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4-04-15 13:03:28张锁良宋宇轩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张锁良,宋宇轩

(1.陕西省布尔羊繁育中心,陕西麟游7215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所需要的动物源性食品都来源于畜牧生产。因此畜牧业在改善人类膳食结构和增强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产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比如美国在48%左右,英国70%以上,法国丹麦等国家高达80%左右。我国畜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14%增加到目前的33%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我国畜牧业在短短的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就我国目前畜牧业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我国虽然是畜牧大国但并非畜牧强国。本文对我国目前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1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生产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

和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生产水平普遍偏低。比如美国奶牛平均单产目前达到10 000kg以上,我国仅为5 000~6 000kg;美国每头适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可以达到25~30头,我国仅为14头左右。统计资料表明,2012年我国出栏肥猪6.9亿头,而适繁母猪存栏4 949万头,按照美国的生产水平,出栏6.9亿头只需要2760万头母猪就足够了,因此我们国家每年多养了2 189万头母猪,按每头母猪每年消耗1t饲料计算,仅母猪一项,我国的养猪业每年就多消耗饲料2.19×107t,多消耗的饲料不但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畜牧业发展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在现有存栏量的基础上如何挖掘动物生产潜力,提高产量的问题。

1.2 结构不平衡

畜牧业结构不平衡,造成部分畜产品产能过剩,部分畜产品又供不应求,导致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养殖效益不稳定,影响畜产品市场的均衡供应。

我国猪肉、禽肉以及禽蛋的产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猪肉、禽肉以及禽蛋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表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而牛羊肉和牛羊奶则产能不足,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反映在市场上猪肉、禽蛋、禽肉价格波动较大,时高时低,而牛羊肉和奶价格近年来则一路攀升,说明我国的畜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必须稳定猪禽生产、扩大牛羊生产才能平衡发展,保证畜产品市场的均衡供应。

1.3 家畜品种培育落后

目前我国畜牧生产的主流畜禽品种单一,部分地方品种资源灭绝或频临灭绝,遗传资源多样性受到威胁。良种是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畜牧业的大发展也是以引进国外培育的所谓良种作为物质保障。这些引进良种都是经过高强度选育形成的专门化品种,每一个畜产品都采用专一生产方向的品种进行生产。过度引进国外培育品种虽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但从长远看,对我国地方品种的提高利用甚至保种形成了威胁。许多地方品种由于饲养效益低而被引进良种所替代,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甚至频临灭绝。地方品种虽然生产水平低,但在适应性、风味、繁殖力以及抗病等性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是进行良种培育和选拔提高的重要育种材料,任其消失会对我国家畜家禽品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我国地方品种加以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其优异经济性状的挖掘和利用,最终形成基于我国品种资源特点和消费习惯的特色畜牧业。近年来我国在黄鸡、青腿麻鸡以及乌鸡等优质型肉鸡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基于我国地方品种的特色优质型鸡肉生产体系,一举两得,既保护了特色品种,又产生了经济效益。这些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在其他畜种的开发利用方面借鉴。

1.4 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

畜牧业生产中畜产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影响极大。表现在畜禽饲料配制上以大量的化学物质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以增强其效果,高铜、高锌、高砷、高抗生素普遍添加于饲料用于提高动物增重。为追求饲料的高蛋白水平在日粮配制中使用非蛋白氮如三聚氰胺等、为提高瘦肉率并使肉色鲜红使用瘦肉精、为使蛋黄颜色更深使用苏丹红等,这些化学物质沉积在畜产品中,人类食用后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后果,危害人类健康。

要保证畜产品安全首先要做好畜牧养殖过程上中下游的常态卫生监控工作。食品卫生监控部门要定期对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兽药、添加剂以及出栏的活畜采样检测,确保在各个生产环节无问题出现,并据此建立本地区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数据库,和全国联网,资源共享,确保从农场到餐桌上的畜产品卫生安全。其次要搞好畜牧养殖科普工作,消除养殖者和消费者的畸形理念,比如有些消费者认为蛋黄红就代表蛋的营养好、肉色鲜红就代表肉质好;一些养殖户认为饲料粗蛋白质越高就代表饲料质量越好、粪便黑就代表饲料消化利用率高、猪皮红毛亮就代表健康等一些错误的理念,正是在这些错误观念的误导下,养殖者和饲料生产者才千方百计过度使用违禁物质追求上述效果以满足消费者的畸形消费理念。

