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出版对我国学术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

2014-04-13 08:09秦小川蒋士卿刘雪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半衰期科技期刊期刊

■秦小川 蒋士卿 刘雪立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涉及领域广泛,其中包括研究OA政策[1-3]、OA模式[4-8]、OA认知度[9,10]、OA的法律与制度[11-14]、OA环境下的版权研究[14-16]、OA现状[17-22]、OA论文或期刊的质量控制[23,24]、OA实践经验[25,26]、OA出版对期刊引证指标的影响[27-36]、国外平台研究等内容[26,37]。但是,OA出版对期刊相关被引指标到底影响如何,国内外学者就此也有不同意见。国内对此研究较多的是程维红等人,先后两次对中国科协所属期刊的OA现状进行调查分析[18,22],并在2012年就中国科协所属期刊的期刊被引指标进行分析,“工业技术”、“生物科学”、“数理化学”、“医药卫生”等4个学科的相关引证指标在OA期刊与非OA期刊之间比较,OA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总体高于非OA期刊[22]。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OA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以期全面讨论OA出版对期刊引证指标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依据笔者前期研究的754种OA期刊[21],在2013年9月对此754种OA期刊重新进行检索,方法同文献[21],即对文献中754种OA期刊全称逐一输入到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相关网页的搜索,根据页面相关性值、链接权重值以及用户行为得分等指标,按照综合加权分值由高到低排序的原理,逐个查看搜索结果的前3个页面(每个页面以10条检索结果显示),对于有固定的可以免费访问期刊内容网址的期刊记为OA期刊;并视为在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之间一直是OA的期刊,共计712种。分别检索712种OA期刊在2008年-2012年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数据来源于2009年版-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CJCR),除以上被引指标在5年间有不完整记录(空格、短线代替),共有530种OA期刊纳入本次研究。学科分类按照CJCR分类进行整理,所得结果数值有效位数按照CJCR中各个指标的有效位数保留。

2 结果

2.1 5年间OA的期刊构成

712种OA期刊包括哲学政法52种、社会科学39种、经济管理66种、教科文艺98种、基础科学134种、农业科学33种、医药卫生190种、工业技术100种。具体构成见图1。

图1 OA期刊各学科类别构成图

2.2 各学科5年间被引指标动态变化

2.2.1 哲学政法类

2008-2012年哲学政法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低,但即年指标却在2010年最高,他引率变化不大,引用刊数总体有增加趋势,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在2012年却为最低,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1。

表1 2008-2012年间哲学政法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2.2.2 社会科学类

2008-2012年社会科学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低,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变化不大,引用刊数在2010年最低,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在2009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2。

表2 2008-2012年间社会科学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2.2.3 经济管理类

2008-2012年经济管理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在2011年最低,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变化不大,引用刊数总体是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在2011年最高,学科扩散指标在2009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3。

2.2.4 教科文艺类

2008-2012年教科文艺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在此期间波动一致,他引率变有升高趋势,引用刊数也是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在2010年最高,学科扩散指标在2009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4。

表3 2008-2012年间经济管理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表4 2008-2012年间教科文艺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2.2.5 基础科学类

2008-2012年基础科学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除2008年外均为0.88,引用刊数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在2010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除2009年外均为8。见表5。

2.2.6 医药卫生类

2008-2012年医药卫生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幅度较大,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除2009年外均为0.90以上,引用刊数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在2012年最低,学科扩散指标在2011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在2010年最高。见表6。

表5 2008-2012年间基础科学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表6 2008-2012年间医药卫生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2.2.7 农业科学类

2008-2012年农业科学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幅度较大,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除逐年增高,引用刊数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在2010年最高,学科扩散指标在2011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7。

2.2.8 工业技术类

2008-2012年工业技术类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升高,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即年指标在2012年最高,他引率除逐年增高,引用刊数逐年增加,学科影响指标在2012年最低,学科扩散指标在2011年最高,被引半衰期是逐年升高,H指数变化不大。见表8。

