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瑛
一、教材分析
《竹颂》是管桦写的一篇赞颂劲竹的抒情散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写得很有层次,用十分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劲竹的热爱;第3自然段采取对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和劲竹进行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松柏一样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第4、5自然段侧重写劲竹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慰藉,写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经成为鼓舞人们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学情分析
1.本课是一篇散文,读来朗朗上口,饱含作者对劲竹的情感,内容浅显,学生较易接受此类文章。
2.前面已经学过三首古诗,都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竹、松、梅的赞美与喜爱;学习《竹颂》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文章,同样表达了
作者对竹的赞美与喜爱,前三首诗的学习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3.文中多处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并尝试运用是学生学习本课的一大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2)积累文中优美词句,并试着仿写句子。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自悟自省,合作交流,分享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劲竹的情操与美德,体会作者对劲竹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
五、媒体准备
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共预设46分钟)
1.看竹(3分钟)
解读自然生长中的竹子(突出竹子的有节、虚心、青枝碧叶、郁郁葱葱)(用遮屏、屏幕批注等白板手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竹子的外形来感悟神之所在。
2.品竹(23分钟)
(1)感情范读全文(配音、视频),(竹颂.mpg)边听边思考:(4分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视频、音乐以及老师生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营造一种入情入境的氛围,开启想象、思维的闸门。
抓文眼。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竹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抓住“劲”来描写竹子的?(4分钟)
预设:(图片6)
形:身材粗壮 青枝碧叶 如不朽的松柏 郁郁葱葱 潇洒挺拔
神:坚毅顽强 虚心有节 纯洁朴素 无私奉献 净化灵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听读能力,捕捉关键词,整合内容的自学能力。
(2)讲读课文:
解读自己对“形”“神”的理解学习。(自我学习成果交流)(15分钟)预设:
①从劲竹的笋、节、枝叶描写它的品质,象征着人类高尚的品格情操——坚毅顽强、虚心、有节、坦直忠诚和质朴。
②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③描写劲竹的性格和精神追求。(图片2第三段)
“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罗兰,还有那以富贵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独有劲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上有千仞高峰,下临百丈深渊,经历着风云的变幻。”
④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⑤劲竹对自己的影响。(图片:第四段)
“每当我踏着野草掩没的山径,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扫掉积习留在我灵魂中的尘埃。清新的晨雾里叮咚的泉水声,和着那鸟儿悠扬的叫声,我的心消融在无边的沉静中。”
⑥作者爱竹、颂竹。(图片9:第五段)
“我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描画着潇洒而又挺拔雄健的劲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图片10:
(把事物描写具体的方法之二:抓住事物的特点。)
(3)分析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用屏幕批注对首尾呼应的词语进行圈点)
图片11:
(第一段)“如同诗人从感情和真理深处写出诗句,我描画从大地深处生长出来的劲竹。”
图片12:
(第五段)“我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描画着潇洒而又挺拔雄健的劲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环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通过自主学习、添加批注、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等学习方法的交替使用,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
3.赏竹(15分钟)
师述管桦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具有坚定不移的革命斗志,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1)心灵对话:(5分钟)
赏读第四、五段:营造氛围,体会作者心灵的独白。试着说
一说。
重放图片8:
“每当我踏着野草掩没的山径,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扫掉积习留在我灵魂中的尘埃。清新的晨雾里叮咚的泉水声,和着那鸟儿悠扬的叫声,我的心消融在无边的沉静中。”
图片9:
“我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描画着潇洒而又挺拔雄健的劲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2)心灵对话:你面前就是管桦老爷爷,请将学习完本课后的体会跟老爷爷聊聊。用上图片13:“管桦爷爷,掩卷沉思,是您让我们懂得了……”(3分钟)
【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及时提升,通过师述管桦一生的艰难坎坷,坚忍顽强,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力求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3)赏析管桦的墨竹图,深化理解,试着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
幅画的评价。“管桦爷爷,在您的墨竹图前驻足凝神,我思绪万
千……”(3分钟)
【设计意图】仿说环节。以艾青对管桦墨竹图题诗的评价作引领,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说自己对管桦墨竹图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再次提升。
(4)小结:(4分钟)
①学生交流自己的小结
②画竹
③教师小结写作方法:
形散而神不散:
A.内容跳跃性大。
B.结构灵活,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转化自如。
C.抒情性强,语言优美。
D.有诗的特点。修辞、叹词、押韵等写作方法的巧妙结合。
【设计意图】考量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目标落实情况的小结。
4.分享(5分钟)
把你们小组研讨的成果拿出来,把你自己最喜欢的描写竹子的古诗文,推荐一首给大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引领讲述图片14:(竹)
郑燮(清)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设计意图】课内拓展环节,是对文本的再升华,是学生岁寒三友单元学习能力的交流和展示。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附属小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