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改革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
——兼议《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2014-04-13 08:09鲁亚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弱小办刊学术期刊

■鲁亚琳

始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用10年时间完成了未来中国文化战略的调整和设计,这在我国改革史上是一个奇迹。然而,在改革的收官阶段,有一类小众的文化产品—学术期刊,其去向却成了管理层思来想去的“烫手山芋”。

关于学术期刊的改革,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若干指导性文件[1-3],并且给出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3](下文简称“办法”),改革的锣鼓一阵紧似一阵。尽管如此,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处于一个报业热而期刊冷的局面,尤其是学术期刊的改革更是举步维艰。实际上,随着前期文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术期刊的改革屡被热议又屡次搁浅。面对可能再次搁置的学术期刊改革,人们不禁疑问,学术期刊要不要变?怎么变?变成什么?这些话题再次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每一份文件的出台,每一项政策的导向,都会在业界引起巨大波动[4-6]。

业界的激辩及本次改革方案再次延迟实施,似乎都昭显出学术期刊改革的艰巨和复杂。前人研究表明[4,7-12],对于一种高端而复杂的文化产品,简单照搬其他模式都行不通,复杂的文化产品需要更复杂和智慧的改革设计。因此,笔者以为,再次系统而全面地思考学术期刊的基本属性、生存现状及成因、改革目的等几个关键问题,也许是改革行动前管理层和从业者不能回避的先期功课。

1 学术期刊的公益属性

为何在篇首先讨论属性的问题,笔者以为,学术期刊的属性是设计学术期刊所有改革方案的基准和出发点,是学术期刊该不该走向市场之争的起源。基点和方向选错了,走得越远,错得越多。尤其对于这类体量虽小但位于文化之塔顶端的产品,其影响动辄波及深远,对其进行大举措变革时,尤须思定而后行,毕竟良好的初衷不能代替充分的准备,误操作后修复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改革带来的收益。

实际上,学术期刊的属性讨论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公益品、准公益品、准商品和商品之争此起彼伏[13-20],可惜的是,管理层或学术界对此始终没有一锤定音。

2005年,针对中央计划将学术期刊列入可经营性产品的改革方案,自然科学领域的15位院士鲜明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1]。他们认为,学术期刊是具有物质形式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其精神内涵、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才是它存在的真实意义和本质价值,不能仅从发行量和经济收益来衡量(专业读者面窄、发行量较少、经济收益也较低)其价值。许多学术成果最终可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带来巨大财富和收益,它的使用价值是间接的、潜在的,无法在市场交换中体现出一般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属性不是它的本质属性,学术性才是它的根本属性。这一观点,鲜明地肯定了学术期刊的公益属性,认为其主要使命是创造卓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而非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与此相背的是学术期刊的商品论观点,且持有者不在少数[13-14]。商品论观点将学术期刊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商品,认为学术期刊应该在市场中谋生存,学术期刊可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概源于此。还有一些学者,既观察到了学术期刊的公益性事实,又困惑于公益性的学术期刊为何有价格可盈利,于是便发表了特殊商品论或准公益品论之说[16,19]。期刊有定价是不争的事实,这似乎是期刊商品属性的有力证据。但是,按照文献[21]对学术期刊的属性分析,期刊的价格只是与期刊价值相关联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价值的一个符号;也就是说,期刊的学术价值可以影响其定价,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点在于,期刊的定价与其真实的社会价值之间并不存在等价的基础(关于此点,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就是最好的例证。城市公交是有明确标价的收费交通,但这并不能改变公交的公益属性。公交的票价远低于车辆运输成本,售票收入只是运营成本的补贴,政府财政拨款始终在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同理,期刊价格也是方便其市场流通的一个货币符号,期刊的各种经营收入是对办刊费用的有限补偿,不能因为学术期刊有定价有收入就将其归属于可以依赖市场生存的商品,因为其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不符合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

