2),还可以列加、减各一道算式(2+4=6;6-2=4)。教认数9时,就要求学生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如
在教学中,看图、说图意、列算式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为以后理解应用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表格应用题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常用的数学语言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直观图,让学生说图意。
第一句话:电线上有4只燕子。
第二句话:又飞来2只,
第三句话:一共有几只?
再把这三句话的内容填人表格内,分三个层次出现。
(1)两个条件中的数据都用图来表示。
(2)一个条件用图表示,另一个条件用文字表示。
(3)两个条件都用文字代替,只是把题中讲的事物对象用图表示。
让学生逐步用文字代替图示,为学习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好衔接。
除了表格题目安排要由易到难外,对学习的要求也应逐渐提高。
第一步,要求学生看了表格题以后,能像看图一样讲三句话,从而了解直观图与表格应用题的相互联系。
第二步,要求学生看了表格题以后,分别从四个方面说四句话:这道题说一件什么事,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使学生初步接触一些规范的数学语言。
第三步,通过教师提问,使学生了解:表格题里,先告诉的是第一个“条件”,后告诉的是第二个“条件”。题目最后要求我们算的叫做“问题”。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条件”“问题”有进一步理解,为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作好铺垫。
教学实践证明,注意了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学生就能顺利地学习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因而,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应按照教材的内容,适时、恰当地对他们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育,以提高一年级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