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社会”下来看中国九十年代图像艺术

2014-04-14 03:02魏于凡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

魏于凡

摘 要:在“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中波德里亚所提出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面对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被卷进丰富物质的大包围中。物质刺激并影响着当代人思想理念,消费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推动力。在这样的时代中,消费社会所持有的特征体现在中国的当代图像艺术之中。中国九十年代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会,商业性,消费性显现,本文试想借助中国九十年代图像艺术思考中国当代图像艺术。为此本文立足波德里亚早期著作《消费社会》,初步探讨中国九十年代的图像艺术。

关键词: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中国九十年代图像艺术;当代图像艺术

中国改革开放后,预示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WTO使中国步入全球经济范围。社會渐渐以生产为主转向以消费为主,而这种变化也蔓延至社会文化领域。当代文化艺术会受到消费社会影响,而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也正是感受到了这个变化。

1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阐述

让·波德里亚法国著名思想家,学术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其早年的学术当中,对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理论、消费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展开分析探讨。首先,他提出物质“丰富”。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质以前所为有的速度增长,充盈着我们的社会,构成消费社会的基础。“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1]物质商品极大的富足使人们可以忽视是否有商品而只专注购买的一大基础。其次,“符号”是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理论里的一个基本关键因素。人们被团团包围在丰盛物质环境中,渐渐地被物质潜移默化。在消费社会当中人们对物质的拥有不是出于对物质所提供的功能性而是对其符号性的占有,而符号则是可以替换的。“物品在其客观功能领域以及其外延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内涵领域里,他便只有符号价值,就变成可以多多少少被随心所欲地替换了。”[1]这就预示着人们不为物质内容消费,而为物质形式消费。最后,他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消费包含“媚俗”,这即是“当代物品中一个主要的,带有摆设的范畴。”[1]“媚俗”成了一个装饰要素,他作为在大众中推进“流行”的成分而存在。

波德里亚关注“消费社会”产生来源,代表元素及其危害等等问题,的确发人深省。相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效应,中国自然而然地被卷入消费狂潮的后工业社会当中。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商场中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大街小巷中的超市和便利店里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物品。而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购物更是以新奇,便捷吸引大批青年。人们淹没于数量众多的商品之中,这些商品刺激着人们的欲望,满足着人们莫须有的消费动机。消费意识正在悄然无声地牵引着人们于各方面问题的思考。

2 消费社会中的中国当代图像艺术

艺术被包括在消费品之中。“在道格拉斯与伊舍伍德看来,消费阶层的界定与三类物品的消费有关:主类消费品(如食物),技术消费品(旅行和资本装备)以及消息类消费品(信息产品,教育艺术品,文化与闲暇消遣)。”[2]在中国,艺术受到消费影响,而当代艺术家接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当代艺术创造中不在纠结艺术技巧的问题,而更多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对大众所处的社会反思。

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社会”的首要特征:物质的丰盛性。李邦耀的作品《产品托拉斯》,将现代用品图像以一种直言铺叙的方式展示于画面之上。现代用品的丰富多样性是消费社会出现的前提。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之下,我们看到经济腾飞,生活水平提升,商品丰盛。其次,消费广告植入画面。广告是消费社会最突出的符号代表。波德里亚认为“广告也许是我们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1]在“85新潮”中,“北方艺术群体”代表王广义在其系列创作“大批判”中将文革时代典型人物形象和现代广告,运用波谱拼挪剪贴手法,戏谑地凑在一起。可口可乐,果珍,派克一类商品广告是消费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艺术家已经注意到消费占据了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艺术家钟飙的作品中也有广告的身影,他在展现都市生活的时候利用符号广告进行说明表达,《过客》中在电话亭的上方,画家也不忘用广告标识来体现现代都市。艺术家关注“流行”和“女性”,媚俗成为反讽的手段被艺术家采用。媚俗“是由工业备份平民化导致的,”“它在消费社会学现实中的基础,便是‘大众文化。”[1]刘铮的作品《仿月份牌》虽然较之于西方所谓的媚俗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作品中已经暗含了消费社会的世俗,艳丽,妩媚等特点,这样的特点在于为了流行的目的,吸引大众关注。消费社会的特点被艺术家敏感地捕捉到并表现在了画面之中。这些元素,虽不是专门为表达消费社会主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掉艺术家们有意无意间地呈现出消费社会所衍生的特点。

3 “消费社会”下给中国当代图像艺术带来的思考

消费社会下我们的艺术创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扩大不仅包含物质一方,也包含精神一方。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在满足城市中人们必需生活的前提下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大城市中的画廊和职业画家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画家脱颖而出,所创作的作品也进入国际拍卖市场。然而,机遇和挑战永远是不离不弃的一对双胞胎,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消费社会会不会成为支配中国当代图像艺术的隐形之手呢?波德里亚用《布拉格的大学生》说明人被异化。在消费的社会里,“商品的逻辑得到了普及,如今不仅支配着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这个文化、性欲、人际关系以至个体的幻象和冲动。”[1]波德里亚的推论是为了说明文化受控于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评判标准左右文化艺术评判标准,文化艺术最终流于消费社会的商业设计之中。

当代艺术在后现代思潮和西方哲学影响,从非理性主义开始经过存在主义到阐释学对传统本质冲击,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反形式,反规则,观念化;反传统,反理性,快乐主义;消解精英,推崇大众;国际化,全球性等等特点。当代创作主旨是无关乎于美,无关乎于技法,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艺术家自我的理解反映社会现象发人深省。中国当代图像艺术必然也是具有当代艺术的基本特制。但是,当代艺术的创作特点和消费社会逻辑,会不会使得图像艺术容易一味从众,趋向世俗化,渐失道德标准,丧掉价值尺度,拒绝反思精神,从而违背了当代艺术创作思想的初衷?这需要艺术家本人于创作中不断反思,同时也需要大众接受者于鉴赏中认真品评。消费社会在中国当代图像艺术中有所体现,对中国当代图像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故对于消费社会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当代图像艺术中所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促使中国当代图像艺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失掉当代艺术的主旨。

参考文献:

[1]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7,112,134,113,225.

[2] 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9页.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研究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科技风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试论消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阱及其应对
消费社会与苹果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