不可否认,许多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学术期刊盈利可观,完全可以摆脱经费支持[22]。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上乘的学术质量可以使期刊获得丰厚的利润,但有利润并不能否认期刊的公益性。普通商品可以随着市场盈亏随时调整产量甚至关停,学术期刊在不能养活自己时就停刊吗?如果这样,恐怕多数学术期刊从出生就意味着死亡。由于质量变化和市场波动,期刊经营状况随时可能变动,但期刊的学术行为和出版行为不能随时随地被其经营状况左右,当期刊不能养活自己时,政府或机构的经费支援就成为有力的保证,这恰恰是学术期刊公益性的特征。

况且,盈利并不是商品的专属特性。还以城市公交为例,各种车身广告和站台广告等经营性行为,完全有可能使其自负盈亏,但是,城市公交为何一直纳入政府的公益性管理范畴?个中道理不言自明。惯性的思维是,能赚钱的产品怎么可能是公益品呢?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实现公益产品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与其公益属性并无矛盾。

解开这些困惑,我们以为,学术期刊的属性只能是公益品,而非特殊商品论或准公益品,更不是所谓的商品(商品观点会将学术期刊置于危险的境地,下文将述)。这一观点的确立对于改革的设计至关重要。

2 学术期刊“弱小”状况的理性解读

众所周知,体制和历史原因,我国的学术期刊呈现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弱小”。近30余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作为科研成果传播载体的学术期刊却发展迟缓,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对内比不过大众期刊,对外无法跻身国际学术出版行列,日益强大的科研生产力与“弱小”的媒体传播力严重背离。统计显示,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中95%以上不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许多高精尖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版权流失海外[23]。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形,作为占据我国期刊总量半壁江山的学术期刊,情何以堪!

学术期刊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变,无疑成了业界和管理层的共识。但是,变什么?怎么变?笔者以为,找出形成学术期刊令人不满、不安、不爱现状的原因,是问答这2个问题的关键。

2.1 学术期刊“弱小”现状的成因

论及学术期刊“弱小”状况的成因,笔者分析有如下原因:(1)刊源的垄断管理。长期以来,我国期刊实行CN号和ISSN号的双号管理制度[24],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有制单位,经过审批后才被核发全国统一的CN号,获得在中国公开发行期刊的资格。由此可见,我国的学术期刊是不对个人或私营机构开放的。这种沿用60年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确实方便了政策对期刊文化的管理和舆论引导,但是,垄断的办刊制度也从根源上限制了学术的自由竞争和发展。在国外,一名学者或私人机构就可以创办一本学术期刊,这在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垄断封闭、缺乏竞争的办刊环境,其活力和生机必定受制约,这是学术期刊“弱小”的根源之一;(2)数量与质量发展的不均衡。回顾我国期刊业的发展,20世纪末的20年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刊总量从1000多种迅速近万。遗憾的是,数量的快速扩张并未带动质量的同步上升,中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学术期刊“大”国而非“强”国;(3)缺乏科学的期刊评刊机制和退出机制。经历了刊号跃进式的发放期后,面临总量控制的压力,近10年来管理层陡然收紧期刊审批,新增期刊数量迅速减少,学术期刊市场又呈现一“号”难求的局面,许多有办刊需求的单位不得不暂以ISSN号寻求境外发行。只进不出的期刊市场,没有生存的压力,也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在CN号饱和的情况下,质量低劣的期刊不能被合理清退;新理论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又不断催生新的学术出版需求。由于没有考评机制和自身生存的压力,在册刊源无需进取亦安然度日,而新鲜血液又不能及时补充,整个学术期刊市场日渐固化;(4)重源头审批、轻过程管理和结构配置。分析《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不难看出,现行的期刊审批制度过于强调主管和主办单位的办刊实力和诉求,却疏于按照专业和学科对刊源进行宏观配置,以及对同质学科的联合办刊引导,体现出重源头审批而轻业务管理的意识。刊号按需供给的结果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协会几乎“人”手一刊,甚至“人”手多刊,各刊之间缺乏有效的学术资源协作与共享,期刊同质化和劣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的专业的精品期刊;(5)功能化的论文市场需求。多年来,我国学术论文的发表多带有功用色彩,晋升职称、学位答辩、项目验收,论文需求势头逐年递增;近几年甚至生产企业的职称评审也开始提出论文要求,学术期刊似乎永远不缺稿源。可是,科研成果的高精尖部分始终流向强势的国际期刊,而国内学术期刊的稿源平台日渐降低;(6)以期刊评价代替论文评价的科研考评制度也逼迫了学术成果的外流。多年的科研评价体系中,注重SCI、EI、英文期刊和高影响因子等期刊论文,以期刊评价代替论文评价、以期刊质量等同论文质量。由于针对单篇论文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作者更倾向于投向国外期刊。对于本就“弱小”的国内学术期刊而言,优秀论文来源更“荒”。长此以往,国内学术期刊会不会演变为各种功能化垃圾论文的“收容站”?的确令人忧心。

