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水文化禀赋与精髓

2014-04-11 06:20杨大杰王乃岳
水利经济 2014年6期
关键词:游牧民族呼伦贝尔文化遗产

杨大杰,王 晶,王乃岳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呼伦贝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总面积为25.3万km2,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草原、亚洲最大的湿地、中国最大的林区和亚寒带原始森林、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坐拥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呼伦贝尔得名源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早在一万年前,古人类就在这片水草兴盛的地方繁衍生息,历经历史变迁,逐步形成了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水文化,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呼伦贝尔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研究呼伦贝尔丰富多彩的水文化禀赋及绵长深厚的水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1 呼伦贝尔蕴藏着深厚的水文化宝藏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上天赐予呼伦贝尔宝贵的自然禀赋,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游牧民族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

1.1 拥有宝贵的水生态环境

呼伦贝尔河流交错纵横,全市流域面积50 km2及以上的河流1 272条,100 km2及以上河流642条,常年水面面积1 km2及以上湖泊89个[1],与河流相互交汇、互补的草原和森林共同构成了宝贵的水生态系统。草原上的河湖滋润着广袤的大地、哺育着繁茂的生物群体,丰富的水资源为牧草、芦苇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和种目繁多的野生动物,逐渐形成了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造就了千里高原铺翡翠,牛羊似珍珠洒在草地上的至美景象。

绿色宝库大兴安岭是呼伦贝尔的另一道壮丽风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峦叠嶂、水流千回,水生态系统完备,生物种类丰富,具有全球同一生物带中完整的垂直带谱,与亚马逊雨林区并称为地球的两大肺叶。葱葱郁郁的大兴安岭林区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既是林木的海洋,又是花草的世界、野生动物的乐园,具有风姿独特的高山平湖、密林飞瀑、奇异矿泉,在生态区位上保卫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由冰雪装扮的银色世界。袈妆炊冬季寒冷漫长,冰雪期每年长达7个月,年平均气温-5℃~2℃,最冷时气温可达-50℃,是北纬51°同纬度最寒冷的地区。辽阔的大草原,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群山,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以及浩瀚无边的原始森林,都被白雪所覆盖。林海雪原、“冰雪那达慕”、“国际冰雪节”已逐渐成为当地旅游“名片”。[2]

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水资源滋润的广阔呼伦贝尔草原、茂密大兴安岭森林、银色呼伦贝尔冬季,与繁星点点的河流、湖泊、湿地共同构建了宝贵的水生态系统,它是大自然馈赠给呼伦贝尔最好的礼物,也是呼伦贝尔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1.2 拥有美丽的水景观资源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孕育了美丽的水景观,每一条河流经过的地方都是一片美景。例如呼伦贝尔的两大河流之一额尔古纳河,它全长970 km,总流域面积15万km2。作为中俄的界河,它蜿蜒曲折地勾画出了中国雄鸡状版图上巨冠的轮廓,青草、碧水、蓝天、近在咫尺俄罗斯村庄的异国风情组成了特色鲜明的水景观。位于额尔古纳河的根河湿地被称为“亚洲第一湿地”、“中国最美的河谷湿地”,是我国目前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曲水环抱草甸,绿意盎然,是大自然的完美杰作。

呼伦湖是呼伦贝尔500多个湖泊中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当地牧人称呼伦湖为“达赉湖”,蒙古语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泊”,湖面烟波浩渺,天水相连,景色美不胜收。呼伦湖对当地生活的游牧民族,乃至对整个中国北方、整个中国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山海经》、《唐书》、《蒙古秘史》等古书中都有记载。

百转千回的莫日格勒河是呼伦贝尔水景观的另外一种代表。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莫日格勒河河道十分狭窄,但却极度弯曲的河流,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曲水”,像是一条被劲风舞动着的蔚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以九曲十八弯的姿态将水的灵动传遍大地。

根据呼伦贝尔市规划,“十二五”期间精心培育十条旅游精品线,海拉尔河、莫尔道嘎、嘎仙洞、尼尔基、达尔滨湖、阿里河、绰源、柴河、红花尔基等众多水景观被纳入其中,更多藏在深闺的水景观将纷纷呈现在世人面前。

1.3 拥有丰富的北方游牧民族水文化遗产

呼伦贝尔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北方游猎部落的发祥地,其森林和草原连为一体,河流纵横,湿地遍布,森林茂密,野生浆果和野生动物繁多,形成一种难得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链条。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历史上的蒙古、鲜卑、东胡族、契丹、女真等民族都是在这里成长壮大,逐步走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有一部分历史学者认为呼伦湖是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外,中国文化的第三个源泉[3]。如今42个民族在这里和睦聚居,不同民族与不同的自然环境之间都形成了生态和谐的共生方式,产生了宝贵的北方游牧民族水文化遗产。