表7 2008-2012年间农业科学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表8 2008-2012年间工业技术类OA期刊被引指标的变化

2.3 各指标5年间动态变化

2.3.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在5年间均为逐年增加,尤其是农业技术类、医药卫生类期刊的增幅较为明显。见图2。

图2 2008-2012年间总被引频次动态变化图

2.3.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在5年间变动较大,基础科学类、农业科学类和工业技术类期刊在2010年均为最高,医药卫生类在2010年也有明显的转折。见图3。

图3 2008-2012年间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图

2.3.3 即年指标

除医药卫生类,其他各学科即年指标在2011年均为5年间最低。见图4。

图4 2008-2012年间即年指标动态变化图

2.3.4 他引率

他引率在各学科各年间波动不大,规律并不明显。见图5。

2.3.5 引用刊数

基础科学类、医药卫生类、农业科学类、工业技术类的引用刊数5年间均逐年增加,所有学科的引用刊数均为2012年最高。见图6。

图5 2008-2012年间他引率动态变化图

图6 2008-2012年间引用刊数动态变化图

2.3.6 学科影响指标

除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外,其他各学科的学科影响指标均在2010年最高。见图7。

图7 2008-2012年间学科影响指标动态变化图

2.3.7 学科扩散指标

哲学政法类、农业科学类、医药卫生类、工业技术类学科扩散指标在2011年最高,其他学科波动较大。见图8。

图8 2008-2012年间学科扩散指标动态变化图

2.3.8 被引半衰期

各学科被引半衰期在5年间均为逐年增加。见图9。

图9 2008-2012年间被引半衰期动态变化图

2.3.9 H指数

各学科H指数在5年间变化不大,也无变化规律。见图10。

图10 2008-2012年间被H指数动态变化图

3 讨论

此次调查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笔者之前的研究[21]。此次调查发现,OA数量略微下降。在两次调查均为OA期刊中,OA形式以依托大型OA仓储即依托商业网(全刊杂志赏析网,新闻网站)和依托学科信息网的OA期刊,其中大部分期刊的OA时滞在2年以上。这些OA时滞大于2年且以大型OA仓储形式的OA期刊,笔者以为如此OA形式实在是有“伪OA”之嫌。关于这些“伪OA”期刊的OA回溯时间、OA时滞、OA期数、OA的全文数等详细信息,笔者随后会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如此分析,OA运动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22,38]。当然,也会有一大部分期刊在2009年9月之后实行OA,但不在此次研究范围内。

OA对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是我们期刊人所关注的焦点。毕竟,被引指标的高低从客观上准确地反映了期刊的优劣。尽管国内外均有报道显示,OA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均高于非OA期刊[22,35-36]。笔者选取了CJCR中所有被引指标,观察八大学科类OA期刊在2008-2012年间的动态变化。除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被引半衰期数值逐年升高外,其余指标尤其是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的变化并不像预想的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可能与大量“伪OA”期刊的存在有关。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首次纳入了观察,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H指数也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本研究发现,各学科H指数在5年间变化不大,这与其本身意义有关,且其数值为整数,故变化并不明显。

OA出版到底对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如何,还需要我们更长时间观察、更多OA期刊分析以及更多因素综合分析。本研究中笔者从整体分析了各学科OA期刊各指标在5年间的变化。在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中,笔者将从“伪OA”期刊和完全OA期刊两方面分析OA出版对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

1 王应宽,吴卓晶,程维红等.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进展综述与发展动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15-724

2 鲁超,刘清.我国开放存取政策浅析.情报杂志,2011,30(1):47-50

3 ARL.Monograph and Serial Expenditures in ARL Libraries,1986-2006*.(2009-06-18)[2014-01-17].http://www.arl.org/bm~doc/monser06.pdf

4 Shieber SM.Equity for Open-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EB/OL].(2009-8)[2009-11-02].http://www.plosbiology.org/article/info:doi/10.1371/journal.pbio.1000165