在期刊“弱小”状况的成因中,除了上述外部的客观因素外,也有期刊自身的原因,比如:由于学术期刊的监管缺位,一些学术期刊“以稿”敛财,降格以求,在学术界造成不良影响;学术期刊编辑与各学术专业和科研领域联系不多,沟通不够,导致编辑的学术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

2.2 解读学术期刊的“弱小”

学术期刊的“弱小”其实表现在2个方面:(1)学术力和传播力的“弱小”;(2)经济效益的“弱小”。所谓“弱小”,是在与“强者”的比较中产生的。那么,对学术期刊“弱小”的定位,是通过怎样的比较得到的?又该如何看待学术期刊的2个“弱小”?

2.2.1 与大众期刊比较的“弱小”

在面对学术期刊既不盈利、又缺乏影响力的状况时,《读者》、《故事会》等大众期刊常常会成为一面比较的镜子。这些期刊在文化市场中业绩骄人,的确是名符其实的双效双爱期刊[25]。与他们相比,学术期刊显得十分“弱小”。那么,学术期刊能不能也走上这条发展之路呢?这种愿望自然成了学术期刊改革设计的一个触发点。

按照受众面从大到小排序,文化产品通常可分为3个层次: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学术期刊就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高雅文化,在所有期刊中其受众面最小,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这里想说一件关于学术期刊的往事。1905年,世界期刊史上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篇看似平凡的学术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在一本普通的德国期刊《物理年鉴》(Annalender Physik)上,爱因斯坦第一次公开阐述了他的“狭义相对论”思想[26]。估计1905年6月的那本《物理年鉴》,其售价也许还抵不上一块新鲜的牛排;其发行量呢?也不会太高,因为对于“相对论”这么高深的物理学专业理论,怎能奢望普通百姓的理解和兴趣。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这篇学术论文,几乎改变了20世纪物理学的面貌,他的作者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由此思彼,对于一本学术期刊,其发行量和经济效益究竟代表什么?这是改革之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按照笔者的理解,高雅文化的使命就是传播和延续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想和发明,它们的价值往往不是一时一世能够评判的。在这一点上,学术期刊不仅是公益品,而且是伟大的公益品。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社会,应该自觉自愿地去营造一种学术生态环境,让学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可以安心地生产“思想”。如果以经济效益来考量学术期刊的价值,恐怕人类历史中许多思想和发明仍在襁褓之中,世界文明的脚步也许还停留在钻木取火年代。

期刊的发行量和经济效益首先取决于其受众面。学术期刊没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其发行量和经济效益自然无法与大众期刊抗衡,也不可能复制大众期刊的市场化道路。对于与大众期刊相比而产生的“弱小”,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效益比较来伤害学术期刊,而应该给予必要的理解和接受。因为学术期刊的“天职”不是来“生产”货币,而是“生产”思想。

2.2.2 与国际同行比较的“弱小”

我国学术期刊的“弱小”,还来自于与国际同行的比较,这也是我国顶尖学术论文的95%都流向国外的直接原因。良禽择木而栖,作者有投稿的自由,我们不能苛责,但是,对于与国际期刊比较产生的学术力和传播力的“弱小”,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的“弱小”,作为学术出版人,我们需要承担一份责任。学术质量的“弱小”,才是我国学术期刊所有弊病的根源,是急需通过改革去改变的。

前述分析基本找出了学术期刊所有问题的症结——学术质量的“弱小”。反观这次改革办法,是不是围绕提高学术期刊质量而设计的呢?