例如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自古逐水草而居,在水草丰美之处放牧牲畜,进行渔猎活动,《蒙古秘史》、《黑鞑事略》等记载“蒙古人居徙迁就水草无常,得水则止,谓之定营”。大约8—9世纪,蒙古族先人蒙兀室韦人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原始森林南迁呼伦贝尔草原,完成森林狩猎到草原游牧的转变。12—13世纪,成吉思汗在呼伦湖、贝尔湖、克鲁伦河等连年征战,完成了蒙古部落的统一,呼伦贝尔湖边河畔的金戈铁马奠定了成吉思汗的国基。此外,蒙古族有许多与水相关的谚语,如“亲家以远为好,水源以近为好”、“有狼的地方羊就会抓膘,有石头的地方水就会清澈”、“只要湖泊安宁,水鸟就会安宁”等等[4],这些谚语凝结着蒙古族牧民用水的经验,饱含着对水的热爱与敬畏。

鲜卑族最早发源于大兴安岭嘎仙洞一带,《魏书·序纪》曾经这样记载“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涉猎为业”。鲜卑族于公元1世纪末,经过额尔古纳河后“南迁大泽”,即进踞到呼伦湖以水而居,200年后从呼伦湖畔二次南迁,建立北魏王朝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的大统一奠定基础,催生了标榜人类文明史的盛唐文化[5]。

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是近代达斡尔族文化的摇篮。达斡尔族主营农业兼营畜牧业和渔业,多沿河而居,村落多建在依山傍水的阳坡地上。英勇、聪明、勤劳的达斡尔族人民发明了排木,它是一种将大兴安岭的木材可以运往外地的独特的运送方式,顺流而下的排木,伴随着悠远深沉的达斡尔放排号子,编成木排后顺江河送到目的地,排木是人们在用水实践活动中的创新,也是发挥达斡尔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更是少数民族水文化的宝贵遗产[6]。

2 呼伦贝尔水文化的精神实质

呼伦贝尔的水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勇毅、敬水、知恩”构成了呼伦贝尔水文化的核心内涵。

2.1 博大是直观体现

成吉思汗蒙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博大的呼伦贝尔地域辽阔、资源物产丰富,不仅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湿地等壮美的水生态景观,也锻造了呼伦贝尔人开阔的心胸、宽宏的气量、豪放的性格。博大不仅是千百年来积淀的精神气质和优良品质,更是在新时期追寻美丽发展征途中立言行事、建功立业、面向未来永恒的操守和价值取向。

2.2 勇毅是精神内核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柔而隐刚于内”的刚强、“滴水石穿”的毅力,正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核。游牧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高,在自然打击面前游牧民族往往会不断地选择迁徙、游居。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游牧民族犹如至刚之水一般的坚毅与勇敢,并把这种水的刚性牢牢地刻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游牧民族精神是“一种原始性、宗教性、开放性、兼容性和英雄性并存的精神,是中华文化阳刚之气的缩影”。今天的呼伦贝尔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3 敬水是信仰积淀

在呼伦贝尔水文化历史中,人水关系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水甚至超越了作为其主体的人,达到了一种至高的神的地位而尊享崇拜。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等游牧游猎民族基本都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神化的水观念及禁忌诸多。在后来的发展中,一些禁忌甚至被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要求人民遵照执行,如成吉思汗大扎撒中就规定:“禁民人徒手汲水,禁洗濯,洗破衣服”。在《喀尔喀律令》中规定:“故意或戏耍而污浊水源者罚牛、马二只,给证人赏牛一头”[7]。可以说,长期的民族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积淀使游牧民族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对水的合理利用、有效管理和自主操控,有效防止了人对水源的污染和侵害。

2.4 知恩是情怀本色

水是生命之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使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充分体会了水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水的滋润,呼伦贝尔大地才有丰盛的牧草,美丽的花朵,肥硕的牛羊,人民才能在这繁衍生息,所以自古呼伦贝尔各民族的水文化中充满对水的感恩,强调在用水在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同时,不至妨碍别人使用,并确保水源的清洁不使其污秽。蒙古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其中有一块要祭祀感谢水神。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对赞美水、感激水的歌曲更是数不胜数。逐水而居、知恩图报的情怀,正是确保呼伦贝尔水生态永续良好的最强大动力。

