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广信
摘 要:有一部分工业园区在制订规划方案时,因为出发点不对,缺乏对整体工业布局、结构和规模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进行规划环评工作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工业园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协调好工业园区规划、实施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从实践工作出发,重点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寻找好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3-015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工业园区也越来越多,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要尽量减少工业园区在生产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就需要做好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心在于尽量降低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它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发展和体现。下面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讨论。
1 实施规划环评的必要性
经过近10年的发展,规划环评对规划决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归结为:①“挡箭牌”。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对规划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从决策源头来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②“传声筒”。将更高层次的战略决策、环境目标、环境价值和可持续性原则融入地方发展战略,指导下一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③“指挥棒”。通过对规划的评价、调整、引导和制约,优化规划的结构、规模、布局,使宏观的、抽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原则与具体、可操作的各类规划相联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各类工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对从源头预防产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作为环评从业人员,将着重围绕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重点展开对策研讨。
2 规划环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对象是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作为开发建设规划的制订和决策部门,希望通过规划环评倾听环保的声音,所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必要性和价值便集中体现在能否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建议或缓解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方面,以确保其开发、建设规划合法、科学、可操作。
2.1 注重规划与相关政策等的协调性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宏观性和高层次性,是针对决策的评价方式,其性质决定了它应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相协调,而在实践中,规划环评协调性分析往往是单向的而不是互动式的,即只能分析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对规划方案造成的影响。
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是处于最高战略层次的,属于上层位规划,其决定了拟定规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以,上层位的协调性分析目的在于告知规划方案制订部门如何调整并适应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指导规划审批部门如何合法、科学地作出决策。而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旨在识别拟定规划方案与同层的其他规划的协调一致性,如果存在冲突,能否通过调整实现相协调。此层面的调整可能是互动式的。
规划环评的意义在于评估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性,然而,不同的规划是由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制订的,政出多门势必使其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
2.2 注重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属于现状调查、分析和评价环节,是进行规划环评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其最终目的是从环境角度判断规划方案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
在实践工作中,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自然环境方面主要关注与规划方案实施密切相关的水、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情况,从量上判定其能否满足规划实施,能否实现园区内外资源的合理、协调配置。其中,调查内容包括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分布、流量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工业园区规划实施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工业园区外能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个阶段可能制约拟定规划方案实施的因素。
环境质量方面主要应结合工业园区规划方案拟定的目标定位、主要产业发展方向、能源结构等。识别、关注在规划后明显加重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确定合理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了解评价范围内环境的基本情况。
社会环境方面应结合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的范围,调查区内、外可能受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调查规划范围内工业结构和工业发展水平,调查工业园区与上层位规划的关系,识别出可能制约规划实施的因素。
由于处于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工业园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在规划实施时诱发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因此,应结合实际识别的制约因素,为下阶段规划实施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建议,为缓解不良环境的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注重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识别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主要是以定量分析为主。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是环境系统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判定区域可持续性的基线和标准。
环境承载力评估需要结合园区规划方案拟定的目标定位、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能源结构等,通过类比法、产污系数等方法定量估算规划实施后主要污染物产排量;基于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通过模式估算评价区域地表水、大气环境容量;初步判定评价区域有无足够环境容量支撑规划实施,如果没有,则通过情景预测和分析筛选满足环境容量要求的优化规划方案,据此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现阶段,实施的总量控制其实质是指令性总量控制,所以,环境容量不等同于总量控制指标。在实践工作中,常遇到某工业园区所在区域有足够的大气环境容量,但是所在区、县、市却无足够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支撑规划实施,或该工业园区按拟定规划方案实施所需总量指标已接近全域拥有的总量控制指标。面对此类情况,规划环评应结合区域实际,提出合理、可行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实现区域调剂解决,或提出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在确保规划实施的同时满足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要求。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应关注规划实施后,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概率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应从时间、空间两方面重视累积性、长期性的环境影响。
2.4 注重公众参与
规划环评公众参与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公众享有环境权和社会民主化的表现。
由于规划实施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于未来的预见性不可确定,因此,它的影响较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更加深远,时间跨度更大。规划实施范围较大,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群覆盖面广,涉及的关切点多且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规划环评应重视公众参与,收集反馈意见,尤其关注持反对态度人群的意见,了解其反对背后的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持反对意见的公众主要是由于其关切的经济、就业等问题未能达到其预期,其实质与环保无明显关联,甚至毫无联系。因此,应对持反对人群采用回访等方式,尽量化解矛盾,取得支持。同时,也应梳理和客观看待反对意见,对于与环保毫无关联的声音应说明未采纳的理由。
2.5 注重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目标是经论证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协调。由于规划方案编制部门利益出发点与环保不同,势必需要对拟定的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选址、工业定位和结构、布局、规模及环保基础设施环境的合理性等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常因围绕某个具体建设项目而提出的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或因历史原因以工业相对聚集点为基础划定的工业园区,使其在工业园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方面成为无可替代的方案。对于此类情况,应深入调查该项目或该片区现有工业企业产污特征、污染治理和排放现状,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判定其环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突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作用,深入论证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提出明确的环境门槛,结合区域环境制约因素确定鼓励、限制级禁止入园的行业类别。同时,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征和主导产业,从循环经济角度提出合理的产业链建议,便于园区招商引资和环境管理。
3 结束语
工业园区在进行建设项目的时候,因为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所以,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进行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价值就体现在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作出指导,使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更加科学、环保。我们必须做好规划环评,力争从源头防止工业园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常高峰,李万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的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