3 改革思路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分析发现,办法[2]实行的实际上是对学术期刊学术背景和经费支持的双斩断,将其赶到市场上寻找“奶源”。在学术质量和经济效益双“弱小”的环境下,强行推出家门能不能刺激两个效益的齐头并进?若不能兼顾,首先是促质量还是促效益?学术期刊离真实的市场还有多远?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弊”已找到,如何除之?

3.1 改革的目的

学术期刊当前的“弱小”状况,很容易使人产生焦急的想法,比如,“推向市场,以刊养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种声音不绝于耳,似乎也是个果断的革新和设计。然而,试着分析一下这种改革办法的结果,我们不禁一身冷汗。在当前阶段,我国学术期刊整体水平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其学术影响并不能支持其发行量,没有发行量的期刊同样不会有广告收入和发行效益,那么,推向市场后,期刊以什么方式生存,以什么来养学术?对于学术生命本就羸弱的期刊如雪上加霜,如何活下来的问题,会立即取代“学术质量”跃居为头等大事。

笔者以某大学双月刊学报为例,进行了一年办刊费用的粗略统计。该刊年办刊费用约25万元,人员工资30~40万元,说明一本学术期刊的年总开支至少应在60~70万元。而该期刊的一年盈利收入呢?纸质发行和数字下载合计收入仅2.4万元,与庞大的办刊支出相比,可谓杯水车薪。所幸的是,主办单位每年提供15万元的专项办刊经费,且承担编校人员的薪资,不足部分以版面费收入弥补。这种办刊模式在我国学术期刊界甚是普遍。

按照办法[2],对于没有条件成立出版社的期刊,必须并到其他出版集团。这就等于切断了原学术主办单位与期刊的联系和经费来源。依照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目前的经营状况,摆在眼前的资源只有“选稿用稿”的学术权,于是,大量收取版面费便成了立竿见影的生计之道!可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出路呢?

版面费在业界长期有之,且大行其道,而且,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合情合法的多有人在。诚然,法无禁止即可为,可是“为”的后果谁来负责呢?有编辑部甚至认为,一篇稿件的发表,能为作者带来业绩考核或职称评审等各种回报和好处,编辑部收取版面费理所应当。这个逻辑无异于以恶制恶,荒谬之至。无论论文的发表为作者带来什么利益,都不能掩盖作者提供给期刊创造性劳动这一贡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作者辛勤的智力劳动,期刊何以生存?某种意义上,作者乃期刊之母。期刊在自己经营无方、学养不深的窘境下,不思提高质量,反而在作者身上巧取豪夺,无异于切断期刊的学术源动力。可悲的是,这种既违学术伦理又违经济法则的现象,已行迹江湖多年。办刊者心安理得,而作者也已麻木地接受。不少学者对版面费现象愤然诟病,甚至将其视为单位受贿行为[27-30]。笔者无意在此讨论版面费的“善”与“恶”,“利”与“弊”,更无意探寻版面费背后的无奈与有意。以笔者的理解,版面费与学术质量是数学上的反函数关系,在学术生产的环节,“利”加一分则“益”损一分(此处的“益”指期刊的学术质量),这是无用深究的浅道理,即使是支持收取版面费的学者,恐难否认这个事实。学术期刊“以刊养刊”只是个创收的遮羞布,一旦走上此道,一个概率极大的结果就是学术质量的沦丧,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再者,期刊的编辑人员多来自于学术岗位,对于这种切断式的改革,他们同样有着无奈的选择。办法一公布,许多编辑都表示宁可留在原单位,虽然他们对期刊有多年的情感。如此,仅剩一个刊号的裸刊,合并出去又有何意义?这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吗?

关于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提法,冯骥才先生坦言,“文化的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极大伤害”[31]。的确,这些年,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裹挟下,许多艺术和文化品种在承载传播使命时,还不得不肩负盈利的重担,暂时的经济效益换来了什么?文化和艺术丧失品质,彻底沦为商品[32]。可见,文化产品的改革需要慎而又慎。

学术期刊的改革,显然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将改革变为手段而忘却了出发的目的。改革的着眼点应该是学术期刊的“弱小”现状,且学术质量先于经济效益。

