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芳
摘 要:多媒体技术手段以较强的交互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五彩缤纷的画面、音效、视频等,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器官,使枯燥的知识以鲜活的符号驻存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了认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二者有效统一,达到愉快、轻松、和谐、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178-01
1 有效导入,引出新知
导入是新授课的前奏之音,是一堂课成功的先决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新课导入主要以教师教学语言、或者直观事物等形式出现,但是由于语言和事物的单一性和贫乏性,往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而且由于语言的平淡性和事物色彩的暗淡性,很难集中小学生“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凭借鲜艳的色彩和跃动的旋律,使导入呈现别样的效果。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西湖》教学导入时,我下载了一段关于西湖风光的视频,并且配有字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学生生发了无限的想象,对西湖的美景充满了向往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学习,板书课题。《哪吒闹海》教学时,如何导入新课,成为教学前必须深思的问题。为了让三年级学生对哪吒有更亲切的感觉,我截取了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段,并且配有孙楠演唱的主题曲,作为导入新课的情境,唤起了学生对哪吒的认同和了解哪吒的心情。
2 节省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是新课改对有效课堂教学实现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口授的方式阐述和表达文中的意思,这样不但所表述的意思不够清晰,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1~2分钟的情境画面或者图片,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游子的语句,如《游子吟》中的诗句,季羡林的《我的母亲》中所表达自己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怀念的文章片段,就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波兰音乐家肖邦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之情。这样所节省的时间,可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3 氛围营造,活跃课堂
小学语文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此教学理念,陶行知先生很早就积极提倡。多媒体技术能够借助自身的优势,营造与真实生活相近的情境,加强学生的经验与之密切联结。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教学中,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故事所发生的春秋时期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当时的时代特征,我用1分钟的时间,在教学中播放了电视剧《卧薪尝胆》的精彩片段,学生一下就明白春秋时期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不一样的。在《军神》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写作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战士的视死如归、无畏牺牲的高尚品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关于抗日战争影片中所截取的片段,如《地道战》、《英雄王二小》、《鸡毛信》,让学生感受当时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人强占我国领土,在我国横行霸道的罪恶行径,以及当时我国人民虽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依然顽强地和敌人作斗争的伟大气概。这样的情境渲染,使学生对抗日战争中的革命者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增强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深刻体会,激发了学生对军神的无限崇敬之情,深化了主体,活跃了课堂教学,升华了教学主旨。
4 补充资源,丰富教学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教学承担着母语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在教学中对相关资源的补充和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多媒体在这个环节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在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我自己也收集了关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制作成PPT进行播放,让学生对文中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充实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又如,在讲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黄果树瀑布》、《诺贝尔》、《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学生不容易了解的课文时,都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查收和收集相近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制作成学习札记,装在学生学习成果袋里面,作为期末评价的一部分。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不但能够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的习惯,而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丰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审美感知。
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给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色彩,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趣味性。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适可而止,做到恰到好处,才算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高效整合的目的。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山东 青岛 266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