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琴 缪春润
(东台市中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口味异常辨治举隅
唐爱琴 缪春润
(东台市中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口味异常 辨证论治 验案
近年来,笔者临床中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口味异常(口酸、口苦、口甘、口咸、口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5则如下。
黄某,男,41岁。2010年10月19日初诊。
患者口中自觉有酸味1月余。伴胸闷胁痛,恶心,嗳气泛酸,嘈杂,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查胃镜示:慢性胃炎,胃潴留;腹部B超示:轻度胆囊炎。中医诊断:口酸。辨证:食滞胃肠证。治法:消食导滞。主方:保和丸。处方:
神曲15g,山楂15g,陈皮10g,连翘10g,莱菔子10g,茯苓15g,半夏10g,木香10g,槟榔10g,厚朴6g,枳实6g,黄连2g。14剂。常法煎服。
服药14剂后病情缓解,口中酸味消失。
按:唐·王冰曰:“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生。”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则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上述两段文字意思是说酸涉及肝,治疗酸就要治肝,但是临床应用不可一概而论。本案患者口酸,为胃腐熟功能减退,饮食积滞胃肠,浊气上冲于口,故口中有酸味,予保和丸加减消食导滞。方中神曲消食健胃;山楂消食化瘀;莱菔子消食除胀;食积于中焦,易于生热助湿,故以半夏、陈皮、木香、枳实、厚朴理气化湿和胃;茯苓健脾祛湿;槟榔导滞去积;连翘散结清热;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使食积化,热湿去,胃气和,病症自除。
朱某,女,24岁。2013年2月28日初诊。
患者口苦1月余。伴嗳气,烧心,泛酸,胸骨后疼痛,上腹胀,纳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口苦。辨证: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证。治法:疏肝和胃,清化湿热。主方:化肝煎。处方:
丹皮10g,青皮6g,陈皮6g,焦栀子10g,浙贝母10g,郁金10g,茵陈15g,旋覆花(包煎)10g。5剂。常法煎服。
服药5剂后复诊,口苦好转,原方继进5剂症状消失。
按:《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苦……病名为何?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四时气》则云:“胆液泄,则口苦。”可见,口苦与胆关系密切。临床遇此病中医辨证多属于肝胆湿热证,治疗当清肝胆湿热,多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取效。本案患者口苦,乃肝胃郁热、浊气上冲所致,当采用《景岳全书》化肝煎疏肝泄热和胃。方中丹皮、栀子清热泻火,青皮、陈皮行气疏肝,茵陈利湿疏肝,郁金清热疏肝,浙贝母化痰,旋覆花降逆和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清化湿热之功。
李某,女,68岁。2012年11月13日初诊。
患者自觉口中有甜味4月余。查空腹血糖示:8.6mmol/L。患者拒绝服西药,遂来求助中医。刻诊:口中有甜味,神疲,乏力,体瘦,纳少,纳后腹胀,舌质红、苔白而干,脉细弱。中医诊断:口甘。辨证:气阴两虚、脾失健运证。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助运。主方:七味白术散。处方: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后下)3g,木香10g,山药20g,葛根15g,石斛10g,麦冬10g。7剂。嘱其严格控制饮食,忌食油腻肥甘,适度运动。
2012年11 月20 日二诊:患者口中甜味渐消,唯觉口干、燥热,喜凉饮,查空腹血糖为7.0mmol/L,上方去砂仁、木香,石斛改为20g,加天冬10g,再进7剂。
2012年11 月27 日三诊:患者自觉病去八分,查血糖为6.1mmol/L,药证合拍,二诊方继进巩固治疗,并嘱其定期复查血糖。
按:《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口甘好发于糖尿病患者,该患者起病并无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典型症状,而是口中有甜味至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糖尿病。根据四诊资料,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脾失健运证。七味白术散见于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有健脾生津、祛湿化浊之效。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白术燥湿和胃,茯苓健脾化湿,山药补脾养阴,木香、砂仁、藿香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石斛、麦冬甘寒养阴。
姚某,女,42岁。2012年4月5日初诊。
患者近来自觉口中有咸味,伴腰酸,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弱。中医诊断:口咸。辨证: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证。治法:滋肾养阴,清热降火。主方:知柏地黄丸。处方:
知母10g,黄柏6g,熟地20g,山药15g,地骨皮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7剂。水煎,分2次温服。
1个月后患者电话告知服药5剂口中咸味消失,余下2剂未再口服,至今未复发。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咸生肾”,肾“在味为咸”;《张氏医通》云:“口咸,肾液上乘也。”故口咸多责之于肾病。关于治疗,朱丹溪《丹溪心法》云:“肾热则口咸,宜滋肾丸,滋阴大补丸。”本案患者舌苔、脉象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故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滋肾阴、退虚火。方中知母、黄柏、丹皮清肾热,地骨皮清虚热,熟地、生地补肾阴,茯苓、泽泻化湿利水。药后患者肾阴足,虚热清,咸味消失。
吕某,女,38岁。2012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口中气味臭秽2月余。伴口干,喜冷饮,牙龈肿痛,口唇内侧见两枚小溃疡,小便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Hp(++++)。中医诊断:口臭。辨证:胃中积热证。治法:清胃泻火。主方:清胃散。处方:
黄连5g,黄芩10g,蒲公英15g,焦栀子10g,升麻6g,生地10g,丹皮10g,石菖蒲6g,大黄(后下)6g。7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2年6 月17 日二诊:患者诉口中臭味较前减轻,但是口腔溃疡未愈,感觉口腔疼痛。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上方加生蒲黄(包煎)10g、野蔷薇根10g,再进7剂。
2012年6 月24 日三诊:患者诉口中臭味不显,牙龈无疼痛,无口干,口腔溃疡渐愈,唯大便溏,上方去大黄、生地,加芦根15g,7剂。2012年7月1日患者电话告知症状消失。
按:《医学入门》云:“口臭者,胃热也。”胃中积热上冲,故口臭,予以清胃泻火,火降则口臭消失。本案采用清胃散为主方。方中黄连、黄芩、蒲公英、栀子清中焦胃热;升麻清热解毒,善治胃火牙痛,又有轻清升散、宣达郁遏伏火之功,有“火郁发之”之意;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大黄清热泻下降火,以使火自大便而去;石菖蒲化湿和胃;丹皮清热。众药合用,胃热除,胃火降。二诊时因口腔溃疡未愈,考虑前药药力不够,温习古代文献,忽思起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云“重舌生疮,蒲黄末敷之,不过三上瘥”,“蔷薇花根为口疮神药”,故加之取效。三诊患者大便溏,去通便泻火之大黄、滋阴凉血之生地,加清热生津之芦根,服药后症状消失。
编辑:韦杭 吴宁
R255.905
A
1672-397X(2014)07-0051-02
唐爱琴(1978-),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疾病的临床工作。845025681@qq.com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