3.2 方案设计中的分类和细化

作为学术期刊这个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学术的责任和经济的责任,编辑的权利和经营的权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究竟应该如何协调和分配?编辑权如何保证学术质量?经营权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在期刊盈利不能维持其正常运转时,由谁来承担其办刊经费?在制定新的改革方案之前,有必要一一厘清。

办法[1-3]按照时效性将报刊分为“时政类”和“非时政类”,“非时政类”按照时间节点依次推向市场。显然,办法认为“非时政类”期刊都应该合并重组,走向市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文化产品的“非时政性”等同于“商品性”,学术期刊被迫归于“非时政类”期刊,其公益属性刹那间被“消失”。

办法对学术期刊的编辑权和经营权、人员和刊源的隶属不加区分,意在将期刊连人带物从各自的学术环境中拉出来,或合并、或重组、或取消,有违学术期刊的自身规律;受众小而专业门类多是学术期刊的特质,如果否认了学术期刊这个特点,也就否认了学术期刊本身。对于复杂的精神产品,应该有更复杂的设计与精心的考量,而不是简单地分片包干,ABC类打包合并。按照院士们的观点,既然是公益产品,就应该将学术期刊作为非盈利公益产品和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由科学技术部统一管理、分类管理和细化管理,不仅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分类管理,自然科学各学科期刊也应该具体管理。这里的管理,我们理解就是对期刊编辑权的管理,包括2个层面的含义:(1)期刊编辑权的公益性管理;(2)按照学科尽可能细化管理。而对于期刊经营权的管理,则可以合并转移,交由专业的出版集团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

4 关于学术期刊两权与两效的讨论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从选稿到出刊发行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劳动:编辑加工和销售发行,与之对应有两个权益:编辑权和经营权(或称学术权和出版权)。由于办刊规模和发行量小,我国多数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发行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且以编辑加工为主,发行和经营几乎停留在自发状态,因此,二者常被合称为编辑经营权。

编辑权承担与期刊质量有关的学术责任;经营权则是对已具备学术价值的期刊进行发行销售、广告策划、争取赞助和出版基金支持的权利,承担期刊的经营责任。图1显示了学术期刊的两权与两效的关系。由图1看出,两权与两效的影响关系为:编辑权→学术质量→社会效益,出版权→经营水平→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同时受学术质量(社会效益)和经营水平的影响。经济效益既是社会效益的物质转换,又对社会效益有反哺作用:好的经济效益会增加期刊的物质动力,促进学术质量提高。落后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就不能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价值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期刊的经济效益而言,好的学术质量和经营水平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学术质量是既影响社会效益又影响经济效益的根本,期刊改革应该以提高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以学术质量带动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营造更好的办刊条件,进一步促进学术质量的提高,长期以往,必能形成了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1 学术期刊两权与两效的关系

5 关于学术期刊改革的几点建议

如何通过改革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引入期刊质量评价和退出机制,整合期刊市场,激发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是简单地推向市场,用经济指标来倒逼学术质量,以使期刊自生自灭。为此,笔者建议:

5.1 编辑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

关于编辑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可行性和具体办法,已有许多报道[33-35]。总的原则是,学术期刊从编辑出版到发行通吃的小作坊办刊模式必须改变,实现学术和经营的分离管理。学术的问题由编辑权负责,经营的问题有经营权负责,两套人马,各司其职。

一本期刊的独立经营,很难形成规模的传播平台和群体市场效益,也不能有效地将期刊的学术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经过长期探索,美国新闻界创设了编辑权与经营权的分立制度[27],将期刊编辑权保留在学术机构,经营权转让给大型出版集团。期刊的盈利能力既取决于编辑部生产的学术质量,又取决于出版集团的经营水平。因此,对于经济效益而言,编辑权与经营权、编辑部与出版集团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的改革实际上是如何分解期刊的权利和义务,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运营这些权利。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该留归学术机构的必须保留,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采取一刀切的手段将期刊所有的人权与物权推向市场的改革设计,显然没有完全遵循学术期刊的本质规律,难免出现3.1节所述结果。