3 挖掘弘扬呼伦贝尔水文化

当前呼伦贝尔市立足“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贸活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的发展定位,着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战略目标,为呼伦贝尔水文化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3.1 打造蓝色呼伦贝尔水景观

a.大力提升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呼伦贝尔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蓝色的河流和湖泊构成了“蓝色呼伦贝尔”美丽画卷。但丰富的水生态、水景观尚未得到大力开发和有效整合,没有形成知名度高的水利旅游品牌,水景观利用率及其发挥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构成水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保护水生态的互相依赖、实现共赢的局面。水景观是水文化的载体,要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呼伦贝尔点多、面广、民族特色的水生态特点,大力提升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水景观工程,营造出更符合人民休闲、居住的生活环境。

b.有效整合生态环境中的水利资源。利用生态河道治理、河湖连通工程、森林水土保持等建设项目,将河道、湖泊、森林的水生态景观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资源,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形成水利旅游品牌。以河道整治及生态恢复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挖掘河流周边的生态资源,构建以河湾-水生态为核心内容的水利风景区。以改善和恢复湖泊生态系统为重点,整合周边的旅游景区,构建以草原-水生态为核心内容的水利风景区。以开发利用水利枢纽工程为重点,整合森林公园、湿地等水生态资源,构建以森林-水生态为核心内容的水利风景区。

在有效利用生态景观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水 生态保护问题,防止旅游对水环境造成危害,忽视水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考虑生态旅游的长远利益。在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中的水利资源时,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全面规划,对水利资源进行有序开发。要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管理者、旅游者、居民等不同人群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经济投入,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强对生态环境中水利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计提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资金用于改善和完善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及人员培训等。

3.2 开展水文化遗迹调查

a.积极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传承和保护水文化遗产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保护日渐消亡的历史遗存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呼伦贝尔的水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不仅拥有新巴尔虎右旗的克尔伦牧场以西辽代的灌溉水渠、阿里河畔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嘎仙洞的石刻祝文、鄂伦春族用于在森林河道捕鱼的桦皮小船等物质水文化遗产,更拥有数量众多与水相关的诗词歌赋、谚语、传说、风俗礼仪及治水技术等非物质水文化遗产。然而呼伦贝尔部分水文化和历史遗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有效的保护,结合呼伦贝尔市的实际情况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非常必要。

水文化遗产可将调查分为物质类和非物质遗产两大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每项水文化遗产的名称、位置、年代、类别、数量、文化内涵、地理坐标等基本情况,遗产的保存现状和损毁情况,水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属。调查中应同时测绘水文化遗产线图,拍摄影音资料。

b.抓紧实施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可以全面掌握现存的水文化遗产基本数据及保存现状,建立水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和保护名录,为水文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探讨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编制并实施相应的保护与利用规划。通过整理分析水文化遗产资料,提炼呼伦贝尔水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核心精神和内涵,将呼伦贝尔水文化精髓融入工程建设和社会管理中,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将水文化元素融入草原民俗文化旅游和精品旅游中,增加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层次,着力实现呼伦贝尔“国家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的定位。

3.3 开展水素养提升行动

a.提高领导干部创建水生态文明的主动意识。要紧紧围绕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战略,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主动意识。将水情教育纳入各旗市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平台,设置与水生态相关的课程,传授呼伦贝尔的基本水情、水文化特点、水生态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现状、水利政策法规等必备的水知识,引导领导干部在水生态保护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水态度,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规范的水行为。将水生态文明考核纳入各旗市区绩效评估和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中,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加注重水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b.提升青少年宣传水生态文明的带动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从娃娃抓起,建议制订呼伦贝尔水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计划,提出提高青少年水素养行动的工作目标。编制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水文化教育读本,把水文化教育读本纳入学生选修课程。在各旗市区的大、中、小学每年开展一次参观水利工程、自来水厂、河湖湿地等亲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水生态和水文化保护意识,使广大青少年成为节水、爱水的种子,传播亲水、惜水的理念。积极开展与水生态、水文化相关的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带动全社会的水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效应。

c.加强用水户参与水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按照《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根据“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对高耗水、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淘汰。建议实行高耗水行业用水计划管理,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尝试采取“以奖代补”或阶梯水价的方式,鼓励各类用水户采取节水减排、循环用水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用水方式。倡导居民使用节水器具,鼓励居民采用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的用水方式,大力宣传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向牧民宣传节约用水和健康饮水的重要性,改变牧民的生活生产用水习惯,在夯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促进节水型农业和农民安全饮水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占江.呼伦贝尔市情概要[R].呼伦贝尔市: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2014.

[2] 徐占江.呼伦贝尔旅游[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3] 刘冰,王勤.呼伦贝尔水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性格[J].水利发展研究,2008(10):70-72.

[4] 孟和乌力吉.传统环保文化与草原和谐发展: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巴彦贡嘎查水文化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3 (1):40-46.

[5] 程道宏.呼伦贝尔史话[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

[6] 安家寰.达斡尔族排木业习俗研究[J].凉山大学学报,2003,5(1):125-128.

[7] 黄治国.蒙古族水文化的历史记忆及意义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26-128.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呼伦贝尔文化遗产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