1.5 疫病蔓延

目前我国流行性动物疫病有120多种,其中病毒病60多种,细菌性病害40多种,寄生虫病20多种。随着国内外动物及其产品调运流通以及候鸟迁徙等途径,这些疫病不断扩散到各畜禽养殖地区,流行范围很广。很多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老病有抬头趋势,而且由于引种频繁,检测不严等原因许多新病也被传入国内,导致我国目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疫病防控工作十分复杂,形势也是空前严峻。近十年来,虽然我国畜牧业的产值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因疫病造成的畜禽死亡率,比西方国家至少高出1倍多,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家畜牧生产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疫病防控方面首先政府要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应急防控和长效防控的关系。目前的动物疫病防控要以长效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防控机制。其次是加强疫病防控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管理,同时在免疫评估、检疫规范、流通风险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动物防疫部门的责任,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四是加强捕杀力度,对于出现重大疫情的畜群一经报告,立即捕杀,但对养殖户必须做出适当的补偿。

1.6 饲粮资源短缺

据统计监测数据预测,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1×108t,其中配合饲料1.62×108t;浓缩饲料2.30×107t;添加剂预混合饲料6.30×106t。因此粗略估计饲料粮的需要量为3.00×108t。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虽然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2×108t,实现了十连增的良好局面,但我国2013年粮食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新高,出现了三大主粮依赖进口的严峻局面,粮食自给率已经不足90%,这主要是饲料粮占据了粮食总产量近一半的份额,因此人畜争粮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作为饲料主要蛋白原料的大豆及其副产品豆粕严重依赖进口,据估计我国每年大豆需求量7.00×107t,而生产量只有1.23×107t。这导致国内作饲料用的豆粕价格完全受国际市场左右,对饲料工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也对畜牧业造成影响。

在粮食资源短缺的状况下,发展我国畜牧业首先要发展节粮畜牧业,通过对营养调控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优化,提高生产水平,改善饲料转化效率,从而减少饲料粮的浪费;其次要开源,必须加大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如发酵技术、酶解技术等加大对食品工业副产品以及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消除其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其利用率,以缓解饲料粮不足的被动局面。

1.7 科技水平低,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不足

我国畜牧生产从业者最初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户发展而来,从业者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系统,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这在早期饲养规模小的情况下还可以应付。但随着我国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营一个畜牧场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业者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技术、经营管理乃至营销都能游刃有余才能管好一个畜牧场。因此必须加强对未来的畜牧从业者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在必要时建立资格准入制度,以提高畜牧产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同时我国畜牧科研和实用畜牧生产技术的有效对接也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目前的畜牧技术是以引进为主,原创性的技术很少,猪、蛋鸡、肉鸡、奶牛基本是靠国外的培育品种为支撑从事畜牧生产。这对于我们这个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科研体制和导向有问题。我国的科研目前形成了重基础,轻应用的大环境氛围,这种研究氛围导向使得我国科研论文数量排在世界前列,而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却远远落后。加大实用技术的研发力度,使科研工作更多的接地气是提高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农业部实施了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畜牧方面生猪、蛋鸡、肉鸡、水禽、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羊、兔等畜种都有相应的产业技术体系来加强科学家、示范基地和养殖户的有效对接,将科研和产业整合到一个大的国家级平台,这在机制上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相信这种创新机制和导向能给我国畜牧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带来正面的影响。

1.8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远远超过工业污染。一头成年奶牛每天的粪尿排放量45~75kg、成年猪6.5~11.2kg、羊2.7kg、家禽0.15kg。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由于动物高度集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极多,尤其是氮磷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导致一些地区由扶持畜牧业发展变为限制畜牧业发展,比如广东的惠州、东莞等地方政府出台了“限猪令”限制当地养猪业发展,虽然这些做法不可取,但反映了养殖业对地方环境保护的压力之大。畜牧场的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在处理原则上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粪便可通过生产沼气以及堆肥处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比如北京德青源蛋鸡采用鸡粪生产沼气发电技术处理养鸡场鸡粪非常成功,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会(GEF)联合授予“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成为行业内低碳畜牧产业发展的典范企业。政府对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的污染也高度重视,2013年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签署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的处罚以及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补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条例已经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畜牧养殖企业的环保门槛在法律层面已经形成。