5.2 构建学术和经营两个相互独立的环境

由图1还可以看出,围绕期刊的两个权利形成了两个环境:编辑权形成了期刊的学术环境,而经营权形成了期刊的经营环境。我们提倡对学术期刊实行两权分离、两个环境独立考核的管理思路。学术质量放在学术环境中考核,经济效益放在经营市场中考核,以学术质量营造学术环境,积蓄学术资源,打造期刊品牌,为经营市场提供有力的学术保障(好的质量带动发行量和下载量,提升传播力,带动广告效应)。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下,以学术资源和品牌为牵引,通过经营的魔手,使学术价值催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期刊提供更加优越的办刊条件(更多的经费可以争取到更优秀的稿件和评审专家)。如此,就会形成学术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互补和良性循环。

为了防止学术环境被经济环境干扰,有两点需要注意:(1)必须在学术环境与经营环境之间筑起一道坚实的围墙,围墙一边的经营部门是“世俗的国家”,另一边的编辑部门则是“崇高的教堂”[27],经营环境不得以经济手段干扰学术环境,杜绝以广告或赞助等利益来交换论文发表权,以保障学术生态的自由和独立;(2)减少或取消游弋在学术环境中的发表费等各种创收,坚持学术第一和学术惟一的办刊标准,以保证学术的环节只生产学术,所有的经济利益均取自经营。

5.3 学术期刊不能脱离学术土壤

与读者类大众期刊不同,我国的学术期刊多诞生于学术机构,这既是研究者成果发表的需要,也是期刊生存的需要;期刊编辑工作根植于大学或研究机构等学术氛围(拟称为“学术土壤”)中,有利于汲取学术营养,是办刊的最大优势。改革时,有没有必要将编辑部门从原有的学术土壤中拔出来,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笔者曾经疑问,把学术期刊编辑部搬离大学或研究所的高墙深院,是不是就可以多卖一本期刊?是不是就可以多吸引一份好稿件?是不是就可以寻找到更多的审稿专家?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学术期刊的发行不是靠大街小市的摆摊叫卖,而且编营分离后,编辑部只负责办好刊物,“卖得好”的任务交由负责经营的一方,编辑部还有何必要脱离原办刊主体,脱离后其学术营养又从何而来?

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多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转来,有的编辑一边出杂志,一边搞科研,身兼两职。所以,我们认为,将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保留在原学术机构,使编辑人员与学术领域保持经常的亲密度和接触面,既可以满足编辑人员的专业情愫,也是办好期刊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可以避开繁琐的人员编制变更问题。

5.4 建立权威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

由前可知,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改革的核心要素。在一个容量相对固定的期刊市场,为了促进学术质量的持续提高,对于学术期刊质量的有效考核成为关键。为此,必须迅速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学术期刊考评机制,对有限的期刊资源实行“吸纳”与“退出”的动态管理,以刺激期刊提高学术质量,实现学术期刊群总体质量的逐步提升,尽快缩小与国际学术出版水平的差距。当然,建立一套适应面广、层次分明、指标全面、以客观数据为基础、既定量又定性的期刊评价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关乎期刊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工作。所幸的是,新闻出版总署(现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发布改革办法的同时,已经意识到期刊评价对于期刊改革的作用[36-37],及时颁布了基于各类期刊指标的学术期刊量化考核办法,旨在对庞大的报刊体系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统筹考核,对期刊进行优胜劣汰,以不断地督促编辑行业规范出版行为,加强自律;刺激学术期刊编辑自觉学习,提高学术素养和出版业务素养,保障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尽管业界对该指标体系提出了不同看法[38],但笔者以为,配合历经磨难的学术期刊改革,迅速建立权威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也许是清淤疏浚的一个办法。的确,学术期刊之生命在于学术的魅力和精彩,无论什么公式和数据都难以完全呈现期刊的学术灵魂;国内外实践也证明,对期刊评价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标准多元,莫衷一是;也许,期刊评价办法的设计难度一点不亚于期刊改革本身。正因如是,更需为之,期待管理层和业界齐思共想,携手攻坚,使期刊评价标准日臻完善。

5.5 增加学术期刊出版的政府投入

对于公益性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而言,长效而稳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应该是第一位,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永远是第二位。正如院士们的呼吁,对学术期刊非但不能设定经济指标,还需用专项资金来资助其正常运转,以保证期刊学术目的唯一和纯粹[21]。为此,各级政府及主办单位都应重视学术期刊的发展,增加出版基金投入,以使期刊可以始终运行在以学术为轴线的轨道上。