5 Willinsky J.The nine flavors of 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ing.J PostgradMed,2003,49:263-267

6 任胜利.开放存取(Opne Access):现状与展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51-154

7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情报科学,2006,24(2):218-221

8 张丛,赵大良.从付费方式的视角审视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编辑学报,2013,25(6):518-522

9 王应宽.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53-762

10 Willinsky J.The Access Principle:The Case for Open Access to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EB/OL].(2006-03)[2009-06-18].http://mitpress.mit.edu/catalog/item/default.asp?tid=10611&ttype=2

11 刘红丽.云时代数字资源开放存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太原:山西大学,2013:1-30

12 蔡金燕.对美国法律资源开放存取的调查及分析.图书馆建设,2013,36(5):35-39

13 相丽玲,李芳芳.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中的法律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8(2):5-8

14 韩红,刘晟,姜恩波.版权制度对开放获取的影响综述——开放获取的法律视角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8(3):121-125

15 黄纯一,姜澎.开放存取:版权问题上进退两难.文汇报,2014-01-18(1)

16 Suber P.Open Access Overview:Focusing on open access to peerreviewed research articles and their preprints[EB/OL].(2007-06-19)[2009-06-18].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overview.htm

17 谷秀洁,王颖洁.支持OA的国外期刊版权模式研究.图书与情报,2012,33(4):62-69

18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OA)出版现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54-560

19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中国科协所属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科技导报,2010,28(12):19-25

20 程维红,任胜利.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编辑学报,2007,19(3):196-198

21 秦小川,刘雪立.我国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现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85-491

22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2007~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进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10-714

23 臧国全,安明,王晓梅.网络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质量评价研究.图书馆,2013,41(4):24-26

24 李姗姗.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评价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1-50

25 许洁.PMC开放存取出版经验及其对我国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启示.科技与出版,2009,28(11):10-13

26 王应宽,时秀焕,吴卓晶等.开放存取英文刊IJABE国际化网络化办刊策略与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161-1166

27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1-80

28 秦文珍,肖琼.影响因子在开放存取期刊评价中的应用辨析.出版广角,2013,19(4):68-69

29 Anderson K,Sack J,Krauss L,et al.Publishing Online-Only Peer-Reviewed Biomedical Literature:Three Years of Citation,Author Perception,and Usage Experience[J/OL].JEP,2001,6(3).(2001-03)[2013-12-18].http://quod.lib.umich.edu/cgi/t/text/text-idx?c=jep;view=text;rgn=main;idno=3336451.0006.303

30 Harnad S,Brody T.Comparing the Impact of Open Access(OA)vs.Non-OA Articles in the Same Journals[J/OL].D-Lib Magazine,2004,10(6).(2004-6)[2013-06-18].http://www.dlib.org/dlib/june04/harnad/06harnad.html

31 Antelman K.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2004,65(5):372-382

32 Hajjem C,Harnad S,Gingras Y.Ten-year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Open Access and How it Increases Research Citation Impact.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2005,28(4):39-47

33 Brody T,Stamerjohanns H,Vallières F,et al.The Effect of Open Access on Citation Impact[EB/OL].[2009-06-18].http://opcit.eprints.org/feb19oa/brody-impact.pdf

34 Kurt MJ,Eichhorn G,Accomazzi A,et al.The Effect of Use and Access on Citations[EB/OL].(2005-01)[2009-05-28].http://www.cfa.harvard.edu/~kurtz/kurtz-effect.pdf

35 The Open Citation Project-Reference Linking and Citation Analysis for Open Archives.The effect of open access and downloads(′hits′)on citation impact:a bibliography of studies.(2014-02-10)[2014-02-20].http://opcit.eprints.org/opcitpapers.shtml

36 方红玲.OA网站与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对比分析及其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66-869

37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国外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网络平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36-43

38 肖冬梅.开放存取运动缘何蓬勃兴起?图书情报工作,2006,50(5):128-131

猜你喜欢
半衰期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基于CNKI数据的历史学学科半衰期探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