1.9 动物福利观念不强

动物福利概念最先在西方畜牧业发达国家被提出。按照现在国际上公认的说法,农场动物福利被普遍理解为动物享有五大自由,这五大自由分别是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但是在集约化设施化饲养方式下,畜禽这五大自由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在我国畜牧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畜牧生产的过程中,环境恶劣、舍内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活动空间狭小、粗暴对待动物以及运输过程中应激严重等这些损害动物福利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忽视动物福利的做法最终影响了动物健康从而给养殖业效益带来损失。笔者认为在我国完全按照这五个福利标准从事畜牧生产目前还不符合我国国情,但饲养者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树立起动物福利的理念,善待动物以满足其部分福利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不按照动物福利法规进行生产,在畜产国际贸易中由于动物福利壁垒而影响畜产品对外出口的案例时有发生。比如2013年12月网上传了一段视频,我国农场生产安哥拉兔毛时采用活体拔毛而不是电推毛的方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PETA Asia的调查,视频中兔子因活体拔毛而惨叫不止,引起全球兔毛消费者的严重不满而抵制中国安哥拉兔毛,导致我国兔毛出口急剧下滑,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损失。因此在全球关注动物福利并进行福利立法的大背景下,我国畜牧业养殖是到了该认真考虑动物福利的时候了。

1.10 政府调控过度,补贴政策不科学

畜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一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无法替代。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政府的引导和刺激措施是必要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交给市场去调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我国的畜牧业快速发展,政府的扶持和刺激性政策功不可没,但目前存在调控过度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动辄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强势推广密集型的养殖业,这种违背生物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必然导致失败。比如西北某镇,曾经号称中国禽蛋第一乡,在政府的扶持下连绵十几里建成一连片的鸡舍,形成很大的养鸡"园区",鼓励农民进驻,开始一两年还可以,后来一场禽流感,导致400多万只蛋鸡全军覆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畜禽是生物,如果密集饲养在一起而没有统一的供种计划、饲养计划和疫病防控计划,会使各种疫病集中,在这个区域造成灾难性后果。

我国的畜牧补贴政策也饱受诟病。行内戏称政府在畜牧产业上的补贴方式上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农民养殖赚钱的时候是畜产品市场价位较高的时候,这时候为了平抑物价,政府补贴来了,引得无数养殖行业外的资本参与到养殖业中,最后造成产能过剩,畜产品市场价格剧降,农民开始赔钱,这个时候又不见政府补贴出手相救。同时补贴政策也不公平,补贴只针对所谓的规模养殖场户而不是所有的养殖户,这就出现了政府财政补贴富人而不补贴穷人的怪现象。而且现在有一部分所谓的规模养殖户只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为目的,并不是以发展养殖业为目的,这对于千千万万以养殖业为职业的小规模养殖户来说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不管是赚钱也罢,亏损也罢,在基础设施已经足够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交由市场自己调控才能保证产业健康发展。尤其是生猪、蛋鸡和肉鸡产业,政府与其补贴,不如将财政资金用于在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时购买猪肉鸡肉作为国家储备,以拉动价格适当上涨,保护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在价位高涨时则投放市场,适当平抑物价;或者政府可将该部分补贴资金用于低收入人群的购买补贴以拉动需求。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应朝尚不满足市场需要、养殖基础设施薄弱的畜牧领域比如牛羊方面倾斜。

国家的畜产品进口量近年来也是不断增加。以羊肉为例,2010年1~10月进口鲜冷冻羊肉4.49×104t,而2011年1~10月中国进口鲜冷冻羊肉增加到6.87×104t。大量进口国外畜产品虽然对平抑国内价格有作用,但对国内本来就脆弱、效益低的畜牧业打击很大。国家在进口国外畜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我国畜牧产业的保护问题,光依赖进口,畜牧业或许会成为第二个大豆产业。这对我们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是个灾难性结果。

2 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2.1 适度规模、生产水平高的现代化畜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说到现代化,我们马上就联想到规模化。好像规模不大不足以现代化。这里必须明确一个概念,畜牧业现代化并不等于规模化。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生产水平上,生产水平高,效益好,环保生态才可以称之为现代化。基于我国人口密度大,可耕地资源缺乏的基本国情,从地方生态、经济、文化出发,不追求政绩性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提高单产的生态畜牧业,才是我国畜牧业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利用现代畜牧科技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起来的小微畜牧企业和家庭牧场将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2 低碳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我国通过畜牧业将粮食转化为畜产品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在我国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粮食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畜牧业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2.3 品种培育趋势