6 结语

中国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个“市场”比的是影响力和传播力,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只能来源于学术质量。打铁还要自身硬,在参与国际竞争前,须得先练好内功,缩短与世界学术期刊的差距,获得参与竞争的基本资格。所以,以期刊学术质量为核心,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淘汰或整合劣质期刊,倒逼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并以逐渐增强的学术市场带动经济效益,也许是学术期刊改革的可行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办法至今仍未实施,是否是业界反响激烈、争议颇多导致不得而知。但管理层能识大体知实务,及时刹车,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赞赏的。

1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N].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2011-10-25

2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N].http://www.gapp.gov.cn/cms/htm l/21/367/201208/761838.html,2012-07-30

3 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总署.我国将继续推进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确定改革“三个名单”[EB/ON].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6/07/c_116079708.htm,2013-06-07

4 翁贞林,陈浩元.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商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编辑学报,2012,24(5):453-457

5 赵大良.编辑部改革的政策辨析.编辑学报,2012,24(6):558-561

6 毛红霞.关于中小高校学报改革的若干思考——兼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58-261.

7 朱剑.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兼论学术期刊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传媒,2011,(10):7-10

8 王亚柯.科技期刊分类改革的思考.编辑学报,2010,22(6):510-512

9 游苏宁,石朝云.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编辑学报,2011,23(3):189-193

10 隅人.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散点观察.编辑学报,2011,23(1):2-4

11 刘泽林.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可行路径探析.编辑学报,2010,22(2):159-161

12 许昌淦.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见解.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48-349

13 朱乾坤.试论科技期刊的商品属性及其现实意义.编辑学报,2012,24(2):110-112

14 张治国.高校学报走向商品之途是出版规律的必然选择.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6):173-177

15 段一.公共产品的边界.当代财经,2003,(11):23-25

16 冯远景.科技期刊商品属性的争论与困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397-399

17 刘璇,刘凡兵.科学技术学术期刊商品属性和作为智力产品的社会文化公益特征.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73-76

18 李六生.期刊论文是产品还是商品的论证及意义.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2):5-6

19 颜帅,郑进宝,佟建国等.论高校科技期刊的6种属性.编辑学报,2009,21(2):97-98

20 冯远景.论科技期刊的准公共品属性.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585-588

21 刘振兴,陈运泰,曾庆存等.关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纳入公益性事业管理的建议.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37-438

22 冯琳,包韫慧.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期刊运营分析.科技与出版,2013,(2):19-22

23 中国优秀学术论文95%以上在国外发表.新华日报,2013-09-18

24 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2005-09-30

25 游苏宁.“双效”、“双爱”期刊:办刊人的最高追求.编辑学报,2005,17(2):79-80

26 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 Annalen der Physik.Annalen derPhysik,1905,17:891-921

27 欧阳爱辉,谢威娜.版面费行为并不构成单位受贿罪——基于法益视角的考量.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84-88

28 刘长秋,程杰.单位受贿罪视域下的版面费行为——兼对《版面费行为不构成单位受贿罪》一文之回应.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2):20-25

29 刘长秋.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非法性与不合理性——对蒋永华、曹坤明两先生之回应.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92-98

30 曹坤明.由″版面费″变味看我国学术期刊的悲哀——读刘长秋与蒋永华文章有感.云梦学刊,2006,27(5):19-21

31 冯骥才.“文化产业化”是最无知的说法[EB/ON].http://culture.ifeng.com/redian/detail_2014_01/10/32894919_0.shtml,2014-01-10

32 赵萌.中国式文化产业的困惑.世界博览,2012,(14):54-55

33 马锋,周东华.解析编辑权与经营权之盈虚消长.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157-161

34 李锋,赵惠祥,巩倩等.科技期刊实施编营分离的可行性分析.编辑学报:2013,25(5):62-64

35 王琳.科技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编营分离.编辑学报,2011,23(1):44-46

36 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2010-7

37 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2010-12-30

38 朱剑.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30-47

猜你喜欢
弱小办刊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强大与弱小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对人世的告白(组诗)
柴的嘲笑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