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4-04-15 09:16赵宝林王启海黄丽萍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企药品职业

赵宝林 王启海 黄丽萍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0)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赵宝林 王启海 黄丽萍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0)

目的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结果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药品质量检测应用型人才。结论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1]。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加上各区域经济要求、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现结合我校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进行探讨。

1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药品标准的国际化,要求现行的国家药品标准不断提高,与国际标准接轨[1]。为应对市场开放的挑战,规范对药品质量的管理,从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种植等方面提升了管理的层次,强调要向药品质量效益转化。对药品质量的监控和检查,离不开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据统计,仅安徽省芜湖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有30多家制药企业和数十家医药公司以及大型药品零售企业,因而,对高素质技能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上升阶段[1]。但笔者对安徽省多家医药公司、制药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调研发现,目前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注重高等教育的“学科性”和“系统性”,忽视其“职业性”,导致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职高专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综合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药品质量检测应用型人才。

2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2.1明确专业定位

随着《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等政策出台,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形成合肥、芜湖、马鞍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本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批能够较快适应第一线药品质量检测岗位的专门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将专业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培养“说真话、做实事、知规范、能实践”,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单位等,可从事制剂质量检查工、制剂检验工、药物分析工等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关注芜湖市及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生物药业的发展,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就业岗位及人才需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充分调研,借鉴工科职业教育模式,紧扣药品企业、行业生产特点,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管理情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形成,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2]。共同构建并实施“三融入、二结合、一实体”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融入”是指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融入职业标准、融入工作过程;“二结合”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一实体”是指通过“三融入、二结合”最终培养从事制剂质量检查工、制剂检验工、药物分析工等岗位群工作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实体”。

3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3.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贯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目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想,接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市场的需求,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构建“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对接职业标准,实现“课证融合”;强化学生的课外学习体系建设,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

3.2构建课程体系

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确定药物检测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对应职业岗位需求,根据本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参照现行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等,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能力分解。根据岗位需求,将能力项目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群,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药物检测工作过程为依据,通过整合、整理等措施,形成以《药物检测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和《药品生物测定技术》等为核心的、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学习领域,加强实践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原则,突出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并重。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从药物检测真实工作任务出发,按照药物检测工作过程(程序)即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过程、检验后结果的处理与报告、检验工作总结与提高4个模块组织教学内容。同时进一步优化课程之间关系,形成4大专业核心职业技术模块。化学药物理化检验技术模块(基础化学、仪器分析、药物检测技术等),中成药理化检验技术模块(含基础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化学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药品生物鉴定技术模块(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品生物测定技术)及药品质量管理技术模块。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结与联系,使教学与岗位职业技能对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能更好适应职业岗位变化以及就业能力的需求。

3.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将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实习”两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为“基本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三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以一个“中心”,即“三年企业实践不间断”将三个环节有机地进行连接。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基本实验技能和验证性实验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性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内容的转变,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重点突出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相似或相同的综合实训课程。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改变了由“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细化,新的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及教师现场指导+问题总结+问题讨论”等环节,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考核方式,由单一通过实验或实训报告的方式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转变为现场完成综合实训项目为要求的考核方式。整个考核过程中,做到以学生逐一考核和教师现场评分的方式进行,使学生的成绩能真正反映其实践水平。

3.4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3.4.1校企共育人才 聘请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管理人员与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发掘一批生产实践与组织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本专业兼职教师。让他们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同时也将药品检验过程中最新的理论及实践技能融入到教学当中。

与上海悦胜(芜湖)药业有限公司、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每年向协议单位定向输送专业毕业生[3],同时按照企业的需要将教学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企业员工培训。

3.4.2校企共建基地 依托校内中央财政支持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及省级实习实训中心,与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建设成现代药品检测生产“校中厂”,采用真实生产设备、借助典型产品生产流程、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按照企业生产岗位对员工的要求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2],做到“实训场景工业化、学习过程岗位化、管理运行企业化”,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

与企业共建、共享、共管融学生岗前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厂中校”,由学校负责企业职工的知识培训,学校向企业提供技术知识,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共同进行产品研究。企业提供区域厂房作为学生见习、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的场所。同时建立校企双重管理体系,校企共同管理“厂中校”的教学。校方委派专业教师督促合作企业“工作学期”教学计划的落实、调节企业与学生关系、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了解学生学习与思想状态[3]。

校企深度融合的结果为专业搭建起了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平台,学生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有了保障,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3]。

3.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突出检验实践能力,培养整体药品质量理念,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原则,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1]。发挥学生会的作用,通过学生会中的各种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信息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课外有计划邀请药品检验方面的专家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第二课堂巩固和加深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分析仪器技能大赛、基础化学技能大赛、仪器搭建大赛等操作技能大奖赛,内化职业品质,提升职业道德,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王启海,赵宝林,黄丽萍,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148.

[2]陈巍,何达,梁勇,等.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调研分析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30.

[3]赵宝林,龙全江,黄丽萍,等.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6.

(责任编辑宁梵西)

A Study on Reform of Educational Model for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Drug Quality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Baolin,WANG Qihai, HUANG Liping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model for the specialty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drug quality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ethodThe reform was carried out by optimiz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constructing curriculum system,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tc.ResultThe high quality talents, who were adapt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trained by the reformed educational model.ConclusionThe reformed educational model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drug quality, educational model, reform,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省级特色专业(编号 2013tszy045)成果之一。

2014-2-26

赵宝林(1975- ),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及复方。E-mail:zhbaolin1975@139.com。

G 642.0

A

1674-9545(2014)02-0018-(04)

猜你喜欢
校企药品职业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