现代畜牧生产所采用的良种生产效率非常高,比如肉鸡35d左右即可长到2kg;肉猪5个月龄可长到100kg以上;蛋鸡一个产蛋周期的产蛋量可达20kg 以上;奶牛一个产奶周期的平均单产可达1.00×104kg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对动物生产潜力的挖掘已经接近极限。以后的育种趋势笔者认为应该由主攻主要生产经济性状朝以下几个方向转变。首先是提高适应性,培养抗逆境品种,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加剧的环境背景下耐热品种的培育是一个重要方向;第二个方向是抗病育种,在疫病复杂,老病不除,新病又生的形势下,靠疫苗和药物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才能应对危机。比如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研究人员2013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出一头对非洲猪瘟具有免疫力的转基因猪;第三是培育环境友好型动物新品种,培育出对饲料利用率高和低排放的畜禽新品种是发展低碳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比如加拿大和美国2010年宣布培育了可以在体内表达植酸酶和纤维素分解酶的转基因猪,这样的猪可以大大增强对饲料中粗纤维和植酸磷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粪便中有机物和磷的排放。

2.4 饲草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

由于草地资源的无序和过度利用,我国广袤的草地资源生产力非常低,草地退化沙化很严重,部分地区已经酿成生态危机。国家为恢复草地生态,很多地方现在执行退耕还林、封草禁牧的政策,逼迫原来以羊和牛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朝规模化舍饲方向发展。舍饲之后的草食动物生产仍然需要大量的饲草作为保障。因此草产业以后会有大的发展。目前随着舍饲养羊、肉牛集中育肥和奶牛养殖量的扩大,粗饲料资源已经显示出短缺的局面。据统计,2013年我国苜蓿的进口量占到需要量的60%,优质进口的美国苜蓿每吨价位高达3200元。专用于青贮的玉米也会大量种植以专门用于牛羊养殖所需要的粗饲料资源。因此未来草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5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进一步优化

以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科研机构的生产组织方式会成为区域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将资本、劳动力、生产、市场、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有效整合,可保证区域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6 畜产品以绿色有机生产为主,实施有地理标识或企业标识的品牌战略

以后的畜产品不会再是在环境恶劣的农贸市场出售,而是在贴有生产企业品牌和标识有质量可追溯系统的二维码后在超市的低温冰箱出售。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一些产地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畜产品会标有地理标识,以增加产品附加值。

2.7 畜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

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区域的资源特点、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等差异很大,千篇一律采用一种模式发展畜牧业肯定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未来的畜牧业发展将立足区域特点,采取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比如东部可主要发展“外向型”现代化畜牧业;中部可主要发展“农牧有机结合型”现代畜牧业;而西部则发展“特色型”现代畜牧业。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个性化创意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可能会受到购买力较高的部分城市居民群体的垂青。比如为满足一些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可以在饲养前让这些消费者认领自己的猪,标识后在猪舍饲养,同时在猪舍安装摄像头,上网后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认养者可以通过远程方式看到自己的猪的生活情况,到适宜出栏时屠宰后卖给认领者,这可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当然认领价格会很高,养猪者效益也会很可观。

2.8 数字化畜牧产业将迅速发展

未来的现代化畜牧场,数字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射频耳标、自动分栏、自动环境控制、自动发情鉴定、GPS系统以及各种管理软件会在工厂化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畜牧场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装备的使用,使畜牧生产水平保持领先状态。

2.9 动物福利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的畜牧业发展会越来越注重动物福利。不管是由于人道的原因,还是出于生物安全的考虑,动物福利在畜牧业生产中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国际畜产品贸易中动物福利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壁垒。因此以国际市场为对象的畜牧生产企业在畜牧生产中必须参考出口国对于动物福利方面的特殊要求,在设施装备以及饲养方式的选择上必须符合出口国动物福利法的要求,才能越过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竞争。

2.10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职能转变

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越来越少。市场在畜牧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将起到主导作用。政府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监督和服务方面。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一些畜牧兽医方面法律法规的执行上。服务方面主要给从业者提供市场信息,打通流通渠道、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从而保证畜牧从业者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 小结

我国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目前的生产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对畜产品的基本需求,但存在生产水平低、消耗大、品质差、效益低等多种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未来的畜牧业朝着高效、健康、低碳方面可持续发展。

[1]周海川,周海文,王锐,等.中美畜牧业发展比较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11)::22-27.

[2]曹建新,齐莹莹,王虹.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J].当代畜牧,2013(9):77-78.

[3]王济民.国外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中国家禽,2012,34(1):2-6.

[4]肖红波,王明利,王济民.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J].世界农业,2013,406(2):70-76.

[5]郭晓丽.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3(4):107.

[6]肖普辉.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与支撑体系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6):5-6.

[7]朱玉宜.现代畜牧业发展途径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2013,34(7-8):93-94.

[8]魏云华,桂彬,韩莹莹.固始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当代畜牧,2013(5):8-9.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03-19 08:37:52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